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型感冒

 liuwenyou518 2020-08-23
概述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常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恶心、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大多数患者起病急,先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感冒症状。该病有自限性,常可以自愈,预后较好,常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儿科、消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Gastrointestinal cold
疾病别称
呕吐性上感、柯萨奇病毒性肠炎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治疗周期
一周左右
临床症状

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发热

好发人群
年老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饮食不洁者
常用药物
藿香正气口服液、环丙沙星、利巴韦林
常用检查
血常规、粪便检查、X线检查
病因

胃肠型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染病毒,免疫力下降时、天气冷暖变化时、常有不洁饮食史也可诱发胃肠型感冒。

主要病因

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肠病毒等。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在喉部发炎后,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如胃胀、腹痛、呕吐、腹泻等。

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饮食不洁者,以1~5岁小儿发病较多。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飞沫污染的手或其他物品传播。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

好发人群
  • 年老体弱者,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易受病毒的侵袭。

  • 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

  • 饮食不洁者。

诱发因素

环境和饮食因素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天气变冷时能空气会对患者的肠胃产生刺激,加上患者作息不规律,而且饮食也不注意,容易导致胃肠型感冒的出现。淋雨和疲劳,也可导致全身免疫力和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从而诱发胃肠型感冒。

症状

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恶心,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婴幼儿脱水严重者出现皮肤皱缩、眼窝凹陷、舌头干燥、乏力、少尿,甚至神志改变。

典型症状

胃胀、腹痛、腹泻

胃肠受到刺激分泌物大量增加,肠腔内水分增多。排便可正常也可增多,一天6次以上,粪便形状可正常也可清如水样或蛋花样便,一般无血及脓性便。

恶心、呕吐

胃内病毒进入后导致胃内肌肉受刺激而收缩,胃内容物往体外排。

发热

病毒倾入后引起体内炎症反应,可高热也可低热。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鼻塞、流鼻涕、食欲不振等表现。脱水严重者还可出现皮肤皱缩、眼窝凹陷、舌头干燥、乏力、少尿,甚至神志改变。

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侵入人体后极少数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气短、心律失常、胸闷、咽痛、咳嗽、鼻塞等。

休克

当机体严重脱水时,血容量低下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患者严重腹泻、呕吐后,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补充不及时可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病毒性脑炎

可以有发烧、脑膜刺激征、头疼,还可以有一些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

就医

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胀等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胃肠型感冒已经确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就医指征
  • 年老体弱、婴幼儿、免疫力低下、平时饮食不洁,易患感冒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恶心、鼻塞、流鼻涕,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应及时就医。

  • 已经确诊为胃肠型感冒的患者,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气短、心律失常、胸闷、咽痛、休克、神志异常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或儿科。

  • 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胀可到消化内科配合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胀等)

  •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气短、咽痛、四肢发冷等)

  • 有无饮食不洁、劳累、受凉的病史?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视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如因发热、腹泻脱水,还可看到皮肤皱缩、眼窝凹陷。听诊可协助明确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听诊肠鸣音亢进可提示有腹泻。

血常规

可提示为病毒感染或合并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若合并有细菌感染,则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粪便检查

粪便中查到病毒可提示病毒倾入胃肠道。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判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诊断标准
  • 有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平时饮食不洁、受凉、淋雨等病史。

  • 有典型症状如胃胀、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恶心等。

  • 血常规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粪便中可查出病毒。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等,可查到流感病毒。

胃肠炎

为消化系统的疾病,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多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多不伴有全身症状,无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块状,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

治疗

胃肠型感冒对病原体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治疗。如出现脱水的症状要配合补水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肠型感冒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 以休息为主,减少体力消耗,增强体质。

  • 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 高热者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呕吐、腹泻可口服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药物治疗

藿香正气口服液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本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酒精过敏者禁用。

环丙沙星

具有抑制DNA的合成与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的功效,对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均有效,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孕妇及过敏者禁用。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胃肠型感冒多数预后良好,有自限性,可自愈。少数患者有病毒性心肌炎、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预后一般不良。

能否治愈

胃肠型感冒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

能活多久

胃肠型感冒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复诊时通过询问症状及血常规、粪便检查来判断病原体还存在与否。

饮食

胃肠型感冒饮食要以减轻消化道症状为主。宜食富含膳食纤维、优质植物蛋白、维生素、钾离子的食物。忌食脂肪含量高、油腻、辛辣的食物。

饮食调理
  • 建议进食富含膳食纤维,含优质植物蛋白,富含维生素、钾离子的食物,如豆浆、芹菜、香蕉等。豆浆中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有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每天1~2杯。芹菜具有润便通肠、避免胀气腹胀的作用,对患者的恢复有利。香蕉中富含维生素和丰富的钾离子,以预防低钾血症。

  • 避免进食脂肪含量高、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白酒、麻椒、肥肉等。辣椒、白酒、麻椒具有刺激性,容易刺激损伤胃肠黏膜,不利于胃肠的恢复。肥肉属于油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利于胃肠的休息和恢复。

护理

胃肠型感冒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恢复胃肠道的功能,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若出现并发症要积极治疗。虽然胃肠型感冒的预后良好,但仍需注意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更好的恢复。

日常护理

口服药物

了解藿香正气口服液、环丙沙星、利巴韦林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合理饮食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平衡及饮食卫生。

病情监测

日常注意体温变化,注意咳嗽的频率、程度,注意呕吐、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留意是否有心脏的症状,如胸闷、心悸,以免发生病毒性心肌炎。

特殊注意事项

尽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物,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预防

胃肠型感冒无疫苗可预防,只有通过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加强新陈代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发生机率。

预防措施
  • 要多喝水,在天气干燥的时候更要多喝水,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更快的将毒素排出体外,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 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也能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应该多吃蔬菜、水果,能够增强体质,更好的抵抗病原体的侵入。

  • 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增加肠胃的负担,长期如此会使抵抗力降低,所以这类食物应该少吃。

  •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吸入冷空气,这样对肠胃不好,也会容易感冒。避免去一些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