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刚刚连任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学院主席John Bailey和执行长Dawn Hudson在发给学院成员的邮件中,宣布了未来奥斯卡改革的3个重要举措: 首先,将增设一个专门颁发给流行电影的奖项; 其次,2020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提前到2月9日举行; 第三,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对外直播的时间将控制在3小时以内。 符合流行电影奖的入围和得奖资格细节并没有公开,但学院要为商业大片腾出空间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 而直播颁奖典礼的节目时长缩短到3小时,节省时间的方式包括有些奖项将在插播商业广告的时间颁发。 可想而知,消息一出,就面对着从学院派成员到网友排山倒海的反对。 《纽约时报》的记者Manohla Dargis评论:这些改变“愚蠢、侮辱、充满绝望”。 《综艺》杂志的评价是:“懒政”。 网友的吐槽更直接:这不是人民选择奖也不是MTV电影奖啊,你是奥斯卡啊! 说起来,这不是学院派第一次在奖项上进行妥协。 在备受好评的《暗夜骑士》落选最佳电影提名之后的2009年,学院就将最佳电影的提名数从5个扩充到了10个。 而流行电影获得最佳电影奖,过去不是没有先例。 像《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王者归来》都是当年票房霸主,并同时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大奖。 但近年来,一些当年票房最高的电影要么只获得了技术类奖项,要么被完全排除在奥斯卡之外。 比如颗粒无收的《神奇女侠》。 当然别忘了,动画长篇也属于高票房流行电影的范畴。 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是第一部提名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动画长篇。 第二部是09年的《Up (2009) 》。 第三部是10年的《玩具总动员3》。 连《机器人瓦力》和《寻梦环游记》都没有入围最佳电影哦。 所以大家的印象中,奥斯卡本来就该这么绝情的啊! 外界普遍认为,三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挽救颁奖典礼持续低迷的收视率,今年的颁奖典礼收视人群是2650万人,比前年还少了20%。 今年的最佳电影是《水型物语》 上一个最高收视率已经是20年前的1998年,《泰坦尼克号》大获全胜的那次了。 收视率跳水,直接影响了广告收入,而电视转播是学院收入的大头,占到1.48亿美元年收入的83% 。 美国广播公司(ABC)每年转播费是7500万美元,转播权签到了2028年,ABC向广告商开出的广告费是30秒280万美元。 外媒报道,这些年来电视台一直在向学院施压,也是这次学院派改革的重要因素。 所以,学院也有难处。 再看大环境,从2000年以来漫改电影兴盛,让电影公司纷纷改变了制作原则,为大制作电影开绿灯; 电视圈反而因为流媒体平台的举起,竞争更激烈了。 市场已经变了。 但如果连奥斯卡都开始为大制作电影颁奖,那些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电影,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去年我很喜欢的《弗罗里达计划》 不少美国网友已经提前预见到,明年流行电影奖得奖的必然是既获得了惊人票房又政治正确,全黑人阵容的《黑豹》。 还有网友预言,未来的奥斯卡流行电影奖=迪士尼年度最佳电影评选。 这就很讽刺了。 奥斯卡的标准,向来就不是票房,《星战》再火,《变形金刚》再吸金,《速度与激情》再热血,阿汤哥和巨石再拼,都入不了奥斯卡的眼。 如果说演员还能在商业片和非商业片里切换尝试的话,大部分流行电影不需要专业电影奖项肯定的。 市场就是战场,胜者赚得盆满钵满。 学院派评审们的责任之一,就是绕过大制作的爆米花电影,挑选出小众的优质的不可忽视的好电影。 电影公司也会在年度制作预算中为非商业电影腾出资源,角逐奥斯卡。 因此对不少影迷来说,奥斯卡提名名单等于每年的佳片片单。 在我看来,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收视率越来越低,是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兴起之后的必然结果。 让学院派来决定什么是“流行”,什么是“好”,也无法挽救收视率的必然下滑。 奥斯卡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更多样性的选择,而不是一味讨好。 正如《名利场》杂志评论所说:“拥抱改革、扩大受众群是好事,但给流行电影开后门,只会践踏那些来之不易的进步。” [爱米粒说话] 奥斯卡太白,点这里:这应该是史上Bigger最高的一场欧美撕 奥斯卡小金人的介绍,点这里:什么?奥斯卡小金人原来只值1美元! 金酸莓奖介绍,点这里:金酸梅奖:还好有它说实话 今天就是这样,咱们下周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