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点教育是必修课

 进步从心开始 2020-08-22

圣经记载:耶稣呵斥一帮用石头砸一位犯错误人的群众所说:“你们任何一位内心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就可以砸死她”,结果,所有人全都离开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这首词道出了完美的虚无;任何一个民族、集体或个人,优缺点并存当为真实,也正是有了缺点感到不足才有了前进动力,假若没有缺点,形成不了优点与缺点争锋的矛盾体,社会就成为了古井不波的死水

我们有思想品德教育、有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是我们没有缺点教育,缺乏系统的死亡、两性、家庭关系、社会现实等教育。 学校是正面的单向教育,隔绝于社会现实和直面人生。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以童话教育为主,脱离生活实际,这样学生走出学校,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给学生造成的冲击很难平复,有的偏激、固执。缺点教育与死亡、挫折教育都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补的课。教育是教书育人,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不能是艺术,艺术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黑格尔说过:“只有在现实矛盾因生长而逐步得到解决的那个时期,人类历史才能创造出来”, 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缺点反成了好事,至少不能没有它,正确对待,社会方能进步。

一般说来,文明程度低的民族,赞赏优点、痛恶缺点,极致状态下,表面上积极向上,努力的掩盖缺点,一有机会上台就成了贤者、圣人, 成王败寇、笑贫笑娼、同流合污成为主流。 文明程度高一点的民族,能够宽容缺点,承认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不同而已,承认它的真实性;在发挥优点为他人服务过程中,无意的暴露自己的缺点,反倒真实可爱,亲和力和感召力剧增。

文学名著何以流传千古,主要人物都是混合体,其原因在于人性优缺点纠结和挣扎;而那些高大全似的人物刻画,只是适应了时代的短期潮流,是历史长河中暂短的一瞬。

 形成敌视、遮掩缺点的文化氛围,公众人物必然是如履薄冰,说的越少 缺点埋的越深越高雅,离开了公众视线,压抑带来必然的放肆和放纵;有多少明星、名人乘势而起,就有相应比例的人跌落、边缘。 大一统、完美人的思维模式,只要抓住一点蛛丝马迹,口诛笔伐,看似自由和公义,结果就是人人掩盖虚假伪装的气氛。

 缺点很难克服,与其关注缺点,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改正缺点,不如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优势,正视、抑制缺点。转变思维方式,这样的人成功的机率更大。

  优缺点的本质很难以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所能掌握,缺点教育的普及,能提升宽容的社会氛围、创新的风气,要管理自己的缺点,而不让缺点管理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