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赛道和估值

 一切由心而变 2020-08-23
“爱说价值投资”这个公众号本来是准备作为我的备用号的,以防主号“爱上西瓜说”发生封号之类的悲剧,虽然我从不聊敏感话题,也从不发涉及到投资、理财的广告,但还是以防万一,建个备用号,以防不测。
正好,以后这个备用号就随便聊一些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方面的东西,或者碰到一些大家关心的股市方面的突发事件(比如最近的创业板注册制),聊一下自己的看法,纯属闲扯,大家不要太认真,文章篇幅也不固定,长的可能几千字,短的可能就几百字,发文时间也不固定,争取平均每周能发一篇文章吧。
之所以不愿意写投资理念的文章,是因为这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你说一个做趋势的人怎么会认同我的观点,他看见我的文章后还不会死劲地反驳?驳来驳去就伤感情,甚至吵起来了。
理念这个东西没有一个判断标准,同样的投资理念,别人能赚大钱,自己拿过来用就不见得能赚钱。不像写公司分析的文章,判断是对是错,后面股价自会验证。
所以大家要是不同意我的投资理念,以后少看便是,没必要争来争去,就好比我也经常不认可别人的观点,但我一般很少去辩论。
言归正传,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赛道与估值,因为经常看到关于这个话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好的赛道可以不看估值,任何时候都可以买、无脑买;
观点二:赛道就是个伪命题,是机构抱团的结果。
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很重要,直接关乎到我们投资者是否能赚钱?以及赚的是什么钱?
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都走了极端,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持有观点一的人,往往是因为看到某一个赛道里的公司无视估值,股价涨上天,所以给他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好赛道里的所有公司任何时候都会涨不停。
我们可以看珀莱雅和丸美股份的例子,都是同一个赛道里的公司,也是很多人认为的好赛道,可股价的走势相差就很大,如果你只看赛道,不看基本面无脑买入,买到的即有可能是珀莱雅,也有可能是丸美股份,既有可能是涨不停,也有可能是跌不休。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可能是:太看重估值,会错过很多大涨的公司,但别忘了,过高的估值买入,也会踩中很多杀估值的雷,因为任何人都没有把握自己对一家公司的判断不出现错误。
再者,所谓的赛道好与坏有一半依据是因为涨起来了才被认为是好与坏的,确实有一部分人具备独到的眼光,提前发掘出好赛道,但另一部分人往往是看见股价涨了才认同。
持有观点二的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为古典价值投资者,严格恪守估值,不买超过30PE的股票,也不能说他们的策略有错,但确实有点因为守着一棵树而放弃了一片森林的意思。
其实,价值投资也在不断进化,在格雷厄姆那个年代,只有烟蒂股才是正宗的价值投资的门派,大家都用净资产去评估一家公司值不值得买,后来慢慢意识到这个标准的不合理性,因为资产这个东西不太好定价,而且特别容易发生折旧和减值。后来演化成为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优秀。我认为赛道这种判断方法可以算得上是成长性标准的又一次升华,它评估的依据是未来更长周期的成长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有99%的把握判断出一家公司未来5年都能保持高速增长,那么它就真的是一个好赛道,值得你为它用高估值买单,但是你得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做过大量的研究。不是光凭嘴上一句“赛道好”就能理解的。
当然,这个高估也不能没有限制,我用到的尺子就是历史估值百分位法,对于确实是好赛道的高估值公司,如果在历史估值百分位50%左右,我愿意买,前提是我真的认同这个行业未来很多年都能保持快速增长。并且,并不是所有的高估值都是合理的。
所以,对于我来说,结果就是,对于像高瓴投资的一些高估值公司,我并不是所有的都认同,有些公司如CRO行业我会买,并且要择时,只在历史估值百分位50%左右才会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