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有比上海车展更重要的?大概只有中美汽车高峰论坛了

 侃车e族 2020-08-22

各抒己见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女士在论坛上发言时候,分析了中美的汽车贸易数量看汽车发展的走向,也提出:期望可以看到中美汽车的专业人士通过不同角度,看待汽车市场的新发展之路,结合中美的汽车市场特点与公性,找到共同发展之路。

代表美国发言的是密西根州经济发展署高级副总裁、汽车产业办公室高级顾问Kevin T.Kerrigan。作为全球都领先的汽车制造产地,密西根聚集了世界顶尖的汽车制造供应商,特别是在汽车未来发展的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对全球都有着借鉴意义。

Kevin T.Kerrigan希望通过交流,强强联手,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方面走得更远。

接下来是中国的民族品牌奇瑞汽车。奇瑞副总经理白雷蒙,讲述了奇瑞汽车的智能互联车网联技术,奇瑞自主研发的iAuto自动驾驶软件,将由现在的1.0版本的驾驶辅助到2.0版的部分自动,再到3.0版的高度自动,最后到4.0版的完全自动驾驶,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奇瑞计划在2020年能够完成。同时,奇瑞的低成本自动驾驶汽车eQ已经有现车实现L2/L3级驾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开放城市道路试运营。

在奇瑞的智能驾驶未来计划中,白雷蒙先生还表示,动态捕捉将是下阶段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监测驾驶员的位置、左右前后移动、甚至是眼睛与脸部的动态判断驾驶员的下一步意识,让人机互动不再是程序化的对答,而是可以自主思考与判断的真正智能人工。

“新形势下之的国际化新路径”

话题

1

格局

中美汽车论坛的重头戏是互动话题,第一个话题是 “新形势下之的国际化新路径”参与的嘉宾是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何举刚先生、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群先生、美国密西根大学制造研究中心主任、吴贤铭冠名制造科学教授倪军、伟世通前沿科技规划总监Upton Bowden、迪克森律师事务所合作人Mark Heusel、Human Capital。

在会上,众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视角与观点,但“全球本地化”是大家都认可是一种趋势,“地球村”再次被提起,全球销售,本地供应与配套这是机会也是挑战,这对企业的消化与融合能力是一种挑战。

智能驾驶产业化难题

话题2

智能

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是现在最热的名词,也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前沿的话题上参与研讨的嘉宾是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李林(音)、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奇点汽车创始人、CEO沈海寅、无比视汽车产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淑萍、Theis咨询公司创始人Ronald L.Theis。

虽然嘉宾都认同智能化自动驾驶是趋势,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首先这就和国外甚至美国的基础硬件差异分不开,人工智能的前提是智能网联,在国内关于先期的法规与零部件的供应,还有最基础的高速网络普及还不成熟。

所以在研发上没有预期的理想,这就需要中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最起码的放下成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也要看到机遇背后的危机,一项新的技术革新,会带来产业的革命性颠覆,所以要与时俱进,着眼未来,在投资与建设上才会少走弯路。

以“创变格局 智联世界”为主题的2017中美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车展期间召开,恰逢其时。俗话说的好“理论指导技术,技术论证理论”多交流才能找到差距,就好像我一个部队的朋友说的“我去参加武器展,知道有差距,但还要参加,就是要指导差在那,差多少,不能坐井观天”。

还是那句话伟人说的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自动驾驶方面差距还看的见,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挺起腰杆说话,让“中国制造”全面转化为“中国创造”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是爱侃车的阿健

不管你是汽车小白

还是专业老司机

老王都期待您的评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