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保定府河与护城河的变迁(​附录:保定古城护城河桥梁)

 唯我英才 2020-08-21

郝毅生

分享郝毅生先生作品一篇《古城保定府河与护城河的变迁》,附录:《保定古城护城河桥梁》。

从历史上看,保定南城墙以外有两条河。一条是府河,一条是护城河。谈起这两条河的古今变迁,恐非人人清楚。笔者通过历代志书河流记载考证了两河起源及演变,再觅两河未为人知的踪迹。

一、 两河东西对流两桥彼岸而立

府河在历史上曾名一亩泉河、鸡距河、清苑河。府河之名始见于明洪武元年(1368),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清苑县城为府治后才改的,从此它被人们称为保定城的母亲河。

府河之源从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苑县志》载诸水图显示,只有一亩泉河及其稍南的鸡距泉(见图1)。

图1明嘉靖十七年《清苑县志》诸水图

而一亩泉、鸡距泉之源又在哪里。笔者查阅了清《畿辅通志.舆地略》其中写道:“一亩泉上游为渝水,至渝河(村)而洑,洑而复出,播为诸泉。”《满城县志略》载:“渝水源于易完分界处之界河,抵土门东南入满城,越石井又东南至渝河村洑流,至县东八里涌出为一亩泉。”“水经注所云源头水也”。此河虽为一条季节河,但它有一个明显特征,当河水流向满城县土门村以下时,因卵石夹沙河床渗漏严重,河水大部分渗入地下,向东南“地流四十里”在一亩泉村附近形成一亩泉、鸡距泉、申泉、黑风泉、联宝等诸泉之水喷涌而出汇聚成一亩泉河。该河又经乾隆十年(1745)、十七年(1752)、四十七年(1782)三次疏浚使河道宽阔、四季常流,不仅为沿途两岸人民提供了生活用水和产业用水,同时还承担着航运、排灌、排洪的作用。从清至民国一亩泉河与侯河、白草沟相汇于府城西南灵雨寺吴家湾处,经此分两支:一支出积水闸向东南流,横穿保定府城南,过天水桥、刘守庙东流入淀称府河;一支东流折北过小石闸环绕西门、北门、东门石桥下,又南流至城东南角复折而西,从南门石桥下一直西流归入吴家湾称护城河。由于护城河的流向是自东而西,而府河的流向是自西而东,于是在南城门外形象地凸显南门石桥与天水桥彼岸相对而立,而护城河与府河的流向各奔东西(见图2)

图2康熙十九年《保定府志》境域图显示府河与护城河流向

为控制蓄水流量,保证分流之水合理利用,明嘉靖年间,为遏水环城在吴家湾桥东堤岸重修了一座积水闸(俗称大闸),闸两侧砌七丈石墙以防冲刷堤岸。大闸上有座不宽的木板桥,桥南北两边有铁护栏。从大闸水磨厂稍西转北,在护城河东岸建有小石闸(习称西关小闸),小闸上也有一座小木板桥,但没有护栏。从小闸引护城河水东流,从西水门入城至莲花池后,通过南大街暗渠,进入府学泮池,然后由南水门流入护城河。(见图3)。

图3清末的积水闸和小石闸

民国初年,保定商人仿照外地水磨型制在积水闸东侧堤岸上,建了源隆水磨面粉厂,开创了府河水资源的利用(见图4)。

图4民国初期在积水闸开设的隆源水磨面粉厂

二、南门石桥由明改暗桥从地面消失

南门石桥这一段护城河的流向,从1930年、1935年、1948年以及解放后的保定市地图上均标注着南门石桥是护城河的终点和出水口,现在媒体也这样说。可实际上正如人们所说在此只能看到天水桥及府河流向,却看不到南门护城河桥及桥东护城河向西流向。

对此,我从小就有疑问,小时候曾问过父母亲也都不清楚,他们对我说:你从刘守庙回来看看不就清楚了吗?所以每年我跟同院的发小去刘守庙都是坐船,回来时都是步行,主要是想看看护城河流向,当走到城墙东南角处、沿护城河南岸往西走了一段还能看到护城河由东往西流,再往西走就被河坡商铺的房子挡住了,什么也看不到了,到天水桥。

东面只看到府河朝东的流向。(见图5)


图5 民国时期南关天水桥东面

我这个人从小就有个癖好,他人所不清的事倒为我所追求,1949年我在保定市公安局工作期间曾在南城门执勤,当时问过南城门里附近许多岁数大的老住户都不知道,终于从南门里卖猪血红豆腐的李师傅和其旁边住户翟秀珍(当时都60多岁)二位老人那里问到了。他们说:“南门石桥东侧这一段护城河从清末就由明河改为暗渠了,是袁世凯重建南城门楼时改建的。”李师傅还说:“南门石桥下的护城河的流向始终向西流,护城河自古就是围城挖的人工河,不围着城转那还叫护城河吗?它与彼岸天水桥下的府河是相互平行又东西对流的两条河。”又查史料证实,光绪二十九(1903)袁世凯为恭迎慈禧、光绪谒西陵来保,将永宁寺(现二中校址)改建为行宫,依照被八国联军已毁的南城门楼原貌,重修了南城门楼。又疏浚了南大街乾水桥以南暗渠,还将南门外一片杂乱无序的水路交插,路面坑坑洼洼,百姓、商贾出入城不便的状况进行了整治,为了调直南瓮城门至天水桥以北的马路,还将这一段的护城河及南门石桥由明河改为暗渠,砖砌渠墙,上面横铺长条石板,深高与南门石桥桥拱相同。渠上石板就形成了一条石板路,从此,南门护城河桥被埋于地下从地面上消失,但从桥西还能看到桥拱(见图6)。

图6天水桥西面及其北侧的南门石桥桥拱

通过整治,加大了这一片的空间,后又成了买卖粮食的集市。民国二年(1913)商人赵遇和等人在粮栈的基础上,沿护城河暗渠石板路东边开设了福和公面粉厂。

三、天水桥以西两河并轨府河兼护城功能

民国十年(1921),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为迎庆其60岁的生日,大兴土木,在南城门以西,北靠城墙,南邻府河,仿照苏州园林形制修建花园。为了扩大花园面积,除征购土  
 地外,又将保定南关铁路支线,由府河南岸移至南阁外,向东又延长到刘守庙,并建南关站。还将南门护城河石桥以西至吴家湾这一段护城河并入府河。合并后的这一段府河兼护城功能。同时还将原护城河穿过曹锟花园这段河道及以北的育婴堂坟地一起填平,扩建成跨府河两岸的花园。致使,这一段府河从天水桥西侧至曹锟花园西墙这段最为宽阔约150米左右,既方便了商船在这里掉头返程,也方便了居民在这里取水(见图7)。

图7民国十九年保定市城图显示两河合并后的护城河流向

四、新中国成立后两河由兴变衰

府河从北宋通漕运开始,连接了白洋淀至天津南北运河的船只接踵而来,天津至保定的货物主要靠这条水路运输。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府河逐渐断流,航运停止。昔日那“舳舻相接、樯帆如林”、运货输粮的繁荣场面,早已灰飞烟灰。而今针对前几年府河断流、污染,采取了整治排污、生态补偿。实施大水系工程建设,使多年断流的府河水通了、变清了。但水势远不如从前。真让人难以想象它曾经承载着千年漕运的历史重负。
护城河是北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执保洲,建城时挖的人工河。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屠保州,城池俱废。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守帅张柔率兵重建保州城,作新渠,凿水门,引一亩泉水注入城濠,构成了城市的防御工事,同时也是城市排洪的干道。明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召工又修浚城池和护城河。清咸丰三年(1853)、同治十年(1871),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李鸿章先后命下属疏浚护城河,同时整修城内排水沟。保定街巷名称中有不少是与护城河相关的。
1950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不断拓展保定市区,陆续拆除古城四门及瓮城。1951年,开辟环城南路东段时,将光绪29年(1903)重建的南城门城楼及以东的护城墙全部拆除,同时将南门以东至环城东路的明河填平。1952年市政府实施护城河改造工程,扩大了护城河的环绕范围,向东收进了三里,今护城河自市二中分校前向北流经东风桥向东过长城北大街向东南穿东风公园至刘守庙西侧入府河。
2005年6月,我去关岳庙文物市场路过南大街口,看到天水桥北侧围观的人很多,一看原来是施工人员在天水桥北侧挖出一古代石桥。这正是我寻找了多年的南门护城河石桥,尤为惊喜的是终于看到了南门石桥的东侧桥拱(见图8)。                           
我从小只看过西侧的桥孔,因为自1903年石桥东侧河道已隐身石板之下。人们曾用“三步两桥”来形容天水桥与南门石桥距离之近,但从现场来看,两桥间距约有20米左右。此桥重现见证了南门石桥与天水桥彼岸相对而立,而其间距并非人们传说的“三步两桥”。

图8 2005年挖掘出土的南门护城河桥


附录:保定古城护城河桥梁

1、南门石桥

南门石桥居旧城南门以外,天水桥以北城壕之上。该桥古已存之。肇于何时志书未载。然以其位于要冲,当与城垣俱兴。今已淹于地下。原桥系石拱结构,单孔,跨径可6米,宽7米。昔之城壕源发一亩泉,自西北来,流至城之西南隅吴家湾(今灵雨寺)以闸遏水,导之北上东行绕城环流,至南门外过此石桥后,再泄府河而东之。该桥与府河上之天水桥近在咫尺,并峙南北,雄距两河,为古之州、县、城廓所鲜有者,此乃保定古城之一大特色。1951年,护城河自原东门石桥以下,改道东南流。原有河道废弃,其地逐年改造,移作他用。河上之桥亦失去其功能,而妥藏于地下,不复现矣。

2、红卫桥

红卫桥位于旧城西南隅,跨护城河起点,在西下关街南端。该桥由市政工程处,根据城建局1978年9月19日在现场指定方案进行设计,同年10月底出图。设计原则为拆除西侧紧邻上游之原有古桥,向下游位移,同时开通西下关街河南段,使之与1970年新辟之战备路(今环城南路)通过此桥相连通。就近利用古桥石料,建单孔净跨6米箱型桥。桥为重力式石砌桥台,预制钢筋砼桥板。设计荷载为汽——13级,桥面净宽13米,含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简易桥栏,由于路型限制,桥略向东南倾斜,外观桥栏对称,建筑总长为18.0米。市政工程处于1978年11月份组织施工,预制桥板所用水泥为获鹿县新生水泥厂400号矿渣水泥,随到随用。任务紧迫,水泥强度未能先期试验。事后利用回弹仪检查预制成品,大部强度不足150#(设计为200#)。其原因除水泥标号不明外,结冻后预制工作缺乏完善的保温措施也有直接关系。于1979年3月12日经局同意在桥面板上加铺钢筋砼一层(钢筋直径12毫米,纵横间距15厘米,砼厚10厘米)补强。致使工期拖长数月之久始竣工。全部造价为3.8万元。

3、新华侨

新华桥位于城内新华与城外裕华两路之衔接处,跨西护城河。该处原本无桥无路,在1940年前后,日伪统治时期,为达军事上之需要,打开城垣称小西门架桥开路,直达火车站。原桥名新亚,(含有隐其侵略而美其名为建设东亚新秩序之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当局只醉心于劫收并忙于内战,竟对此有辱民族尊严之殖民地桥名视而不见未易其名。尤有甚者,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溃退时,又纵火焚桥,幸仅毁及桥栏而保留桥身。解放后始易名为新华桥。原桥长20米,宽10米,三孔,跨度为6.25——6.00——6.25米,砼桥墩,桥台,木梁板混合结构,为半永久性桥,荷载能力(无技术资料)以木梁载面推算,可通过汽一10级载重卡车。1956年夏,经检查桥板严重腐朽、曾置换双层木桥板,并以沥青防腐处理。同年九月我市敷设上水管线时,在桥北侧砼墩外5米处埋设直径300毫米铸铁过河管一道,管顶标高为15.30米。管顶覆土仅50—60厘米。1958年为解决人车分行,由建设局自行设计,于两侧各加宽人行道4米。下部结构采用与原桥墩分离式砼墩柱,同时充分利用原桥两端翼墙做桥台,上部采用联系梁与梁板一次性现浇钢筋砼结构。人行道高出车行道15厘米。此次加宽由市政工程处施工,投资仅8,600元。1960年,由局设计将中间车行道部分之木梁板更换为钢筋砼简支梁板,设计荷载为汽一13级。1979年,该桥再次改建。由局属规划设计处设计,将中间车行道部分向两侧对应各加宽4米,新建部分荷载标准为汽一20级,挂一100校核。下部结构仍以分离式砼墩柱承载,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盖梁,上铺预制钢筋砼车行道板。原有人行道之梁板,凿除解体,另配结构钢筋原板易位安装,支承于相应之盖梁及桥台之上,原设计桥栏板系实体结构,景观上无通透感,市政工程处施工时修改为钢构简易透孔式。建成后桥全宽为26.5米,其中在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为旧市区主要东西干道上最宽的桥梁之一。此次改建共投资7万元。其中仅利用原有人行道易位安装即节约投资2万元。

4、西门石桥

西门石桥,踞旧廓西门外,横护城河上。原为旧城至火车站唯一之交通孔道,始建年代已无考。据1934年《清苑县志》桥梁篇载:“西门石桥,在西门外。年久倾圮,明万历年间知县王政重修,付使刘行素记”。又该志金石篇记金台郡城西北二桥记事曰:“金台郡城,天下咽喉,南自秦,晋、汴,洛而北入燕京者,率借径于西门。冠盖商贾之车辄马蹄,日夜不绝,唯其经行者众也,而易损”。明万历丁亥年四月二十六日经始,于同年八月十二日告竣。在现代化之陆路交通未开之古代,此桥确为南连九省,北至京畿之要衔也。

该桥系石结构。叠条石为墩,砌方石为台,上覆巨形条石为面,两侧古雕狮头栏柱,实心栏板。桥分三孔,净跨分别为1.3——2.0——1.3米,全长7米,全宽11.4米,车行道8.3米,两侧高出15厘米,各宽1.4米,供人行耳。桥之承载能力,无确切依据。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可通过12吨以下之载重车。1973年,投资25.000元进行改建,一为与两端道路改建相适应,将原有桥面提高50厘米,墩、台也相应加高。二是调正原有桥型,旧桥受原有瓮城所限,与道路略呈西北、东南倾斜。经调整与道路顺直。三把桥面加宽至12米。其中车行道8.0米,两侧人行道各2.0米,桥面条石仍予利用,两侧加宽之人行道部分系悬臂式,另置钢筋砼空心桥板。四将南侧墩、台外延,加做闸槽,以便设闸,控制水位。五则桥下河床加铺护底,桥栏也重修。

此桥后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为三孔板式桥。跨护城河,是今西大街与光华路连结的桥梁。

5、建民桥

建民桥位于花园街东端起点,跨护城河与环城西路相接。桥为砖石结构,单孔砖拱。荷载为汽一13级,拖一60。由于该桥迳通花园街之市第一人民医院,延伸其意命名健民桥,简作建民。昔日该处本无桥,路亦弗通。1956年,开辟环城西路大西门以北段时,始建桥通路。以其与环(城)西(路)东侧之伏魔庵相望,故曾命名为伏魔庵桥。原桥系木结构临时性桥,单排木桩,木面,五孔,每孔4米,宽5米,以便民为主,亦可通行汽一6以下轻型交通。造价仅0.95万元。然其结构牢固,63年洪水漫桥将近一米,冲漂昼夜,毫无所损。1973年,因交通需要改建为永久性桥。由市政工程处设计并施工,套用公路定型图而略加修改。砖石结构,拱形单孔6米,矢高1/3.5,拱圈内部用红砖,以砼预制块嵌镶两侧拱面,基础侧墙及翼墙作砼和浆砌片石;古朴式栏板;桥宽10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各1.5米步道。桥全长(即桥栏长)18.4米,造价3.5万元。

6、东风桥

东风桥位于东风路东端,跨护城河。桥因路名。1959年建。石结构,单孔拱桥,跨净6米。宽21米,其中车行道13米,两侧人行道各3.75米;建筑长度25.6米。1959年因开辟东风路而建桥,由市建设局设计。按规范,拱桥所需地耐力应为35吨/平米,当时未进行地质钻探,仅从习惯上也设计了木柱加固地基。适其时木材奇缺,任务紧迫,曾试图改变为砂桩加固,但因一来缺乏实践经验,再则不具备必要的机具,试以木桩贯入成孔,竟不能拔出而作罢。最后采用最佳砂砾级配置换地基土壤办法解决。孔径选择根据护城河上,下游石桥排水断面,取定为6米,矢高采用1/3.5。拱石及桥台石料利用拆城基石加工而成,桥栏系空格式预制砼构件。施工单位是市政工程处。1959年8月施工,同年11月完成。经分部验收,评为一级品。两侧引道镶有石刻,注有桥名及修建年月。按1959年以前我市所建诸桥,在无确切地质钻探、资料之情况下,地基均采用木桩加固。但自此桥不用木桩取得成功后,俟后所建诸桥,均不再使用木桩,可谓我市处理建桥地基的一个转折点。

7、环西北延桥(从略)

8、青年桥

青年桥位于青年路之南端,跨北护城河。南接永华路、北连青年路,是沟通旧城区与城北新建区之交通孔道。建于1951年,为我市建国后所建的第一座桥梁。桥长15米,全宽10米,砼桥墩桥台,砖拱结构,以该桥为青年路之起点,遂从路名。解放前之保定,除西、南两关略向外幅射外,其余均仅囿于城垣之内。建国后,河北省会又驻节于此。为适应发展要求,急需突破旧城向外延伸。保定向为文化古城,原东北郊之保定中学、培德中学均于1937年毁于日寇炮火之下。建国后,首先着眼于教育事业之恢复与发展,乃有开辟青年路另建新文教区之议,青年路与青年桥做为超前工程而先期兴建。在我市尚无整体规划之情况下,选定桥址时,由市及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登上城垣,目测走向,指定所开新路要南对永华路,北向马家园,桥位因路确定。排水截面比照上游西关及下游北关古石桥而选定。由于建材及技术条件所限,采用半圆砖拱三孔,孔径选定为:3—4—3米。桥宽暂按双向车行道定为7米,连两侧人行共计10米,下部结构为4米木桩基,砼墩、台,拱圈用新砖,侧墙翼样及栏墙均使用拆城旧砖,外饰水泥面,以节约投资。该桥由原市建设局设计并直接组织劳动队施工,历时四个月而完成。承载能力为主5吨。青年桥在选定设计方案时,在孔径上曾有争议。青年技术人员主张搞一孔,做砼坦拱,排水条件既好,又有利景观;而老成持重之留用技术人员则认为,只要满足排水需要,以砖拱多孔为好;领导以谨慎从事裁决了后者。1963年8月,保定发生特大洪水,水位在中孔拱腹以上将近2米,历时一昼夜,桥虽迄无所损,然排水之不畅,已为事实验证。1986年初,为了流畅交通,改变桥窄卡口状况,确定扩宽方案。保留原砖拱桥,向两侧加宽。加宽工程由城建规划设计院设计。荷载要求:汽一20级加宽方案通过多次研讨,筛选,最后确定选用斜腿钢架结构型式。斜腿钢架桥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结构。其特点是在结构上相对缩短了中孔跨径,受力合理,土方工程量相对减少桥体显得轻巧。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美学特点,在视觉上感到轻盈通透;形式活泼,与周围环境协调。钢筋砼斜腿钢架由斜腿、纵横梁,及桥面结构组成。斜腿采用预制安装,纵横梁及桥面结构采用先安装预制部分再二次现浇整体化部分,斜腿与纵横梁交接处全部采用现浇接头。人行道悬臂部分也采用现浇结构。为加强两侧加宽结构的横向稳定性与旧桥连接的整体性,在旧桥桥面下设置横面拉梁,将两侧加宽结构的横梁连为一体。斜腿钢架结构之纵梁端部简支于两岸悬臂重力式砼桥台上,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和人工垫层满足地基承载要求。该桥斜腿钢架加宽部分总长18.50米,梁之中段为8.0米,斜腿支点外距各5.25米。桥面板亦系预制后铺装,再以砼与原有桥面衬平,最后统一做沥青砼面层。人行道为半悬臂式,桥栏为竖条形预制件安装而成。此次扩建每侧向外拓宽4.95米,各置斜腿支撑梁三片。加宽后全桥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0米。市政工程公司于1986年9月开始施工,至12月初完成桥面以下工程,严冬后工程暂停。翌年3月复工,至5月初全部告竣。全部造价为23.7万元。该桥扩宽部分,结构新颖,外型轻巧,原有雄浑敦厚之砖拱孔洞,已半掩其中,外露者则为新型,斜支刚构桥展现于古老城濠之上。唯桥头所置之装饰碑,上镌桥名,黑底黄字,色调低沉,如能换为明快色,再于其上配置象征青春活力之健身塑雕,则与青年桥之名,更加相映生辉矣。

9、新北桥

新北桥位于旧城北居中,跨护城河。因连通城内外之新北街而建桥,遂从路名。建桥方案系1963年由市建设局拟定,当时曾提出三个桥型方案,经比较后确定为重力式桥台,钢筋砼梁板式结构旷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水文资料,护城河流量按30秒公方,考虑孔径。1964年9月由市建设局规划设计室出图。设计荷载为汽一10级,拖一60,单孔,净跨8米,车行道宽10米,两侧设人行道。下部结构为砼基座,石砌U一型桥台;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砼梁板桥面,悬臂式人行道板,简易砼条形桥栏。市政工程公司于同年9月23日组织施工。施工前,采纳了公司技术负责人建议;(1)将桥台砼基座,由三步各60厘米改为两步各90厘米,并掺用20%之块石,节约了水泥,并赢得了时间,(2)在70厘米的高梁中,增设腰筋,在悬臂人行道板之外端,每隔一根延长一根向下弯筋并以纵筋连通之,从而增强了其结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焊接梁的钢筋骨架时,未按规定做出拱度,浇注砼后,使梁底部保护层薄厚不一,应引以为训。桥全宽13.2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净宽1.4米,桥全长20米,桥之轴线与河道非正。交向北偏东倾斜18°。全部工程于同年12月10日竣工后按河北省颁质量标准评分验收,六项主要工序均在90分以上,列为优级品。全部造价为6.5万元。1980年10月,由于原桥部份桥栏表层砼剥落,个别栏柱也有纹裂。为改善观瞻,美化市容计,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全部改为小花饰钢结构桥栏。

10、北门西桥

北门西石桥,跨古徐河与护城河交汇处,俗称鸭旦桥。鸭旦桥系谐音,正名应为压担桥。盖以昔日古垣猷存,四门四关,晨启晚闭,是时城内居民,均以柴为炊;日有乡农,担禾入城以售之;来者日众,乃争相赶早,往往星夜前来,而城门未启,乃卸担息肩于此桥之上,待城开而捷足先登。本有小座稍休之意,但人则称为压担桥,久之遂讹传为鸭旦桥矣。

此桥东西向,距北门石桥西约五十米,系明万历二十三年所建。全部石结构,拱型、单孔,孔径4.8米,全长12.8米,宽4.8米,桥栏原为实心栏板后维修时改砖砌,现亦无存。徐河源发五回岭,自安肃(今徐水)县国公营闸板口东合漕水(河)入我市,系季节河,旱则涸,雨则泛。建国之初,仍时有清流而入。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水位益下,间或断流。上游部分地段,农民尝做堤畜水,或以灌田,或以养殖水产,下游则常年干涸。近年以来,沿河两侧,民建剧增,污水倾入,秽于环境尤甚。1980年,我市在七一路以南已利用原有河道改建双孔暗渠,专以排污,自此桥下而灌入护城河。至此,桥之作用已不显著。按;古之河道理应保留,以防汛年排水不畅而泛于两岸。如欲改善环境卫生,则宜利用河道加砌明渠,以收兼排雨污之效,两岸可做成复式河床,植被绿带,以美化环境而防雨泛之虑。

11、北门石桥

北门石桥,在北门外,跨北护城河。古垣未拆除前,系内连北大街,外通北关大街之咽喉,为1980年代存古桥之一。建桥年代,方志未载。据《清苑县志》金石篇金台郡城西北二桥记事称:“金台郡城(即保定)北去燕京二百余里,自燕京而出者率借径于北门”。可知.自建城之日起,此处即有桥矣。以其位于要冲冠盖商旅不辍于途,亦因其经行者众,而易损也。志又云:(明)万历丁亥年,“桥倾圯,甚妨于行人”。当局令清苑县令集资,满城县令及安肃(今徐水)县令供以石料,由附近居民出工重修之。自二月二十九日起始历时五十六天,至四月二十六日告成,即现存之石桥也。此桥石料不一致,肯定有人重修过,然而,始建、重修时间无考。

该桥全部石砌,叠石为墩,覆以巨石为面实体栏板。为三孔石盖板桥,每孔径1.5米,桥长7.3米,宽7.1米,高2.2米,跨径:1.7米、2.7米、1.7米。以其孔径小,虽为条石板面,然多年来一般载重车及12T压路机通过,均无恙。1964年市建设局,曾拟彻底将此古桥改建为钢筋砼桥,并钻取地质资料。出图后以投资所限,未果。旋因其西之新北桥建成,古城内外交通,均假该桥,则改建此桥之事,未再议。

12、前卫桥

前卫桥位于旧城东北隅,环城东路北端,跨护城河,为前卫路之起点。原桥始建于1954年,由于当时环城东路名工农路,故曾名为工农北桥,1985年该桥彻底改建,始以地理位置易名曰前卫桥。1954年,随环城东路之辟通,为拔正前卫路与市内通路而兴建此桥。原桥为半圆石拱桥,孔径6.4米,木桩基础,砼桥台,侧墙及翼墙均系拆城旧砖,砼柱穿铁管为栏。全宽为11.0米,桥长17.6米。造价1.8万元。该桥建成后,经过30年的风蚀水啮及1963年特大洪水的考验,使用情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只是翼墙墙面及桥栏略有所损,仅以宽度不足形成交通卡口,1984年市城建局要求彻底改造,拆旧建新,加宽桥面,增设人行道。关于方案的选定,城建规划处曾提出三个桥型方案,最后由城建局确定作单孔10米净跨装配式空心板简支桥。施工任务由市政工程公司负责,1985年4月5日进入现场。施工前期即因西侧敷设方毕,尚未正式通水的上水管线易位,改迁东侧贴桥架设的长途电讯电缆和改建东北翼墙处下水道出口等限制,使挖基、拆桥等工序竟拖延近三月之久,导致在7月2日特大冰雹袭击我市时,围堰冲决,基槽淹没,两岸坍方,部分材料流失,工地遭到严重损失。在拆除旧桥石拱时,圈石浆满缝严,已凝为整体,斧钺难下,无懈可击;而用爆破,又碍于近邻石油液化气站之安全,无确切保障,硬是用人工点滴凿除,只是人工及机械费一项即高达2,400元。做基础砼时,发现新旧桥基在空间上又出现矛盾,经有关人员几经磋商,在原砼基底板上凿除直径30厘米之深孔,灌注250#砼,使之与新基紧密结合为一整体。同年9月25日,下部工程基本竣工。10月中旬在吊装大型预制桥板时,又迂到台帽砼养生期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的难题。如唯书,则事必推迟桥面砼的工期,延缓交付使用时间。经公司吴法刚工程师建议以推理方法,唯实态度,以实需压强反算,在确保安全之情况下,提前进行吊装。后经用回弹仪验证证实,质量无损,效果良好。桥栏设计原系垂直立线条似嫌单调,经建议,改为中部略为凸出,美感顿生。至11月份,工程全部竣工。新桥南北全长24.2米,总宽20米。(含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0米)下部结构为150级砼扩大基础,石砌桥台;上部系装配式钢筋砼箱式空心板,预制钢筋砼桥栏。通车后,又送赵燕付市长意见,美化端柱增镶人造大理石贴面,嵌以金字“前卫桥”及1985年10月所建年月字样。该桥造价含拆迁费3.0万元,共计17.5万元。附记:本应有数百年寿命之石砌拱桥,仅31年即全部拆除,殊令人不解,或谓之孔小流量不足,然巳30余年历数度洪水及63年特大洪峰侵袭之考验,而竟安然无恙,论据似不足。是以在拆除旧桥时,目睹者辄伫立而叹曰;“惜哉惜哉,何不就原桥而展宽耶?!”

13、卫生路桥

卫生路桥位于旧城东北隅东风公园以北,凌护城河。初建于1965年,改建于1971年,桥从路名。桥长16.5米、3孔、跨径5。5米,宽8.6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0.8米),全部钢筋砼结构,荷载汽一13级。该桥址原为东风公园之育林区。1965年初冬,为开通卫生路之先导,移出部分苗木,跨河建桥。由市政工程处设计并组织施工。设计荷载为汽一10级。下部结构为预制钢筋砼承重桩,盖梁及桥面均为木结构。设三孔每跨5.5米。岸桩外侧设挡土桩板以御土。市政工程处由于受设备条件所限,钢筋砼方桩委托华北二建公司(今省一建公司)预制蒸养。方桩用人工牵引穿心落锤贯入。将木桥面梁板以铁件与砼桩锚固。桥面净宽仅7米,未设人行道。全部工程于1965年12月29日竣工,造价1.8万元。1971年,由市政工程处改建为钢筋砼桥面,盖梁用现浇砼与原有承重桩结为整体,并向两侧各悬出1.15厘米,加出人行步道位置。(从盖梁的结构及人行道板厚度分析,完全可将悬臂多向外伸延一些,用以加宽人行道的宽度),变桥面全宽为8.92米。桥面为钢筋砼无梁板,荷载设计汽一13级,板厚28厘米;人行道板厚16厘米,均预制安装,简易条格桥栏,岸边也改为石砌御土墙。改建工程费计1.7万元。1980年,考虑到防震要求,市政维护处对该桥又进行了加固处理:在河床下加作桩间砼连系梁及桩间角钢斜撑,纵向砼桥板间也加钢销锁结,使桥面纵横连为一整体结构。用款0.32万元。该桥目前尚能满足交通需要,远期仍需加宽。

14、东风公园拱桥

五十年代末,于城廓东北,跨护城河以东广袤地段,辟建东关公园时,于此曾建有木桥壹座。以后风蚀水啮,支墩腐朽将塌,桥面、桥栏,亦以旷日磨损将颓,乃于1975年更新为石拱桥。该工程为市政工程处设计营建,全部石结构。桥台为浆砌片石,拱圈系块石、两侧嵌锒,砼预制块。单孔,孔径8米,桥宽7米,菱形花空拦板,工程造价2.3万元。预制踏入园门,石桥弓卧门侧,双狮雄踞,劈石巨人,矗立门首,浑厚古朴,意境协调。

15、红阳桥(东门石桥)

据《清苑县志》载,东门石桥,在东门外,该桥始肇何时,已无考。年久倾圮,寿官张中强募缘修建。因寿官张中强为哪朝代人氏,无从考证,建桥时间亦不好判断。此桥坚固完好,至1985年仍继续使用,跨护城河为一空拱式桥,单孔,东西长长11米,宽5.7米,高4米,跨径5.3米,两侧还有不太整齐的石栏板,是出东大街往东走的经过桥梁。

红阳桥系1986年在旧城东门外原石桥桥址处重建之桥,以其内连东大街,外通东关外之红阳路,故名。红阳路系原东关街,文革中改称红阳路,81年4月,又复用旧名。重建之新桥,之所以取名红阳桥,以有别于旧城其它各门之古桥也。

1985年,随护城河上游前卫桥孔径之加大及东关大街之拓宽,而相应改造原桥——拆旧建新。新桥由市城建局规划设计处设计。荷载汽一15级,挂一80,行洪能力27.5秒立米,桥底标高12.41米。、重建工程由市政工程公司负责,设计下达后,市文物管理所认为该桥古老,系历史遗迹,建议缓建新桥。后经以史学观点论证,认为该桥除个别石雕需要妥善保存外,该桥整体无论在造型上和规模上均无全部保留价值。经市文物所同意拆旧建新。设计图中注有:原桥系一古桥,拆除之石料应妥存交市文物所。唯其时已接近严冬矣。新建桥与前卫桥结构相同。U型重力式桥台,装配式钢筋砼箱式空心桥桥板,单孔,净跨10米。施工中由于测量失误,错用水准基点,致使基底高程高出设计图纸30厘米,待查觉时,两侧桥台均已砌出河床,而难以变更,只好将桥台高度相应压缩。幸以环城沟濠流速不大,冲涮影响深度较浅,与桥之稳固无损,但从施工角度看应严格要求,按图施工。桥基标高不符,乃工程中之大忌,应引以为训。由于施工季节限制,85年仅完成桥台砌筑及预制大型空心桥板。翌年春复工,至86年7月始竣工。新建桥东西全长23.8米,宽16米,(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透花桥栏,端柱镌有桥名及修建年月。该桥全部工程费及移迁费,共15。7万元。桥竣工后,遵照市文管所意见,施工单位已将拆除原桥之栏板,栏柱及圈石易地存放,文管所仅从中筛选出拱顶端部之吐水兽妥藏于莲池文物所。另在拆旧桥时发现已隐多年之古碑壹通,现仍弃置于桥东南河身中,其历史价值如何,尚待文物所鉴定后取舍。

16、红星桥

红星桥跨东护城河,位于红星路中部,桥随路名。桥始建于1952年,1968年曾拟加宽,未果。1974年扩建,现桥宽15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侧各1.5米之人行道,全长18米,混合结构。1951年,护城河自原东门以下,改道东南流。道路随之自旧城向东辐射,开辟红星路,红星桥应时而建。原桥系市建设局设计并直接指挥劳动队施工。桥系半圆砖拱桥,砼台基,下设木桩。单孔,净跨7米,宽10米。造价1.9万元。1968年,为适应红星路桥东段道路宽度之变更,曾有向南侧单面加宽计划并有一设计资料。但未付诸实施。1974年,该桥始扩建加宽,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设计标准为汽一13级,拖一60。扩建工程系利用原桥已有主体工程,于南侧加宽下部桥台及上部空心板,南侧人行道即安置于空心板上。桥北侧只加设悬臂人行道板。扩建后,桥全宽15米,长18米,预制菱形花饰桥栏,投资12.7万元。

17、红旗桥

红旗桥位于旧城东红旗路南部,跨护城河。该处原为自然冲沟,1951年护城河改道行经此处,当时曾建有小木便桥一座,只供行人及轻便车辆通行;后省立医院(今省职工进修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省防疫站先后兴建于河北岸该路两侧,因交通需要而改建为永久式桥。该桥系文革中期1971年所建,为我市继联盟路(现环城南路)胜利桥之后兴建的第二座双曲拱桥,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出图并施工。桥净跨10米,矢高1/4,两端各1.2米之子拱三个,建筑全长30米;宽8.2米,横向由八个1.0米之复拱组成。车行道宽6。0米,两侧各1.0米之人行道。基础为砼结构,拱系砖混结构。金属桥栏,简易花饰中夹为语录板,摘有语录中之警句,充分显示出文革盛期之标志。该桥无正式蓝图,仅存铅笔草图一份。技术资料及造价均缺。

18、保新桥

保新桥位于联盟东路,跨旧城东南隅新护城河。由于该路迳通安新县,故桥名曰保新。原存小桥,多次改建。1971年改建后,始呈今貌。桥长25米,宽12米。钢筋砼桥面,荷载能力汽一13级,拖一60。桥址处历史上为一自然冲沟,只有多雨季节才具有排水功能。1951年护城河改道,始经此而南入府河。原桥系解放前(保新公路)旧有,所建确切年代,无料资可查。推理当在三十年代中期与保新公路同时兴建。原桥系木结构,长20米,4孔,每孔5米;桥面有效宽度6.2米。通行能力约5吨左右。1951年护城河改道后,桥下常年通水。1952年为保护原受多年干湿影响而腐损之单排木桩的安全计,曾因陋就简,于木桩之底部在常水位以上用砖包砌之,并尖其两端,以缓水流之冲击。1960年,因原有木桥已丧失其荷载能力而进行改建;下部废弃木桩支承,改为砖混(碎石砼及碎砖砼底层)结构之拱型桥墩及实体桥台承重,上部仍为木结构,用25 X 25厘米之方梁11根及8厘米之桥版组成桥面系。桥分三孔,每孔5米,建筑全长为27米,有效宽度为6.8米。荷载能力为汽一8级。1972年,为适应战备需要,该桥桥面系再次改建,为钢筋砼结构,利用原有桥墩、桥台,设钢筋砼双悬臂盖梁,上面排放厚25厘米之钢筋砼预制桥板及人行道板,将桥加宽至12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桥全长25米。图纸为市政工程处1971年设计,72年施工,73年上半年全部完成。造价1.8万元。1978年7月,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对该桥进行防震加固,用直径30毫米长45厘米之螺栓,将每一桥面板之两端锚入底部垫梁中。加固费用780元。


编辑:吴蔚  杨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