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猫眼观史 2020-08-22

近代的中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屈辱史,就是由于自身的科技不够发达,与西方列强相比,是全方面的落后,因此英法等国,才能靠着更强的火力,打开了我们的国门。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清政府必然要为此负主要责任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不幸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西方各国都发展了起来,他们的科技也彻底甩开了清政府,尤其是火器的开发,全面进入到了热兵器的时代,单单靠着之前的刀枪已经没有意义了。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在晚清时期,西方各国的强大火力,让清军根本无力招架,即便是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湘军、淮军,他们的装备与战力也远远不能与这些西方国家相比。清朝被迫割地,才能换取短暂的和平,中国也有很多地方,都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导致这个结果的主因,还是国内的火器不够发达,无论是民间的装备,还是军队的尖端装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太大。清朝在康乾时期,就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长期不与外国交往,此时西方已经开始了新的革命,工业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军事科技也在不断提升。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相比西方的飞速发展,清朝就显得太过迟钝了,落后必然是要挨打的。那么令人不解的是,清朝在闭关的同时,也停止了对于火器的研发,到后来与西方国家交手的时候,甚至很多军队还是使用着之前的老式火器。

其实乾隆年间,清朝还是与西方的国家有过几次接触,他们就派了使团,带着自己的新科技,来到了清朝,希望能让两国取得平等贸易的机会,可惜这么好的发展机会,还是被清朝给错过了。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清朝为何要这么做呢?如果只是拒绝模仿西方体制,也就算了,为何还会选择禁止火器研发呢?

其实人们对于清朝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清朝军队从入关开始,就相当重视火器的发展,说起清军,大家自然就会想起八旗军队,女真是游牧民族,他们自然就会以弓马刀枪为主,可其实像蒙古军队,女真军队,都是非常注重军事科技的发展,他们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比如拿清朝初期,康熙带兵平定噶尔丹的战争来说,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场双方对拼骑兵的战争,实际上不是这样,噶尔丹的手下是以蒙古骑兵为主,但实际上他是接受了大量来自俄罗斯,土耳其的火器,甚至还拥有着自己的军工体系,能不断制造出大量的火器。根据学者的考证,准噶尔的军队将近一半都配置了火绳枪,这就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攻击能力非常强的火器之一。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此外,他们还装备着不少的轻型火器,比如有记载,一位来自瑞典的军官,就为他们制造了不少的火炮,其中就包括15门4俄磅的加农炮和20门10俄磅的臼炮,还有其他的各类火炮。与这样的敌人交手,就必然要利用火器致胜,当时康熙手下的军队,不仅装备了大量的火枪,还拥有着非常多的轻型火炮,比如像威远将军炮,连珠火铳这类的武器。

康熙确实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没有彻底打开国门,可他早就已经看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根据统计,他在位的时候国内就已经生产了上千门各类火炮,每年可以生产将近50万斤火药。除了国内用一些人来研发火炮外,康熙政府还任用了不少荷兰,比利时的火器专家,为军队研发一些尖端的火器。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总得来看,清朝对于火器的重视度,要比之前的宋明都要高,人们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还是由于清朝后期的火器实在太落后了,不得不大量从外国购买火器,可还是无法跟上世界一流的水准。

或许清朝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火器的发展,但后来他们确实是停止了研发,火器的装备越来越差,自然就会开始落后。

为何清朝会禁止使用研发这些火器呢?

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这些火器,原本就是为了要维护国家的统治才使用的,康熙年间的情况较为特殊,国家四周都存在着强敌,内部也不够稳定,还存在着吴三桂这些藩王,因此国家就必须要维持军队的力量,只有不断提升军队的武器装备,才能应对康熙年间频繁的战争。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还是拿之前与准噶尔的战争来看,清军与准噶尔都是游牧民族的军队,可他们之间的战争与人们想象不太一样,双方并非是大规模比拼骑兵,反而是不断来比拼火器,甚至都形成了火器对射的局面,这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还是相当罕见的,清朝的火器要更强一些,因此才能打赢准噶尔。

但他们没有把这个国策,作为长期执行的策略,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贯彻下去,随着雍正乾隆时期,国家已经处在了基本稳定的形势下,军队的建设就开始放慢,清朝严格禁止民间私自研发火器,就是为了防止一些想要复明的人,拥有反抗的力量。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民间禁止火器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官方研发火器,就成为清朝发展火器的唯一途径,乾隆等人在位的时候,对外的战争都在不断减少,国家长期和平,就没有必要那么重视火器了。而此时像八旗军这类的主力,战力早就已经无法与建国时期相比了,军队的腐化相当严重,大家都有些太过保守了,不要说火器了,就是军队里面的其他武器,在中后期的发展也处在了停滞阶段,说到底还是不够重视,觉得这些东西没太大用处。

对于国家来说,火器的研发是非常费钱费精力的,还有一点相当关键,那就是清朝的军队成分较为复杂,八旗主要都是满族士兵,但清朝还拥有着汉军绿营,由于康熙时期,满族八旗的战力已经严重下滑,清朝不得不大量启用汉人军队。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可说到底,他们对于汉人还是有着一种敌视,在清朝统治者们的认知里面,汉人有着非常先进的文化,他们对于火器的使用也相当到位,一旦在军队里面开始大量推行研发火器,这些汉族的军队也必然会掌握着这种力量,这就对于他们的统治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清朝禁止绿营掌握大量火器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么做才能限制他们的发展。既然无法让汉人接触到火器,国家就肯定无法大量研发火器,要想发展起来实在太困难了。

后来,清朝不得不允许曾国藩这些人来组建自己的军队,像湘军,淮军这些军队,都是以汉人为主的军队。他们的火器是相当发达,可这些军队,始终不被清朝统治者们认可,到后面甚至都强迫湘军裁撤。李鸿章的嫡系军队,也在朝中受到了不少的排挤,他们掌握着强大的火器,反而先成为自己人眼中的威胁,这样的话,清朝的火器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从清朝火器的发展经历,看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

说到底,火器停滞的主因,是清朝的统治阶层过于保守,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统治和利益,至于军队的建设,都是要为他们来服务的,一旦让他们感到了危险,就必然会受到他们的阻碍,像李鸿章这些人在推行洋务运动的时候,就受到了他们的阻碍,如果没有这些满清贵族们在暗中搞破坏,可能清朝还是能建设起来强大的火器军队,之后袁世凯就看得比较明白,不把清朝推翻了,近代化的军队是肯定搞不起来的。

参考文献《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