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付钱才能用会议室,这家日本公司,用奇葩管理成就50亿市值|富日记

 富日记 2020-08-22

十家公司估计有九家都觉得开会太多,特别是大公司,经常陷入各种低效率的会议中。

埃隆·马斯克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过多的会议是大公司的瘟疫,建议取消公司所有的大型会议。

老板多半也知道开了太多没用的会,但问题是,虽然可能有一半的会是没用的,但很难说清是哪一半的会。

为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公司都绞尽脑汁,各出奇招。

有的公司严格限制开会时间,比如限制在25分钟之内。

有的公司要求站着开会,以提高开会效率。

如果要评选最开脑洞的解决方案,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Disco的做法一定能名列其中。

Disco的做法简单粗暴但很有效,那就是收费。

公司向所有员工收取会议室使用费,约100美元一小时。

公司任何部门,想开会就开,付钱就行。

通过这一招,会议发起人就会衡量是否值得开会,也许群发个邮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公司因此减少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会议。

想出这招的Disco并不是初创公司,也不是什么小公司,而是一家1937年就成立的,有5000多名员工的上市公司。

Disco原名第一精工株式会社(Dai-Ichi Seitosho Co.),它以切割工具起家,生产的锯子和金刚石刀片做到了“万物皆可切”,甚至包括阿波罗11号带回的月球岩石。

现在Disco是世界上最大的硅锭、晶圆切割设备制造商,这些都是电子芯片的重要材料。

收取会议室使用费只是Disco “自由经济区”式的管理模式的冰山一角。

“自由经济区”式的管理就是不盲目强调秩序和管制,而是赋予员工最大的自由,然后用无形的经济规律之手来调节。

就好像在自由市场中,商户卖什么不需要市场管理者指定,商户会根据销量自己选择最赚钱的商品销售。

在Disco什么都要收钱,不光是使用会议室,办公桌和电脑要钱,找地方放雨伞要钱,团队之间帮忙也要钱。

每个人都像在公司内独立运营一家初创公司,每天要竞拍工作任务,比拼谁能想出更好的点子。

为了实现这种管理,Disco在公司内部推出了一种名为“Will”的虚拟货币,每个季度末可以换成日元。

Disco多年来一直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最终它选择了阿米巴经营模式。

阿米巴是一种单细胞的变形虫,这种变形虫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新陈代谢。

阿米巴变形虫能独立生存,但遇到外界攻击时,多个阿米巴变形虫又可以组合成新的个体,共同抵御外敌。

阿米巴经营模式本质是一种量化的赋权管理模式。

阿米巴模式会把公司分为独立核算的小单元,通常是个人或小组。

然后公司把经营权下放到小单元,从而让大企业具有小企业的灵活性。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正是凭借阿米巴模式,创建了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

Disco公司里有数千个内部团队像“阿米巴变形虫”一样独立运营,每个小组平均由十二、三人组成。

公司按月公布各小组单位时间内的附加值、当月的经营额、创造的利润及其占公司总利润的百分比等,并接受员工的监督。

随后Disco将这种自主权扩展到每个员工,并称之为“个人意愿(Personal Will)”,虚拟货币的名字Will就来源于此。

这个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薪酬体系,实施的基础是Disco能事无巨细地追踪每个人和小组为公司做出的贡献。

员工的收入由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奖金来自完成工作任务赚取的虚拟货币“Will”。

虚拟货币的赚取是以小组为单位,公司会给工作任务和新项目分配Will币预算。

各个小组在专门的应用上竞标任务,完成任务后获得Will币。

这也能检验新项目,没人出价竞标的项目往往是鸡肋。

小组之间的协作也需要互相付费。

比如销售团队付费给工厂的工人生产产品,工人再付费给工程师设计产品。

一旦产品开始销售,就会产生一定数量的Will币,会奖励供应链中的每个人。

Disco公司的各种工作都基于这样的付费机制开展。

比如新闻组组长想给某个公司员工做个专访,要先付费使用会议室,还需要花钱请这名员工过来接受采访。

不过一旦文章发表,他就会因为市场宣传得到Will币。

员工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获得额外的Will币:想看孩子棒球比赛的家长可以付钱让同事代自己完成报告;软件工程师可以通过为另一个团队提供编码技术支持赚取外快。

Disco表现最好的员工的季度奖金和一年的基本工资差不多,可以买一辆豪华轿车了。

公司股价几乎翻了两番,股价达到1.6万日元(折合148美元),市值约50亿美元。

自2011年公司开始实施这个制度,Disco的营业利润率从16%上升到了26%。

算上奖金,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470万日元的两倍。

Disco靠这种制度大获成功,但这对公司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不代表别的公司可以照搬。

不过其他公司可以好好研究一下Disco,学习一下阿米巴模式。

国内近几年也有不少公司通过阿米巴模式大获成功。

通过Disco的案例,其他公司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适合自己公司的创新灵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