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过后,风口浪尖的汽车市场看“涨”还是看“跌”?

 侃车e族 2020-08-22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汽车市场也是如此。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居家隔离的日子也总有过去的一天,到了那个时候,车市是看“涨”还是看“跌”?

文︱

T  a  k o

图︱

网       络

颜︱

T  a  k o

审︱

抹茶罐子

制︱

晴       子

督︱

波       姐

前方1990字符

需4.5分钟共享

全国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无数令人感动抑或悲伤的故事,也让这个春节假期变得无比漫长和焦虑。延期开工、在家办公、居家隔离、闭门歇业……各行各业在此次疫情中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我们好不容易熬过了堪称“车市寒冬”的2019年,2020年难道会更加“寒冷”吗?

01

从“消费者需求”角度看

从武汉封城到如今全国各省市陆续减少甚至关闭公共交通线路、全国各地居民们自行居家隔离在家办公,也仅仅过去了半个月而已。疫情之下的半个月,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触——有车与没车真的差太多了。有一台私家车,在公交地铁全停的情况下还能方便出门办个事、采买点物资,没车就真是寸步难行。俗话说居安思危,现在也可以叫“居危思危”,最近Tako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开始网上看车了,尤其是疫情之前就在买不买车之间犹犹豫豫的人,这次趁着长时间在家,终于开始做各个品牌汽车的功课,为疫情结束后购车做准备。

其实道理很简单,经过这次疫情大家难免会意识到:不管平时我们的公共交通有多便利,一旦有类似的灾情发生,从日行千里到寸步难行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因此还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比较有安全感。它不仅能让我们在特殊时期生活更加方便,也保障了一家人的安全,毕竟私家车出行可以携带更多生存物资、有效减少外界接触。此外,公共交通停止运行的这段时间也足以让无车一族的人们养成全新的出行习惯和心态,而这一批人更是疫情结束后潜在的汽车消费者。

疫情阻拦了人们原本在一二月计划的各类消费支出,所以Tako预计,疫情结束后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势必会有一波明显的触底反弹。但话又说回来,汽车属于制造业,疫情同样影响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复工时间和产能,即今年生产的汽车总量很可能会有所下降,这就进一步影响了供需关系——虽说现在的销量肯定惨不忍睹,但未来指不定就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02

从“品牌经销商”角度看

广汽丰田取消了1月至2月的销量考核,一方面是大疫当前见真情,另一方面,各品牌的汽车销量也确实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就拿与湖北接壤的江西省来说,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波及区,江西省早在1月25日就启动了“一级响应”,随即省内的广播电视电台、网络新闻媒体、街道宣传车轮番宣传,居民们迅速了解了新冠病毒的危害程度,紧锁家门渡难关。根据南昌市奔驰4S店的销售人员反馈,这对他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去了销量占比70%以上的自然进店客流,更别提最为宝贵的二次邀约客户;而随着市民自我隔离意识的增强,整个2月更是预计直接“废掉”,同往年相比,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疫情当前,坐店销售已成必死局面,如何引导客户线上看车甚至线上成交就是他们要思考的课题了。Tako了解了好几家4S店推出的应对措施,发现不外乎这几种:VR展厅、短视频/直播营销、线上成交有额外豪礼或返现金。但这仍然难以解决最大的痛点:绝大多数人买车还是要当场试驾、当面谈价格的,微信怎么聊?电话怎么聊?4S店的销售模式天生就不适合线上成交。所以在这种困境下,很多品牌厂商都为终端4S店提供了极大的扶持政策,比如以销定采、降低销售任务、出台金融政策延后资金支付等等,而这样的扶持,最终也会有一部分回馈到我们消费者身上。

03

从“汽车供应链”角度看

如果说此次疫情会给汽车供应链带来哪些启示,Tako觉得在全球打造汽车零部件基地一定是个趋势,因为一次重大突发事件,就可能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产生重大影响。以现代汽车为例,据悉,因这次疫情打乱了汽车零部件供应,现代将停止韩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而这7座韩国工厂,其整体的产能占据了现代汽车在全球产量的40%,加上中国工厂近期也在停工,等于现代一半的产能都放空了。

随着抗击疫情进入歼灭战,对于大部分中国车企而言,复工的准备也将逐步展开。本来我们中国车企的强项就在于零部件管控、生产管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接下来业内“大佬”们的应急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次疫情或促使中国的零部件去全球建立生产基地,从本土走向世界。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虽然当前国内车市难免受到重创,但长远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契机。

_

Tako有话说

_

就像2003年的非典为“网购”提供了孵化的土壤,2020年的新冠肺炎也让“网课”“直播”再次迎来了自己的风口,转机总是出生在逆境中。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受疫情影响,汽车消费者一定会更加看重车辆的空气过滤、消毒等安全性能,载人储物空间、续航(对于电动车而言)也更显重要,这些都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卖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市中谁先能抓住机遇,或许就能先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其他小姐妹棒呆的文章

确定不了解一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