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针一线之中,体会汉服之美。

 素笛轩 2020-08-22

说到汉服,我们可能都会想到那一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而 这“章”,便是汉服上美丽的绣花了。

这一针一线,便将精美的花鸟鱼虫,山川江河映在衣服之上。这种刺绣,不论古今,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今天的子衿,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四大名绣”吧!

刺绣的发展历史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各个部落就已经将自己所崇拜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画成图像,作为各自部落的标记,即“图腾”。

春秋战国时,“衣必文绣 ”,刺绣在服饰上面的应用上已很普遍。

明清以后,各地方生产的刺绣品,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以其独特的面貌著称于世。此时刺绣工艺已发展成熟形成了“苏、湘、粤、蜀”四大著名的地方绣种派别,合称为中国 “四大名绣 ”,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奇葩。

湘绣

湘绣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

湘绣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的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至清末民初,湘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甚至超越了苏绣,在中国刺绣业中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使湘绣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粤绣

粤绣也称 “广绣 ”。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因此开始输出国外。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绣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 、纹理分明 、处处见针 、针针整齐”的特点。

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绣以 “精细雅洁 ”而闻名,出现了精美的 “双面绣 ”。

新中国成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苏绣具有图案秀、构思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蜀绣

蜀绣也称 “川绣 ”,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 “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

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

看完了这四大名绣的介绍,是否对中国的刺绣技艺更加了解,也更加喜爱了呢?

很多同袍们喜欢一件汉服,都是因为喜欢这件汉服之上的某一处绣花,不知道大家都喜欢怎样的绣花呢?赶快在下方评论处分享出来吧!

栏目策划:长玉;图文编辑:若嫣

青青子衿 · 1809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