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农艺天地6971 2020-08-22

引言

红小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小杂粮作物,因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市场对其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种植红小豆已在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占据了一定地位。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但是,红小豆种植在一些主产区,仍存在着产量低、抗性差、品质低等问题。究其原因,除品种更新慢、栽培技术落后外,病虫害防治得不到重视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以红小豆常见的锈病来说,由于一些农民朋友在防治认识上有偏差,错误认为该病只是对叶片产生危害,对产量影响无关大局,因而常常防治工作被忽略了。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1、红小豆锈病到底要不要防治?

红小豆锈病属于气传病害,主要致病原因是,病菌侵染植株后,病株的叶片上即会形成病斑,病斑扩大后还会出现如铁锈状的夏孢子堆,影响叶片光合效率,阻碍养分的形成和传输,进而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豆荚内的籽粒被感染发病后也能产生孢子堆,无法食用。

一般年份该发生率并不高,少量发生对产量影响也不算太大。但是,一旦发病条件适宜时,该病所具有的发病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多次再侵染、危害减产幅度大的特点就会显现。如果忽视了平时的有效预防,一旦出现大发生年份,会造成叶片枯黄脱落, 植株早衰,籽粒瘪瘦,产量损失惨重,甚至绝收。即使非大发生年,减产幅度也不可小觑,据调查,红小豆锈病在田间发生时,发病率每升高 1%,则因锈病导致的产量损失就相应提高 19公斤/公顷。因此,红小豆锈病田间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2、红小豆锈病田间发病有哪些症状?

对于新种植红小豆的朋友,能够准确发现田间锈病很重要,是下步有效防治的基础和前提。那么,红小豆锈病怎样进行识别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锈病早发于幼苗期,主要发生在开花、结荚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害叶柄和种荚。需要经常到田间进行查看。

其次,了解锈病在红小豆上发病症状。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发病初期,病菌大多会在叶子的背面繁殖,产生淡黄色小病斑点,这就是锈病病原菌的夏孢子。随着病情加重,这些小斑点变褐隆起,突破叶片表皮,从中散出大量黄褐色或锈褐色的锈状夏孢子,孢子堆周围有时有褪绿晕圈,后期形成的孢子堆呈黑色,导致叶片变形,若叶片为大量夏孢子堆所覆盖,则由黄变枯,直至过早脱落(有时叶片正面也凸起的褐色粒点);茎荚发病时也会产生夏孢子堆,形如铁锈状;荚果发病后种荚和籽粒产生孢子堆后,导致不能食用。发病严重时,植株叶片会大量脱落,过早出现早衰现象,结实籽粒干瘪瘦小。

最后,田间观测要讲究方式方法。早期要想发现植株是否感染锈病,田间观察时,要仔细翻看叶片的背面,看一看是否有病斑和锈状粉末发生。往往有些种植户田间观察时只看叶片正面,当发现有病斑和铁锈状粉末时,该病发生已到了严重程度,此时防治时为时已晚。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3、红小豆锈病传播规律有哪些?

引起红小豆锈病的病原菌还没有定论,有的说是红小豆疣顶单胞锈菌,也有的说是红小豆单胞锈菌。作为种植户来讲,我们只要知道红小豆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就可以了。锈病的夏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为15~25℃,最适萌发温度为20℃,低温条件下病菌存活360天,还可保持萌发活力。与其它真菌病害不同的是,红小豆锈病的病原菌属于专性寄主性菌,只危害红小豆,以及与其相近的大豆、绿豆、豇豆等豆科作物。

在我国北方,红小豆锈病的病原菌是以冬孢子方式在病残体上越冬。当播种出苗后,在幼苗期形成初侵染,条件适宜时,寄主病部组织会很快产生夏孢子,形成田间发病中心。据监测,病菌适宜发生的日平均气温为21~28℃,潜育期为3~5天。夏孢子可随风、气流等作用下在田间传播,孢子着落寄主上后会产生芽管,破坏病部组织。而且该病菌的夏孢子会在田间反复侵染,致使病害流行。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4、红小豆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红小豆锈病的发生与否,发生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品种因素:实践表明,不同的品种对锈病的抵抗和耐病能力是不同的,差异性较大。目前各地红小豆种植品种较杂,自留种子较多,缺乏提纯复壮,各品种之间对锈病抵抗能力反映大相径庭。

(2)气候因素:主要与生育期间阴雨多少有关系,尤其是7、8月降雨量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阴雨天多,降雨量大,多雾多露,田间湿度大,病害发生重;反之,晴天多雨天少,田间湿度小,则病害发生较轻。

(3)连作重茬:连作田块土壤中冬孢子含量多,遇到适宜条件很快形成初侵染,田间发病早,反复传染后田间发病也严重。

(4)田间管理:土地低洼,积水严重;土壤瘠薄,偏施氮肥;草荒严重,田间通透性差,管理水平低,发病严重。

(5)种植方式:由于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因此,大面积种植地块发病较重,而与禾本科作物间作的田块发病则较轻。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5、红小豆发生锈病应用什么药剂进行防治?

红小豆锈病防治要抓早,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好。可供选择药剂较多,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 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处理,都可取得较好效果。用药应根据病情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天次,喷药后6小时内降雨需要重喷。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6、红小豆锈病如何进行预防?

防治红小豆锈病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发病后需要及时救治,但做好平时预防也很重要。只有加强病害流行前的预防工作,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减少药剂使用,为打造绿色产品奠定基础。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培育和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是较为经济、减少污染的防治途径,也是生产绿色食品的最佳选择。种植户最好到农业科技部门获取高产、稳产和优良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自留种子要不断提纯复壮。播种前要精细选种,剔除杂质、秕粒、病粒。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2、实施轮作换茬。轮作换茬种植是避免锈病发生的又一重要措施,这样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基数,至少可使病菌初侵染减少,发病期延后,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提倡红小豆与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间作,最好轮作年限在3年以上为宜,这样可大大减轻病害发生。

3、合理选地种植。红小豆虽然耐瘠薄,但种植红小豆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或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灌排条件良好的地块上,这样才能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抵抗病害能力。播种前应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深翻,将病菌埋入深土层。同时,实行垄作,这样田间积水容易排除,有利于地温升高,满足植株根系生长。种植密度不宜过大,防止田间封垄后荫蔽,通风透光差,有利于病菌发育。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4、合理肥水管理,加强中耕除草。红小豆种植施用肥料时,应注意底肥施用少量的氮肥,满足自身固氮根瘤菌形成前对氮素的需求,但施用量不宜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尤其在开花结荚期,可适当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植株韧性增强抗病能力。生长期间要加强中耕除草作业。对于田间过旺生长田要喷施控旺剂,防止田间通风透光差,田间小气候湿度过高有利于病菌繁殖。雨季或连绵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控制好田间湿度和土壤持水量。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苗及时清除,带离田外,减少病源。

红小豆锈病发病急、危害大,及时防治是关键,做好预防更重要

结束语

红小豆锈病影响叶片光合效率,严重时造成叶枯、脱落,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及时防治。因为该病属于气传病害,发现病害就要选好药剂及时救治,但更要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