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农艺天地6971 2020-08-22

苦瓜又名凉瓜,是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因其瓜条内含有苦瓜苷而味苦而得名,其果实虽味苦,但却清新脆嫩,即可炒吃,也可生食,还可用来炸汁饮用,营养丰富,具有降血糖、抗病菌、抗癌等功效,市场销售好,种植产量高效益好,备受消费者喜爱和种植户欢迎。近年来尤其是北方农民利用大棚温室种植越来越多,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苦瓜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连作现象的增多,苦瓜一些病害加重,其中,苦瓜褐斑病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并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苦瓜褐斑病主要为害苦瓜的叶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延迟生育,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最后致使植株早衰,造成减产和瓜条质量下降。

那么,苦瓜褐斑病发生时叶片有哪些症状,由什么病菌侵染引起的,有什么发病规律,如何有效防治呢?

一、苦瓜褐斑病发病症状表现

苦瓜褐斑病同其他瓜类作物的褐斑病症状大体相同,在苦瓜整个生育期间都可能被病菌侵染。该病菌主要为害叶片, 最初叶片被侵染时病斑近圆形,以后逐渐扩大,有的则呈现不规则形状,病斑的直径在4~12毫米左右,病部呈黄褐色,周围带有褪绿色的晕圈, 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连接成片,在高湿环境条件下,病斑上长出浅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整个叶片会干枯。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苦瓜褐斑病叶部受害症状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及习性

1、病原菌形态特征。苦瓜褐斑病是由真菌瓜类明针尾孢菌侵染所致, 该菌子实层生于叶面为主, 子座小或无。分生孢子梗一般5~10根疏松束状,多屈曲, 呈淡褐色,没有分枝,隔膜较多, 顶端为亚平切状,大小为29.2~102.1µm×4.4~5.3 µm。分生孢子无色,多为针形较直,但也有弯曲状的,隔膜较多但不明显, 基端平切, 顶端尖状, 大小为24.3µm~209.1×3.4~4.8µm。

2、病原菌习性。该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8~34℃,最适温度26~30 ℃;PH值范围是3~10.5, 最适PH值为4.5~6.2。分生孢子在85%的相对湿度以下不能萌发;在50℃水温中处理10分钟, 可全部被杀死。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苦瓜褐斑病叶受害后期症状

三、苦瓜褐斑病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1、发病规律。苦瓜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堆沤肥中越冬,当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发育并侵染苦瓜,从而成为田间发病的最初侵染来源。形成病斑后,病部则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之后借助于风雨、农事损伤进行传播,重复侵染叶片, 引起病害扩展蔓延。一般在温度22~28℃条件下遇到潮湿环境, 病害的潜育期仅为3天。每年的5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条件适宜情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当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田间湿度大时病害达到高峰期。

2、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田间气温在20~30℃条件下, 降雨次数越多, 或大雾重露时, 病害发生越重,传播蔓延越快。当温度高于34℃和低于18℃,或久早少雨的条件下,病菌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病害发生减轻。

一般重茬连作地块发病重,实践表明连作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田间排水不畅,雨后易积水田发病重;整地不精细,出现浅畦或畦面高低不平,畦面易积水引发病害。土壤肥力不足, 施未腐熟带有病残体的肥料或偏施氮肥, 病菌基数大,侵染机率高、发病重。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四、苦瓜褐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1、实施轮作。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菌基数,减少病菌侵染,病害减轻。可采取与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避免连作或与葫芦科瓜类作物轮作。

2、清洁田园。播种前或收获后应及时将田间杂草、瓜秧、残枝、枯叶等清除田外并烧毁,或实施高温堆沤肥。收获后或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将病残体及浅土层病菌翻入土壤深层,加速病残体腐烂,降低病原体基数。在田间生长期的管理过程中随时将病叶、病枝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合理施肥。田间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高温发酵,杀灭带有病菌的枯枝残秧;为培育强健植株,增强抗病力,在整地同时应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生长期间如果秧苗长势弱可适当追施氮肥,最好配合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病力。

4、控制田间水分。首先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苦瓜;其次,田间整地要精细,实施高畦或高垄种植,最好是覆盖地膜铺设滴水管实行滴灌,可降低田间湿病,不给病原菌提供繁殖环境;第三,田间排水工程要畅通,确保降雨过后积水能够及时排出;第四,生长前期应适当控制浇水, 避免大水漫灌,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雨季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苦瓜褐斑病影响植株生育早衰,掌握发病规律,5项措施可有效防治

5、及时药剂防治。

(1)未病预防。苦瓜褐斑病易发区,可根据天气预报在降雨前进行药剂预防,特别是秧苗长势弱或枝叶过旺田进行喷药预防,可选择植立安1000~1500倍液喷洒叶面。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植立安500~8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喷药2~3次,具体用药间隔时间应根据气象条件和病情发展确定,如果降雨次数多、田间湿度大, 病情发展快, 每隔7天左右就应用一次药;如果天气晴朗, 田间结露时间比较短, 病情发展缓慢, 可隔15天以上用一次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