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们注意:水稻田秸秆和根茬处理不当会引发赤枯病导致生长受阻

 农艺天地6971 2020-08-22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原本是属于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因田块缺钾、缺锌或缺磷引起的。稻株缺钾缺锌,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盐碱土壤易出现缺锌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

农民们注意:水稻田秸秆和根茬处理不当会引发赤枯病导致生长受阻

缺钾缺锌型赤枯病在分蘖前开始出现,分蘖末期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缺磷型赤枯病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农民们注意:水稻田秸秆和根茬处理不当会引发赤枯病导致生长受阻

而最近几年来,有的农民朋友没有把上一年的稻茬、秸秆清除田外,春天翻耙地时被扣在了稻田里,这些稻茬和秸秆在稻田中就会发酵腐熟,在发酵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气体,毒害水稻幼苗的根系,使水稻幼苗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减少,我们管这种赤枯病叫做中毒性赤枯病。田中主要表现为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对于由生理病害产生的水稻赤枯病,可通过补施磷钾锌肥加以解决。而对于中毒性赤枯病防治,首先要在春耕前清理除尽根茬和秸秆,即使用秸秆等制成的有机肥也一定要充分腐熟后再施到田内。若因此发生中毒性赤枯病,可人工田中踩踏,使有毒气体排出田中水层之外。也可在田中投放鸭子,即可减少苔鲜,还能将毒气排出,减轻毒害。同时,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促进分蘖和孕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