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歌案:比起陈世峰,中国人为什么跟关注刘鑫?

 菲儿的沥城堡 2020-08-21

这是2017年的第 297 篇推送 】

让法律来审判,

别让舆论占了上风。

# Dec.20 #

今天下午,江歌案终于有了定论。随着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法槌的一声落下,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在随后江歌母亲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她除了表达了对陈世峰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的感想,还透露了一条重磅消息。

江歌母亲说,对日本的法律很失望,江歌这么美好的一条生命,竟然只用了20年就换掉了。

对于法律到底在保护谁,她不能理解。她不接受今天的判决。

除此以外,她说,她打算回国后起诉此案中检方的证人刘鑫,但关于对刘鑫诉讼的详细情况需要跟国内律师商定之后才能决定。

大多数时候,我理解江歌母亲的所有做法。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母亲最后的努力,要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

虽然很多时候我也对江母的做法持保留意见,比如她公布刘鑫家庭隐私的做法。

我知道一个人很绝望的时候是可以不顾一切的,江母就是如此。

虽然说节哀这两个字好像毫无意义,但依旧希望她能够慢慢地走出来,活得稍微不痛苦一些。

不得不说,从江歌遇害至今的400多天里,前300多天的舆论都是相当平静。大多数人可能对江歌案并不了解甚至未曾听过。

第一波舆论高潮围绕着《局面》促成江歌母亲和刘鑫见面展开。在此之前,因为刘鑫并未给江歌母亲正面回应,而总是选择逃避的态度,所以导致江母一气之下采用了泄露刘鑫家庭隐私的做法,对刘鑫及其父母进行进攻。

不得不说,效果显著,刘鑫本能式的反抗让自己陷入了道德洼地。

“人家唯一的女儿为了你,死了,你怎么还能够理直气壮地活着呢?”

大多数人都以这样的心态看待江歌母亲和刘鑫的关系,而江母和刘鑫则采用了相互撕咬的方式相互进攻,都对彼此产生了巨大的伤害。

可要知道,凶手是陈世峰啊。

某种程度上,刘鑫同意和江歌母亲见面,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舆论更片面地一边倒。因为刘鑫所有的解释都被贴上了“虚伪”的标签,被视为在演戏。

刘鑫是多么想解释清楚啊,可是谁听呢?

她越是想要解释清楚,越是容易被人恶意揣测,觉得她是有预谋地示弱,而也正是这个原因,舆论愈发地集中对刘鑫进行抨击。

舆论对于刘鑫的厌恶情绪太浓烈了,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忘了陈世峰才是那个真正对江歌捅刀的人。可这一刻,真正的凶手是谁似乎已经不太重要,因为舆论早已把刘鑫杀死了,判给刘鑫死刑。

在这个过程中,咪蒙作为自媒体大号,打着制裁人性的口号,发了极具煽动性的文章。不得不说,很多人都很吃咪蒙这一套,文章不仅阅读量十万+,而且点赞量也是十万+。

不过也正是有咪蒙这样的存在,所以舆论对于刘鑫的厌恶情绪已经到达顶峰。

咪蒙甚至在标题中提到是“刘鑫江歌案”,这极其容易让人误解,以为这个案子只关乎江歌和刘鑫。

也许很多人都很爱听故事吧。于是当咪蒙在文章里讲起这样故事时,人人都觉得咪蒙说的都是真相啊,刘鑫真他妈不是人。

咪蒙的故事里,江歌替刘鑫挡刀,因为江歌妈妈在网上提到凶手可能是刘鑫男友,于是威胁江母“自己停止协助警察”,完全忘了自己的好朋友是替自己而死,还在春节的时候欢天喜地过大年,做了新头发,和朋友们聚餐。

这些仅抓取部分细节就开始虚构出来的情节,真是让刘鑫永无翻身之时啊。

其实在江歌案开庭前的舆论中,很多案情都是真真假假,可是在某些自媒体大号的情绪煽动下,很多的“假”变得很真实,即使某些事情已经被证实是谣言,依旧有人坚信不疑。

就拿那张号称是“刘鑫在江歌死后开开心心和朋友们聚餐”的照片来说,那个被刻意马赛克的人,可是江歌啊,可人们就是那么容易地就信了,却从不考证照片的来由。

因为当人们认定了刘鑫的万恶不赦,都不需要有人来证明她其实也有“善”了。

某种程度上我很佩服咪蒙这类大号的煽动情绪能力,大号的魔力的确不一般。

但在另一方面,我真的很鄙视这一类大号,作为自媒体大号,怎么连最基本的“讲求事实”的觉悟都没有呢?

明知道自己能够影响舆论走向,可为什么就没有为舆论负责的心态去写文字呢?

要知道,一旦舆论的走向定了,可能很难掰回来,就像现在人们对于刘鑫的关注度依旧胜过陈世峰。

可是舆论有什么资格代替法律做审判呢?

刘鑫作为案件的证人,身份只是“见证者”,可是,大多数人都把她当作了陈世峰的同伙。甚至还有人虚构陈世峰家世,虚构陈世峰私下和刘鑫达成交易。第一天的庭审,陈世峰及其律师的陈述也极好地起到了扰乱视听,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刘鑫身上的作用。

大多数人都觉得刘鑫也是“罪人”,可要知道,陈世峰才是唯一的杀人犯啊。

最近江歌案开庭,这大概是第二波舆论高潮了。

不管是凤凰李淼,还是王志安老师和他的《局面》团队,甚至是梨视频的拍客,都在很努力地为我们还原庭审现场。

很多人每天关注。而在庭审现场,控辩双方呈现了两个版本的杀人故事。

其中,陈世峰及其律师,为很多人展现了一个“刘鑫助力杀人”的故事。

辩方的陈述大致是,陈世峰本来只是为了找洗衣店,结果没找到合适的,于是想单独找江歌谈谈和刘鑫复合的事情,还特意买了一瓶威士忌。但在江歌家门口和江歌发生了冲突,这时候刘鑫递刀给江歌自卫,结果两人夺刀过程中,陈世峰不小心刺伤江歌,这一刀是致命伤,而后担心医药费过高而补刀。

于是,人们又一次开始集体讨伐刘鑫。

其实这只是辩方之词啊,可是真的很多人愿意相信,原因很简单,因为心里预判。

很多人已经认定了刘鑫罪该万死,所以一切不利于刘鑫的言论都是“真理”。

舆论真的可以置人于死地啊。

虽然刘鑫作为江歌和陈世峰产生联系的纽带,虽然刘鑫某种程度上错了太多,但终究不是那个杀人凶手。

别说什么刘鑫是借刀杀人的凶手,舆论不能代替法治作出判断。

真心希望未来舆论能够理智一点,自媒体不要随意煽动公众情绪。

自媒体大号的力量人人可见,足以畏惧。

可是,自媒体大号本该起的作用可不是煽动片面情绪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