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的植物还有这样的故事。

 素笛轩 2020-08-22

《诗经》中的“风”是各国各地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吟唱的篇章,可以反映出当时的许多生活细节。

其中运用比、兴手法,大量提到植物的句子就有很多,“蒹葭苍苍”、“参差荇菜”、“桃之夭夭”……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植物讲述的故事吧!

国风·陈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枌”、“栩”分别是榆树和柞树。“荍”是现在的锦葵,又名荆葵,是一种粉色或白色的俏皮花朵。“椒”是当时的香料,如“践椒涂之郁烈”,拥有芬芳之气。

这首诗以男子口吻,开篇交代时间,春和景明,在东门之外的树下,子仲家的女儿翩翩起舞。那正是他的心上人。盛大的节日里她放下手里的活计,在集市上舞蹈。她以香花椒相赠,像一簇娇嫩的锦葵花。

这时的植物像信物,是投我木瓜,报之琼瑶的心心相印。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舜华”是芙蓉花,又名木槿花,是一种细小娇艳的粉紫色花朵。此花生在夏末秋初,朝开暮落,但每次盛开都极尽绚丽,生命力蓬勃不息。

诗中用木槿花来形容这位美好的女子,如同齐国的美人孟姜那样容颜妍丽,品行高贵。“将翱将翔”句让人想起《洛神赋》里“若将飞而未翔”的绝美洛神。

有人说这里的“同车”是男子接伴侣来嫁娶,用舜华比喻自己的恋人,可见这是一段“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的美好爱情。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和“乔松”都是生长在山地上的高大树木,“荷华”是地势低洼的湿地里生长的水芙蓉,“游龙”是红蓼样的水草。其中“扶苏”还是秦国皇长子的名字,可见此树坚韧挺拔之寓意。

这首诗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大概是一女子等待恋人的场景,以扶苏、荷华等植物起兴,用女子的口吻道出,没有见到子都、子充这样的美男子,反而见到你这样的狡童狂徒 。这显然是恋人之间的笑骂,带着等到恋人的惊喜和女子的傲娇。

郑风云:“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可见两情相悦时,无论怎样的美男子,也比不上诗中一狡童,很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味道。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蓬”是草本植物,有散乱而茂盛的形象。诗中女子的丈夫英勇高大,然而出征在外。女子在家,终日不曾梳裹,头发乱得像蓬草。

并不是没有梳洗打扮的条件,一方面是没有能让她为之梳妆的人,另一方面也有“为君洗红妆”的意思,让自己的丈夫安心上战场。

她盼着人归来,又怕人不能归来,这带给她无穷无尽的忧思。一句“首如飞蓬”把担忧、思念、期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葛、竹、芍药、松柏、梅子、桑叶……《诗经》关于植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比喻现在看来会显得奇怪,但那就是许多没有名字的作者们,在用自己心里最美的植物去形容最好的人和感情。

关于《诗经》里的植物,你还能想起哪些?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栏目策划:云卿;图文编辑:楚吟

沧海探骊 · 1903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