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omments|警民关系:没有信赖,只会剩下伤害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你还信赖警察吗”


最近深圳女孩逛街被警察检查身份证后强制传唤的新闻获得了公众极大关注,其中穿制服的警察质问女孩的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怀疑你是个男的”、“你自己犯贱”、“把你跟小偷、艾滋病、强盗关一起”的语言引起了公众的质疑与愤怒。

而前段时间的雷洋事件所涉及到的警方有否暴力执法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类起源于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这些社交媒体的有关警民关系问题的事件,在短时间里引起热议后,还得到了大众媒体的关注,进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警民关系危机日趋严重的当下,如何再塑警民和谐关系,似乎成为了一个越来越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潜意识观念里,警察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形象应该是“积极服务于民,不会触犯法律底线,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有问题找警察”似乎还是当下很多人一种普遍认知。而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已经呈现在公众面前不合理执法的警察的言行,导致了警察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形象日趋下滑。

诚然,我们应当承认,有恶劣言行甚至是违法行为的警察的确存在,虽然警察这份职业自带无限崇高的光环,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某些警察的确与职业要求差距甚大,这些警察理应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受到相应处罚。

但是,难道因为某些警察的恶劣言行,我们就一竿子打死所有警察吗?

我们就应该由此对整个警察队伍失去信任吗?

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警民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你是否还会信赖警察,还会选择“有问题找警察”呢。

其实想起了身边的一件事情,自己难得和警察打过交道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身边有人丢了手机,然后当时打了110报了案,也做了相关笔录。但是派出所只是要走了手机序列号已经购买发票,然后便没有了下文。通过万能的某宝的商家时刻检测手机是否开机以及开机位置,然后在手机被偷的一个月后,手机定位在了广东深圳,距离被偷手机地点北京几千公里。当时就立马给派出所打电话,但是那边的民警表示自己不负责该案件,需要等经手案件的民警回来,并且告知这位民警要两天后才能够联系到。

当时我内心想的就是“***逗我呢,两天后手机被刷机,怎么可能还能够找到”。但事实上,这件事最终便不了了之,几个小时后,手机被刷机,再也找不到相关定位信息。

我似乎开始不信任警察,当初倘若不打110,不进行报案,也不过如此结局。总想着有些事情可以信赖警察,但是看上去所谓的人民警察,便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

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的确对于警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

从事警察这份职业的人,是否只是拿着工资不办实事?

这样去思考问题似乎太极端太过于偏激了。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件事情而去质疑一个群体。但是,就是因为身边会出现太多类似事件,或发生与自己身上,或发生于身边人身上,或发生于新闻事件里,看了太多相关事件,我们便会开始怀疑警察是否不作为。

这实则演变成了一个信任问题。当普通百姓对于警察已经失去了信任,未来警民关系将何去何从。

的确不可否认,每年都有那么多先进警察典型,典型多的都不需要再次赘述,百度一下似乎能够看到很多。但是,警察作为一个应当被视为无上崇高的职业,一旦有太多反面典型出现,就会让普通民众开始怀疑这一种职业存在的价值。

倘若某一天,我们不在相信“有困难找警察”,那么警察的意义又何在。

而警察这份职业的存在,需要普通百姓的支持,如果得不到支持与信赖,那这份工作将变得艰难,而警察的作用将越来越得不到认可,长期如此,警民之间出现对立,那将是一种伤害。

在类似微信朋友圈、微博这类社交媒体越来越普及的当下,自媒体也日渐发达,信息的流通开始变得自如,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空间,这其实为警民之间可能爆发“伤害”创造了一种可能。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拥有了去发声的渠道,而太多的民意不满会导致所有的矛盾有进一步放大,最终可能会造成无法逆转的可怕后果。

所以,警民关系如何重塑和谐,很重要的一点是,警察需要重新收获信赖。不能因为极少的一些警察的恶劣言行导致整个群体的不受信赖,最终转而警民相互伤害。而警察如何再重新受到信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应当健全相应制度,制度存在漏洞的地方及时补足,进一步完善,而制度的落实也需要更好的监督。

未来,警民之间需要更多的信赖,拥有越来越多发声渠道的普通百姓,应当发挥其监督作用,而警察本身,也应该更好地要求自己,监督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