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倒伏频繁出现,提前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倒伏

 燕赵农业 2020-08-22

最近一段时间,大风等恶劣性天气时常发生,一些地方个别地块发生小麦倒伏现象比较突出。对于今年的小麦倒伏,经过多地调查,我发现直接诱因是因为去年的暖冬,不少地方冬小麦生育期提前,造成基部节间伸长,原来第一节间不足两公分,今年有的超过三公分,从而让今年的小麦倒伏现象增加。

除了暖冬的客观影响,在调查中,我发现咱们种植户在管理上的一些失误才是造成今年小麦倒伏频发的真正原因,下面我就结合这些年对小麦倒伏问题的经验给大家说说如何有效避免倒伏发生。

小麦倒伏频繁出现,提前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倒伏

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哪些?

小麦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小麦的朋友都知道“麦倒一把草”这句俗话,意思是说小麦倒伏后,减产非常厉害,在生产上,病虫害咱们可以用药防治,但是说到小麦倒伏,不少人认为无药可医,实则不然。大家都知道小麦的倒伏常发生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倒伏会使小麦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说到小麦倒伏的原因,传统的说法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品种选择不当,比如我们选择的小麦品种秸秆过高,或者是小麦秸秆缺乏弹性;二是播种量过大,种植密度大,加之个体发育不壮,秸秆细软柔弱,弱不禁风;三是中前期水肥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合适,群体过大,麦苗旺长,形成田间郁蔽,密不透风;四是后期浇水不当,根系发育不良,一旦遇雨或浇水后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引起倒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小麦发生倒伏除了这些,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春季第一次肥水,尤其是拔节期的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前期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小麦后期倒伏与否。

小麦倒伏频繁出现,提前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倒伏

浇水过早:小麦倒伏的诱因之一

不管小麦品种还是整体,最关键的原因是其实是第一次浇水过早造成的。很多地区麦农往往开春就浇水,一旦遇上类似去年冬季的暖冬现象,小麦很容易形成旺长。就像今年春天,由于很多冬小麦种植区2019年冬季气温偏高,部分小麦基本苗偏大,小麦群体大于往年,同时,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8日以前,有效降水是50年来最少的一年,迫使部分农田需给小麦浇救命水,过早浇了返青水,这样带动一类、二类麦田早浇返青起身水,也增加了小麦群体增大的可能性,给后期倒伏埋下隐患。因此 ,要因地制宜进行肥水管理,对于亩茎数较少,苗子偏弱的麦田,可以适当增加返青肥,以增加小麦分蘖,促弱转壮,对于地力较好、亩茎较多、苗子壮的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后和抽穗扬花期适时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肥水管理。我建议大家,尤其是那些小麦种的好的麦农,对于高水肥麦田和群体偏大的麦田推迟浇第一水,这样可以促进小麦群体的两极分化,促进有效蘖迅速生长,无效蘖迅速死亡,减少无效小穗的生长,使原来群体比较偏大的麦田不会造成田间郁闭,使后期抗倒伏的能力加强。

施肥过早:小麦倒伏的诱因之二

最近几天的调查显示,发生倒伏的麦田往往是高水肥的麦田。那么高水肥的麦田和群体比例大的麦田为什么更容易倒伏呢?除了过早的浇水,还因为这些地块过早的追肥。要防止倒伏肥水管理上最好是在拔节期,第一次肥水推迟到拔节期管理,再就是第二次肥水在抽穗扬花期。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第一次肥水的时候可以追施一些尿素,使小麦养分充足,第一次追肥量小一些,第二次大些,第一次追肥量可以在7—8公斤的尿素,第二次在15公斤。

小麦倒伏频繁出现,提前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倒伏

另外,对于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可以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多效唑、矮壮素、壮丰胺等,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的第一节间有一些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喷施这些调节剂一定要严格掌握用量,不科学的用量也可能影响到小麦的抽穗,可能今后会出现些畸形穗,穗位不整齐的现象,所以农民朋友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小麦倒伏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掌握它的用量,喷施壮丰胺可以用20%的壮丰胺乳油,30—40毫升每亩,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克每亩兑水30—40公斤,进行均匀的叶面喷撒就可以。

在小麦进入生育后期时,咱们要注意养根保叶,保证旱能浇、涝能排,特别是阴雨天气,使田间不积水,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再就是叶面喷肥,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对抽穗到乳熟期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麦田,可以每亩用40-50公斤2%-3%的尿素溶液或者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以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数和粒重,注意喷施时间,要在晴天的下午4点以后,以免烧伤叶片,同时利于吸收。 此外,在小麦后期的肥水上,重点是灌浆期进行肥水,但是在灌浆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在三级以上风的天气情况下尽量不要浇水

杂草过多:小麦倒伏的诱因之三

肥水是关键,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也容易忽视。最近几天我发现一些倒伏的麦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麦田杂草或者野麦子太多。诸如看麦娘、节节麦、雀麦等杂草在后期容易提前结籽,遇到最近这种大风极易倒伏,以此带动小麦倒伏,因此把握时间拔除这些杂草对于减少后期危害非常有益。

小麦倒伏频繁出现,提前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倒伏

发生倒伏后该咋办?

如果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倒伏,为了不减产或降低产量,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造成风雨倒伏的麦田:在天晴后,用竹杆轻轻地甩掉茎和叶上的水滴以减轻压力,以帮助它们抬起头,但切勿挑起而打乱倒向;其次,是不扶不绑,顺其自然,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着风的走向自然倾倒,由于植物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小麦倒伏3至5天后,叶子和穗茎会自然上升,特别是在灌浆前的麦田中,倒伏不严重,植物会自动调节。咱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倒伏稳定后,采用无人机喷施一些叶面肥,促进期籽粒灌浆来减少损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