分享

罗兰巴特思想的10个瞬间

 安喜的空间 2022-02-06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在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当代符号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多有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图片
1,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
批评字词与字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思或者含义关系上的稳定性,强调“之间”或者“关系”的不稳定性。在罗兰-巴特看来,这就是文本(text)一词的真实意思。
2,写作活动(the act of writing)
学者面对文本,指的是研究原著,其任务是确定文本的有效性、正确性,是否值得认可?是否合乎逻辑?其正当性如何?
“著作”一词,指原材料,著作提供文本所包含的意思(meaning)的可能性、界限及其相应的解释,文本就是如此说话的,而不是一个自在的死物。因此,“文本”一词,意味着书写的行为。
换句话说,罗兰巴特认为文本与著作不同:著作指原稿,而文本指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首先,看原著的时候,要联想到作者是如何写作的。其次,看原著,与自己重新书写所看的原著,形成了文本新的组成部分。巴特这样写道:“书在手里,而文本在语言里。”
图片
3,原文分析(textual analysis)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几乎和德里达同时,罗兰巴特也转向后结构主义思潮。所谓对于原有文本的解构,或者消解原文的结构,好像是原文本的拓扑变形,好像毕加索把古典油画中美丽的女子画成了抽象晦涩“不美”的《亚维农少女》。如果毕加索这样画画也叫“画画”,那么像罗兰巴特和德里达如此这般或者那般变形古典哲学,也叫“哲学”。
毕加索并非像不懂艺术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是随意胡涂乱抹。毕加索之所以成为当代艺术的开创者,首先在于他太理解古典绘画了,而且能画得像古典油画家一样好,但他知道古典油画在画法上的可能性,已经穷尽了,这是传统的缺点,他对此感到厌倦,并且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那里,获取灵感。罗兰巴特和德里达的思想,也是站在古典哲学废墟上的,他们从索绪尔的语言学,获取灵感。
在以上意义上,罗兰巴特(包括德里达)并没有和索绪尔及其结构主义思潮彻底决裂,而是像毕加索一样,只是变形、嬗变、善变。但是,他们的思想,属于现当代哲学,就像毕加索的作品,属于现当代艺术。罗兰巴特最著名的文本分析的例子,是基于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德里达则是基于哲学原著的阅读)。
在分析文学文本时,罗兰巴特不再试图追溯文本之外的东西(究竟是谁写的?受谁的影响?起源如何?社会背景如何?),他只考虑语言本身,而字词与空间的位置与差异有关。换句话说,他忽略历史(或者时间)。他在文本中寻找字词的间隙与空白,例如突如其来的插入语,微妙的一词多义,从中心思想中溜号走神。总之,他想发现原著作者心思的偶然性,那些片断的、未完成的段落,一种播撒和嫁接的效果。“编码之路是岔路”——这是他在1977年一篇短文《作者之死》中的一句话。
4,文本理论
这与上述“文本间性”有密切关系,因为文本的字词与句子之间的连接,提供意思的多样性。文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被孤立起来的对象,一句话并非只有一个特定的意思。字句中的某个元素,可以敞开各种各样的解释。
与克里斯蒂娃(Kristeva,1941,巴黎第七大学语言学教授)相似,罗兰巴特认为,只有当现代性这个非常时刻所写就的文学,才可以使读者在文本中处于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现代文学才是“文本”的典范。对于现代文本,读者处于再次解释状态,而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作者给予的意思。总之,这样的话,读者也成为作者。
5,读者类型
在生成和区分文本意思的过程中,罗兰巴特强调读者的作用。读者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消费者”。单纯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只是为了求得“稳妥的”意思而读书。另一类读者,是“生产型”的读者。这类读者,用罗兰巴特的话说,也可以被称为“文本的书写者甚至作者”。沉迷于第二种类型的读者,用罗兰巴特的话说,与传统的文学评论比照,是在做“文本分析”。这种似乎是在“重写”的阅读实践,就是罗兰巴特的“文本间性”(亦称“互文性”)的理论基础。
6,“作者之死”
“文本间性”最惹人注目的、传播最为广泛的一句话,就是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这篇只有7页的短文中所谓:“读者的出生一定是以作者的死亡,作为代价。”他宣布作者已死。
罗兰巴特把精神分析学与语言学融为一体。某个文本的来源,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权威意识,而是来自多样化的其他词语、言论、文本。
图片
7,互文性的语言
罗兰巴特指出,作者所使用的词语的意思,并非全然来自作者自己的语言,并非全然是作者独有的语言,并非全然是他自己的思想。一个作者所使用的词语的意思,来自这些词语在语言(和文化)系统内部的位置。作者所承担的角色,就是在某个语言系统内部,对于某种尚不存在的意思,进行编码、组织、拼接。
图片
作者创作的每个词、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本,都是如这张照片这样“写出来”的,这就是它们的来源——从某一种语言系统内部生产出来。于是,文本的意思是借助于同一语言系统表达的。巴特以这种方式所表达的语言观,被理论家称为“互文性”。
8,意义来自语言
对于罗兰巴特来说,“互文性”的意谓,就是“在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它摧毁了观念论。换句话说,意义或者意思(meaning)不来自观念,而来自语言。文本的meaning不是作者的私有财产,不可为作者所独占。
一个现代书写者,当他或她在阅读的时候,就总是已经处于阅读和重写的双重过程之中了。这就像有人曾经这样简化德里达的写作方式:“我写下了第一个句子,其实我不该写下这个句子,请原谅,我要抹拭一切并从头开始;我写下了第二个句子,但我想了想,又觉得这个句子也不该写。”
总之,文本的意义并不仅来自作者的语言,而来自交互凝视的语言。
9,作者变成了读者
写作的互文性,使得传统的作者变成了读者。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得出结论说:“一篇文章是由多篇文章编织而成的,取自多种文化,介入了对话关系、滑稽的模仿关系、争辩关系。文本总是处于来自多种方向的凝视交汇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是读者,而不是作者,也不是任何思想权威。阅读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切书写都不过是被乔装打扮起来的引文……读者的出生一定是以作者的死亡,作为代价。”
图片
10,概念化了的“互文性”
索绪尔、巴赫金、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他们都是互文性的始创者,他们发明了“互文性”这个概念。但罗兰巴特的特殊贡献,就在于自觉地把“互文性”用于写作实践,因为他不仅是一个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个作家,也许他开创了这样一种现代思潮:语言学-文学评论,同时就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例如他的《写作的零度》、《恋人絮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