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市场生长旺盛却难觅爆款,影视作品改编到底应该怎么做?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纵观近几年我国的影视作品,IP电影、电视剧成为制作新趋势,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好旧时光》《快把我哥带走》《愤怒的小鸟》等,改编来源涵盖小说、漫画、游戏等多个领域。虽然IP改编在业内来看并不算是新鲜事,但我们却发现以往大多作品的观众反馈却差强人意。那么影视IP化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IP市场火热 但成果不容乐观

过去几年,国内影视业“IP热”大行其道,很多作品都是由热门小说、漫画改编而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影视制作公司花重金购买头部IP,但最后却往往遭到观众的诟病。为什么国内影视圈趋之若鹜、重金购买的IP改编作品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IP来源的局限性过强,二是专业改编能力欠缺。

纵观目前的IP改编作品,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编来源和题材的局限性,制作团队所选择的IP以网络小说为主,且其中古装、爱情类型居多,这些改编作品由于局限于某一领域和类型,不仅使得作品无法“出圈”,也极易使核心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二是制作团队对部分知名作者的“谜之信任”所造成的局限性,一些人气作家由于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甚至在只有大纲时作品就已经被制作方预订,却对内容是否适合影视化考虑不足,这样不仅导致没有观众买账,也令新生作家的发展空间被无形压缩。

另外,国内改编作品普遍面临一个困境,就是既没有得到原著粉的欢迎,也不吸引新观众的注意力,而这与内容在跨媒体叙事时所产生的“割裂感”息息相关,主要归咎于国内制作团队有待提高的改编能力。

目前,国内IP改编的合作还只停留在版权买卖上,即大多数作者不会参与后面以作品为核心的IP开发,导致编剧极有可能无法表达出原作的真正意思,比如小说《翻译官》的作者缪娟和《余罪》的作者常书欣,都曾因剧情与原著偏离太远而表达过对影视剧的不满。另外,目前还存在对国外经典作品改编时未考虑当地观众的审美口味而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一些日本小说虽然在国内拥有着超高人气,但改编后却因对两国之间文化、社会、时代差异的“本土化”不够,最终获得了两极的评价

由此可见,如今IP虽然是影视市场的热门关注对象,但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高,IP市场也将从狂热逐渐转向理性,市场将迎来新拐点。此时,对IP改编的探索由追求一时利润的短视行为进化为战略性部署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莱坞IP化发展成熟 

为我国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IP改编在好莱坞的历史当中,已经长达几十年之久。从《火星救援》《谍中谍》《蜘蛛侠》,到近年来的《古墓丽影》《超人总动员》等作品,改编电影都从未缺席。可以说,好莱坞的IP化模式已经十分成熟。

(1)IP源头:广泛而深入的挖掘策略

据The Numbers网站统计,1995-2014年间,好莱坞共公映12545部电影,其中改编电影共5703部,占据票房市场份额52.94%,来源涵盖文学、漫画、戏剧、游戏、新闻稿、纪录片等多个领域,可见好莱坞非常善于挖掘来自其他领域的IP资源。如何挖掘出更多优秀IP版权,而不只仅限于网文、游戏等方面,也正是我国影视IP化发展的关键。

1995-2014年好莱坞电影剧本来源(前10位)

我们看到,一些影视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影业纷纷开始对此布局,比如腾讯影业依托集团内部生态体系,与如文学、动漫、游戏等其他业务紧密联动,充分挖掘潜在优质IP,据悉目前其版权部门已有超过100个IP储备,包括古龙先生57部作品十年全版权开发、漫改作品《西行纪》等。另外,腾讯影业也积极寻求与外部优质行业伙伴的合作,以充实自己的内容储备。在昨日的年度发布会上,腾讯影业除了与以往行业伙伴保持密切合作外,又宣布新增13位战略合作伙伴,包括腾讯视频、爱奇艺、横店集团三家平台类伙伴,以及北京文化、英皇电影、春秋时代等10位创制类伙伴,数量已经达到30余家。通过这一形式,腾讯影业可将行业优质力量紧密联结,在为自己广泛吸收优质内容的同时,也为各方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2)IP生产:尊重产业制作规律而不急功近利

好莱坞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六大制片公司主导的产业格局已经非常稳定,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工业生产体系,其他中小型影视公司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很难打破这一格局。因而,好莱坞的生产基本上会严格遵循电影正常的制作周期,为打磨作品留下充足的空间,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阿凡达》《泰坦尼克》都是潜心沉寂8年才换来轰动一时。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与美国有较大差异,仰慕流量作品、当红明星的急功近利现象时有出现,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时要能够沉得住气,将作品质量摆在首位。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昨日举办的年度发布会上也表示:“这个产业有其特殊性,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讲好故事,才能触动观众的心弦,赢得真正的认同。”而从实际行动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他们的这份耐心。回顾腾讯影业成立的三年,无论是主控还是参投其产出的作品并不多,但从昨天公布的片单来看,未来一年多将有包括《影》《面向大海》《庆余年》在内的30余部作品上线,从现场播放的片花来看,质量都是可圈可点,值得期待。

(3)IP内容:关注深层的文化价值表达

纵观好莱坞经典的IP作品,之所以它们能够长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关注普世价值的同时又会包含本国的时代背景文化。这些影片大多以爱、正义、家庭等为主题,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愿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主题。

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应在电影等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腾讯影业在今年4月首次提出“新文创”概念,而在昨日的公布六大文化系列片单中,中国文化成为其中的主要元素:不仅有包括《影》《庆余年》《古董局中局》在内的东方故事系列、主打东方国漫的次元破壁系列如《西行记》《一人之下》以及包括《欢乐英雄》《楚留香新传》《陆小凤传奇》等10部的“古龙新影像计划”这类传统的东方元素,也有时代旋律系列如《面向大海》《蓝盔特战队》《都是一家人》这类反映当代中国面貌的现实主义题材,也展现出其讲述中国故事的决心,和文化出海的野心。

(4)IP开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增值

就美国影院收入结构来看,影院70%-80%的收入靠售卖相关衍生品,只有20%-30%靠票务。与之相反的是,国内电影收入基本上全部要以票房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收入来源。近年来,国内影视公司也仿照好莱坞模式,对衍生品开发进行探索,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们的少年时代》《楚乔传》等大热剧都曾纷纷推出衍生品,涵盖商品、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

在授权业务上,腾讯影业也有布局。以古龙系列IP开发为例,腾讯影业不仅将这一IP影视化,还计划对其在游戏和动漫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既依托自身生态体系与文学、游戏、动漫等形成联动,也通过积极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更好的实现IP增值,为IP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腾讯影业的探索何时会迎来丰收期尚且不知道,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摸索于它自身,于腾讯集团,于行业,都是有建设意义,值得长线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