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农艺天地6971 2020-08-22

随着我国盐碱地的大面积开发种植水稻,以及近年来秸秆禁烧带来的根茬处理不科学,东北地区水稻区赤枯病有所上升,导致水稻生育期推迟、分蘖减少、穗小粒少,轻者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

眼下东北地区水稻陆续进入分蘖期,也是水稻赤枯病高发期,一些农户不了解发病田的发病成因,常将赤枯病当做真菌性病害来防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药剂,耽误了救治工作,而且还造成费用成本的增加,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2020金稻橞计划#

那么,水稻赤枯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通常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如何有效防治呢?下面咱们一起探讨水稻赤枯病的防治知识。

正常生长的水稻秧苗

1、什么是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也叫缩苗病、红锈病、僵苗病,有些地方也叫"脱裤"病。为什么呢?

水稻赤枯病一般发生于分蘖期,通常在水稻进入分蘖盛期发病表现严重。主要表现为,移栽后返青迟缓,病株矮小,生长缓慢,比正常田块明显苗小,因此,人们称其为缩苗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变得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的叶尖出现针尖大的红褐色病斑,以后斑点逐渐增多、扩大,呈现为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因此,人们也称其为红锈病。 拔出秧苗发现,有的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根系短小,新根极少,植株地上部分的分蘖减少,出现僵苗。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其他叶片顺着叶鞘而脱落,似火烧状,因此,人们称其为"脱裤"病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田间症状

赤枯病不是由真菌、细菌或病毒等病菌引起的病菌性病害,而是一种生理病害,主要是因土壤条件不良、通透气不好或缺乏某种元素造成水稻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该病也是当前盐碱地、低洼冷凉地、土质粘重地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白城新农人#

2、水稻赤枯病有哪些症状及表现?

前面我们说过,水稻赤枯病属于生理性病害。不同的原因发病症状及表现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1)缺锌型赤枯:这种赤枯病出现比较早,一般在秧苗移栽后3-4周开始出现症状。叶片先从新叶开始逐渐向外表现出褪绿变黄白。在叶片的中部会出现小而密集的褐色斑点,这些病斑严重时可扩展到叶鞘和茎。而下部老叶则表现为下披,易折断,形成"脱裤"。严重时不分蘖,叶片变得窄小,茎节缩短,叶鞘重叠,生长极其缓慢,拔出秧苗看根系则新根少,白根少,褐色老根多。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之缺锌型症状

(2)缺钾型赤枯:这种病发病较晚,通常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发病期表现为植株矮化,心叶挺直,叶色暗绿呈青铜色,分蘖后中下部叶片尖端出现褐色斑点,组织坏死枯黄。下部老叶软弱下披,茎易折断倒伏,最后叶片干枯。发病较重时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多呈褐色,有黑根甚至腐烂。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之缺钾型症状

(3) 缺磷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病多发生于插秧后15-20天,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发病最初是在下部叶片的叶尖出现褐色小斑,逐渐向内黄褐干枯,叶片的中肋开始黄化,根系变为黄褐,并混有黑根、烂根。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之缺磷型症状

(4) 中毒型赤枯:这种病发病时间较长,秧苗移栽后发病则表现为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一般分蘖期发病较多,主要表现为叶片中肋开始出现黄白化,紧接着周边也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叶及叶鞘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拔出秧苗看根系,大部分根变黑或深褐色,新根和白根极少。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之根系中毒型症状

掌握以上4种情况,可为下步防治奠定基础。

3、水稻赤枯病发病成因及条件有哪些?

(1)土壤条件。近年来新开发的盐碱地,因土壤PH值较高,通透性差,土壤中磷、锌元素被固定下来,常出现缺锌型和缺磷型赤枯病;在一些低洼冷凉地,则表现为缺锌、缺钾型赤枯病较多,这与土温低抑制锌、钾的分解,尤其是在15℃以下根系呼吸能力及生长能力明显减弱,吸收营养水平也极大降低。如果底肥中锌、钾肥用量少就会出现缺乏症状,加重此病的发生。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2)栽培技术条件

一是稻田内水管理不科学。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农户初春泡田放进的水,插秧返青也不换水,有的甚至到了分蘖期也不进行更换,导致稻池内的水矿化度提高,碱性增强,水浑而影响根系正常生理生长。

二是施肥不够平衡。许多农户底肥施用时过分偏施磷肥,只注重追施氮肥,却忽视了钾肥施用,导致水稻吸收的营养不平衡,还有的是由于过量施用磷肥后,导致磷酸根将肥料中的锌固定下来产生拮抗作用,形成缺锌型赤枯。

三是秸秆还田不对路。过去水稻秸茬大多在整地中耕时被捡出田外烧毁,由于近年来开展环境保护禁止放荒焚烧秸秆,一些农户图省事,直接将秸茬耕翻进土壤里,这些秸茬长期在淹水情况下,会分解发酵,造成土壤有机酸过多,缺氧和发臭,并产生有害气体,毒害根系,使秧苗的根系被毒害,呼吸功能减弱,无法发挥吸氧功能而发病。

4、水稻赤枯病如何进行防治?

赤枯病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最主要原因还是土壤条件不良,施肥不平衡,田中秸茬处理不干净等造成的。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发病症状找出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良土壤,均衡施肥,加强中耕和水管理,建立配套的田间给排水设施,加强田间的科学管理。

(1)改良土壤:对于盐碱地可采用以沙压减、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方法是开发种植水稻前在平整土地基础上,一次或分几次在土壤表面铺一层5厘米左右厚的沙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起耕翻,这样可以达到改良土壤,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培肥地力提高保肥供肥的能力,创造有利于根系良好生长的环境。

(2)精耕细作:秋季水稻收获后,应及时翻犁晒田,将田间的根茬要捡净处理干净。土质差的田块,在未开垦前可种植绿肥作物进行养田,开发种植水稻后増施底肥和土杂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熟化程度。

(3)合理施肥: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较多,尤其三大要素的施用一定要做到均衡施用,底肥应多施腐熟有机肥,没有或少量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可增施微生物菌肥,促进土壤中被固定的氮磷钾的释放和利用,同时要増施含有磷、钾元素的化肥做底肥,及时施用含氮元素的返青肥和分蘖肥,确保氮素供应,生长发育后期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磷钾元素。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4)加强水管理:对于重盐碱地,插秧前泡田的水要更换1-2次,达到以水洗田,降低田中盐离子含量。插秧后遇到低温阴雨气候,及时排除温度较低的田水,换灌温度较高的河水。对已发生赤枯病的田块,应立即排干田水晒田,并进行中耕,改善土壤通透性,并结合补充分相应肥料,满足生长需求。

(5)发生赤枯病田块要对症施策:对于田间已发生缺锌型赤枯的稻田,每亩追施硫酸锌0.5-0.8公斤,也可采取叶面喷施0.2-0.3%硫酸锌水溶液,补充锌肥;对于缺磷、缺钾型稻田补施含磷、钾较高的三元复合肥,也可用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液喷雾;对于根茬处理不净造成根系中毒性赤枯,实行浅水控田,趁阴天或夜晚适当晒田,同时人工对土壤踩动,用四齿爬子松动水稻行间土壤,开展中耕挠秧,使地下毒气放出来,减轻根系的毒害,同时喷施生根粉或叶面营养液,促进新根发生。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总结:水稻赤枯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有效补充相关的营养元素,减少地下有害毒气来解决,同时要增强植株抗病力,喷施相应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生根。对于期间伴随着病菌引起的病害,也要对症用药进行防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