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苹果入库是近20年,最困难一年!果农与客商切记这5项不宜!

 农业洞察6 2020-08-22

如今大部分苹果产区已完成苹果摘袋,物候较晚地区也正在进行苹果外袋脱除工作,苹果摘袋后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注意?哪些措施可以再次提高苹果质量?而之后的苹果入库又有什么讲究呢?

苹果摘袋后这4项措施可以提高苹果的效益

第1项:果园浇水

苹果摘袋之后,如何快速有效上色是一大难题。我们提倡摘袋之前进行一次浇水,补充水分的同时,降低果园温度,防止摘袋后果实温度适应不了外界高温,防止日烧现象发生。而摘袋之后,若果园较干,可在铺反光膜之前浇一遍水,此次浇水可有效增加夜间露水量,降低夜间温度,增加温差,利于果实糖分积累,上色好。

但这里需要注意,摘袋之后浇水,若遇北风,容易造成果面裂纹,此现象往年多次发生,因此最好摘袋之前即完成浇水工作。对于上色较慢的果园,可权衡利弊,必要情况下,舍车保帅,摘袋之后浇水,隔几天后,将反光膜掀起悬挂树枝上,再次浇水,待地面微干后,放下反光膜,提高上色速度。

第2项:掉果悬挂着色

我们在摘袋过程中,难免有碰掉苹果现象,对于掉落的苹果,若无跌伤碰伤,可集中收集,用线系住果柄,一条线两头各缠一个掉落苹果果柄,悬挂于可充分接受光照的树干上。若果柄也掉落,可用塑料袋盛装悬挂,只要光照充足,亦可良好上色,不影响果实商品性。

河北承德:国光苹果红 果农采收忙

第3项:果实喷药

由于今年的不利气候,导致苹果病害多发,尤以红黑点、苦痘病为重,可以推测果实内钙含量不足,因此苹果摘袋后,叶面补钙及杀菌格外重要,避免摘袋后果实病害进一步发生。此次打药需注意药品质量,由于直接喷至果面,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苹果表光,建议选用正规大厂家产品,产品效用可包括杀菌剂、钙及利于上色的叶面肥,防止黑点病、苦痘病等病害进一步发生的同时,促进上色,提高苹果表光。

河南开封:林果种植富农家

第4项:暮喷

对于上色困难的老品种,或上色慢的果园,可在日落之后,天黑之间,对果园进行暮喷,连喷五至七天,直至上色良好,通过果园幕喷,增加果园夜露量,降低夜间温度,促进糖分积累,促进上色。

2018年度的苹果收购入库,是近二十年来最困难的年份!

一方面,中国目前苹果冷库库容巨大,总库容已达1400万吨之巨;

另一方面,今年苹果产量大减,可能同比减少1000万吨左右。由于优质果预计减少的幅度更大一些,今年苹果入库工作面临的局面更为严峻。

苹果入库难度越大,越需要精心做好苹果的入库工作为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教授提出“苹果入库五不宜”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1不宜:苹果入库时间不宜过早

虽然早期入库的苹果比较适宜长期贮存,但是,如果苹果入库过早,糖度,色度不足,严重影响销售。10月3日,深圳某知名果商告知,去年过早入库的东部产区的高端苹果糖度低,实测11.8度,西北产区适时入库的高端苹果13.9度。新西兰进口苹果14.4度。好吃赢天下,糖度高的,价高卖的快,糖度低的价格不高也卖不动。可以说糖度决定口感,即便再好看,不好吃,就没有回头客,市场就不受待见。还有一点,过早入库的苹果,看是色上的不错,进到库里往往还要褪色。

航拍亚洲最大苹果园年产千万斤 果农销路单一一脸愁容

第2不宜:苹果入库时间不宜过晚

这两年不分地域的片面追求“糖心苹果”,致使一部分果区苹果采收、入库的时间一再推迟,已经严重影响苹果贮藏质量,造成很大损失。凡是长期贮存的苹果,苹果入库不应推迟到霜降以后。2017年秋,不少苹果产区把大量霜降之后入库的糖心苹果,推迟到2018年6月以后出库,果肉褐变,亏损巨大。实践证明,凡是有糖心的苹果都不耐贮存。春节前后就是糖心苹果出库销售的最后时限。

第3不宜:苹果入库的速度不宜过慢

今年9月中旬在我国西部某果区调研得知,时至今日,西部某些产区,苹果从采收、收购、运输、装箱入库,持续的时间竟然超过一周之久。这无形之中就大大降低了苹果入库的贮存效果、效益。全国苹果十大品牌的"DDD"苹果,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苹果采收、收购、装箱入库,24小时内完成,减少苹果呼吸损耗,提高贮存质量,保证品牌苹果声誉。我国所有产区苹果从采收到入库时限应该在72小时内完成。

山东荣成:“三优富士”苹果成为果农致富金果

第4不宜:苹果入库次品不宜过多

2017年秋,整体存果数量并不多,但是突出教训是把关不严,入库的次果太多,出库销售时后悔不已。苹果入库是以苹果实际入库的数量收取贮存费,次果和级内果是同价的,更不要说加工包装成本、运输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次品率过高的混级果入库是不合算的,现在谁也不是傻子,以次充好的买卖越来越干不下去了。

苹果树枝上的红苹果

第5不宜:苹果入库成本不宜过高

一般说来,有固定渠道的存果商,根据市场要求,高买高卖,高成本的优质苹果不会赔钱。但是,2017年度有固定渠道的高价收储的苹果商家赔钱的可不少。这是因为,一旦收购成本过高,消费虽说升级,但升级接受价位,销售数量也是有上限的。即便今年苹果大减产,但是,整个瓜果的大盘子依旧巨大,果品之间的替代效应明显。特别是今年我国果品进口态势随着国际贸易大局的调整,预计仍将有较大增长。有文讲欧洲今年苹果减产,这与事实不符,2018年欧洲苹果产量预计增产36%,而不是减产。在稳中有变的大局之下,谨慎出手才是良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