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我们最熟悉的黄芩、黄连、黄柏

 jxydgjls 2020-08-22

导读:学习什么是清热燥湿药,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特点及临床应用。

前几天我们学习的夏枯草、决明子、栀子、石膏等等都是清热泻火,今天我们学习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就是以清热燥湿为主要功效,主要治疗湿热病证的药物。清热燥湿药性味很简单,就是苦寒,大家要复习中诊中学过的湿热病证临床表现,比如说头身重痛,肢体困倦,口渴不欲饮,舌苔比较厚腻。

肠胃湿热:湿热内蕴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病证也是不同的,湿热蕴结于肠道最常见的是泻痢,尤其是湿热痢疾;湿热蕴结在脾胃,可引起腹胀,痞满。

肝胆湿热:出现湿热黄疸,中医认为黄疸是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出现的皮肤发黄、爪甲发黄、眼的巩膜发黄,就是黄疸。

膀胱湿热:就是淋证,以小便黄赤短少,淋漓涩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湿热所致:还有皮肤的湿疹、湿疮、湿痹、关节红肿疼痛等等。清热燥湿药还可以治疗脏腑火热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黄芩,黄连还有黄柏。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它的根生长的时间比较久一些,尤其是根的上部,中心的部分很容易腐烂,空的只有外面这种一般叫做枯芩。

黄连也以根茎来入药,它的根茎及根枝连在一起,把须根去掉之后非常像鸡爪,叫做鸡爪黄连。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乔木植物黄皮树,或者是黄檗的干燥根皮。

在中药界习惯上这把三个功效、性能很相近的药统称为三黄,常相须为用。为了方便对这三个药进行比较,我们在介绍性能,功效主治的时候就一并进行介绍。

共性一:清热燥湿

黄芩、黄连、黄柏既能够清热燥湿,又能够清热泻火,还能够清热解毒,综合在一起就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一,三者均可清热燥湿,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湿热病证,湿热引发的具体病证我就不再一一赘述,在清热药概述部分已经介绍。但是这三味清热燥湿药,每一味药最适合治疗的湿热病证又是有所不同的,应当加以区别

黄芩更适合治疗湿温病,为什么呢?因为湿温病本身就是一个温热病,它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中、上焦,而黄芩主要的部位也是在中、上焦。

黄芩

尤其是肺部,更主要的原因是黄芩能够退壮热,温热病的患者都有明显的体温升高,而黄芩擅长退热,故优于黄连和黄柏,治疗湿温、发热、脘痞、苔腻,常常配伍白豆蔻等。

黄连的重点在胃肠,尤其是大肠湿热,是治疗泄痢之首选药,古人称黄连为“治痢之最”,最常配伍的药物是木香,代表方剂是香连丸,因为痢疾有里急后重,里急后重就是想排便又不通畅,是一种很难受的下坠的紧迫感,主要是因为大肠的气滞,可以加木香行气导滞,有利于缓解里急后重的症状。

黄柏偏于下焦,主要用于下焦的病证,比如说黄疸、带下以及体表的疮疹,或者是湿热痹证。

共性二:清热泄火

三者都能够清热泄火,可以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也可以治疗脏腑热证。

其中黄芩清气分热的作用最好,因为气分热主要是在中、上焦,尤其与的关系很密切,黄芩的作用部位在肺,而且还能够退壮热。

在治疗脏腑热证方面,黄芩长于清上焦之热,尤其是清肺热,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可以单用。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角度来说,黄芩还长于少阳热,所以热在少阳,寒热往来,常常和柴胡配伍以和解少阳,代表方剂就是小柴胡汤。

黄连长于清中焦之热,尤其是清心、胃之热,可以治疗心火内扰导致的心烦失眠,常常配伍朱砂,代表方剂是朱砂安神丸

治疗胃火上炎导致的口舌生疮、牙痛,常配伍升麻等,代表方剂是清胃散;

治疗肝火犯胃导致的胃热呕吐,常配伍吴茱萸,代表方剂是左金丸。

黄柏长于清下焦之热,主要是退虚热,和清热泻火药中的知母常相须为用,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代表方剂是知柏地黄丸

共性三:清热解毒

这三味药都能够治疗热毒导致的疮疡肿毒,其中黄连的力量最强。

除此之外,黄芩还可以凉血止血、安胎,治疗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病证和血热导致的胎动不安。

三黄都是比较典型的苦寒药,所以有的时候要炮制

比如说黄芩来炒,就会降低它的苦寒性质,尤其是炒了以后,酒可引药上行,能更好地作用于上焦,所以说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清上焦热多酒制。

黄芩

黄连来炒,可以降低它的苦寒性质,有的用姜汁来炒,可以增强其清胃止呕之功。

黄连

黄柏常常用来炒,因为盐长于入肾,用来退虚火。

黄柏

希望大家能区分并掌握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清热燥湿药的特点及功效应用,切莫混淆。

一起发现中医奇妙,让中医更贴近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