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思明居士 2020-08-23

各个时代文化的特征其实蕴含在社会当中的多个方面里,随着历史的更替也是各有不同,而这些文化特征也会对当时的民间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则更直观的呈现建筑风格的设计方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权制度帝国,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朝时期的建筑于前朝相比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当然这也与当时多元性的国内文化构成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秦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又是怎样体现当时文化的特征的呢?

一、由秦国到秦朝,随着秦始皇一统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文化之中的大一统特色,也开始逐渐出现

1.由衰到盛,逐渐富强

来说秦朝建筑风格之前,我们也一起来回顾一下秦国——秦朝的历史,相对于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而言,可能很多人都对秦国的历史不太了解。《春秋》当中记载:秦始皇的先祖名叫蜚廉是纣王时期镇守边境的一位将军。当然在武王伐纣之后,随着周朝的建立,他们家族的威望也在不断的下降,但后来也成为了宫中的一个小官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到了秦非子这一代,他的官职也是十分的有趣,在职责方面大致上来说是在皇宫之中替周孝公养马的,其实总体上来说和大家在《西游记》中所看到的孙悟空在天宫中所担任的“弼马温”一职很像。但也正是因为马养的好,秦非子则被周王封为附庸国,掌管当时的秦邑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一代。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率领军队出兵迎战西戎,并将其一举击败。周王大喜对其进行了加封,后来秦襄公在护送周王迁都的过程中有功,被周王册封成为了当时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秦国。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富强之后,等到了战国前期秦国也衰落成为了当时各国之中的一个小国,但好在后来商鞅变法让秦国很快的富强了起来,这也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建立灭亡,仅十四年

在商鞅重农、重刑、抑商的思想下,秦国迅速崛起。从之前的一个不起眼的西方小国,变成为了当时所有人都开始进行巴结的强国,就在它的国力慢慢富强起来时,秦国的军事储备力量也在悄然发展。在这之后秦王政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他正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秦始皇:嬴政。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资治通鉴》当中记载:203年,秦王政开始了对他国的征战之路。在之后的九年中秦国的军队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这六个国家的土地也都在不断的被秦国所吞并。221年秦军还没等赶到齐国,齐国就已经投降,就此战国时期的其他六国全部被秦国所征服,秦王政结束了几百年来我国土地分割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制度的国家——秦朝。

但秦朝却没能将秦国的辉煌与强大沿袭下去,其实秦始皇在位时期,秦朝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好的,吃得饱穿的暖,秦始皇还在民间大修驰道,方便百姓们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秦始皇还没在位理年就离世了,他的儿子秦二世继承了他的皇位,而这小子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只顾自己享乐,完全不管群众的死活,没过两年就把自己以及秦朝给玩没了,这个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也只在历史上存在了14年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二、重“礼”思想,是秦朝在大一统王朝以后,试图从文化上实现全国统一的手段,秦代建筑中出处体现着重礼的思想

1.国力强劲的象征——阿房宫

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的短暂,但仍不妨碍秦朝在建筑设计上所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以及贡献,特别是其皇宫之中的一些建筑更是被后来的各个王朝争相模仿。秦始皇在征战六国之时,在这些国家当中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而这些金银珠宝在后来都去哪里了呢?其实秦始皇一点都没有浪费,全将它们用于修建宫殿当中去了,有了雄厚的财力的支持,也让当时皇宫修建的极为华贵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阿房宫了,这座专门为秦始皇享乐而修建的宫殿,在众多宫殿之中也是最为特别的一个,与皇宫的庄严气派不同的是,它多了一些世俗的气息。宫内装饰的极为华贵,其中的每一根柱子都有它特殊的图案,即使我们没有看到过其真正的样子,也可以通过史书了解阿房宫是怎样的壮观、奇幻

除此以外,阿房宫内储藏着大量的奢侈品,以及名贵的金银珠宝,很多史学家表示,阿房宫的建造其实是秦始皇对自己统一六国的嘉奖,所以在建造规模上它也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阿房宫并不只是一座宫殿,而是一座宫殿群,《史记》当中记载:在阿房宫之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一栋楼,再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一座楼阁,楼与阁之间相互纵横排列,也数不清有多少栋多少座。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2.庄重皇宫,处处体现“重礼”之思想。

相对与华丽又充满世俗气息的阿房宫,秦朝对于皇宫的建造则采用了另外一种理念,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重礼”。其实这也是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的影响,秦始皇对“礼”也有着执着的追求。在秦朝所建立的众多宫殿之中,其实有很多都是无人居住的,它们的建造都是为了宫中的礼乐制度,这也让庞大的皇宫多少有点显得冷清

而这其实也是继承了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宫殿的建造手法,当相较于秦始皇时期,其他大部分时间所建造的宫殿规模都远远不及秦朝时期的规模,其实这也是因为在那时各个诸侯所管理的土地有限,他们也没有办法从中获取这么大的财力来建造宫殿,所以秦朝庞大的建筑群其实也表示了秦朝兼并六国与这些诸侯国之间地位的不同

最后在装修风格上,秦朝宫殿大多数采用壁画进行装饰,主要以人物图以及民间的生活景象为创作题材,体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百态。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的建筑之中,有很多地方都被画上了龙纹,甚至在宫殿的柱子上都有被雕刻出来的龙形图案,这也是在之前的各个时代中不曾有过的。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三、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建筑文化也融合了各民族不同的特色,形成涵盖八方的大一统气象

1.束缚人民思想,皇权制度的必然

当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也折射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秦朝当时的社会文化其实多国共同影响产生的,其中也受到了前朝文化的影响。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时候,并没有当地百姓就礼仪制度上的文化进行打击,而是采用了吸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国内文化的统一,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秦朝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

但文化的集合并不代表着思想的开放,相反秦朝时期对于百姓思想的管控异常的严格。其实这点我们从皇宫的建造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来,秦皇宫的规模虽然异常庞大,但四周却没有城门,整个皇宫也呈现出一种密封的状态,而这也间接的代表了清朝时期就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而这其实也是皇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其次,皇宫建筑群的庞大也代表了其在民间至高无上的地位。秦朝当时的都城位于咸阳,而庞大的建筑群,让咸阳与整座皇宫就好像两个紧紧相邻的城市一样,是互相独立的存在。而这也是皇权高高在上的象征,它是无法与普通民众混为一谈的,也不是普通人可以触及的,所以秦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其实也正是皇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2.以东为尊设计理念,处处体现皇权高贵

上文中也有所提及,秦朝时期的建筑群以“重礼”为特点,这也是因为其文化受到西周“宗法制度”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他们以“东”为贵,所在当时都城城门都是面向东面的,就连皇宫之中的宫殿在建造方式上都是坐西朝东的设立。当然这样的建筑特点也仅仅是在皇宫之中独有的,平民家庭出现这样规格的房屋就会被抓起来,这也代表着对君主的不敬。一般民间的房屋在建造时都会采用朝东的建造模式,这也代表着面相天子。

除此以外我们在秦朝皇宫的建造风格之中还能看出当时统治阶级对于龙的崇敬,不少的壁画、浮雕之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秦始皇对于自己的暗喻,征服六国一统江山是当时多少诸侯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而龙纹的出现正是代表了秦始皇九五至尊的身份,仿佛他就是为了统一六国而降生的。这也是他对长生不老有着执着的追求的原因,而这样的建筑风格也被接下来的很多朝代所任用,统治者也都会将自己称之为“天子”

所以可以见得,虽然当时周朝所弘扬的“礼乐制度”已经分崩离析,但它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它的其中的一部分特点还是被沿袭了下来,成为了秦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秦代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大一统的文化特色?

结语:

建筑承载文化,文化又赋予建筑一定的历史意义。其实从秦朝时的建筑特点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统一六国所带来的跨时代的历史意义,也对自身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这些影响基本上都折射在了秦朝时期的建筑领域当中,不论是其宏伟的皇宫城还是华丽的阿房宫,其实都代表着秦国强大的根基以及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正是因为在形式上的过度追求,导致秦朝时期因为大修土木百姓的生活也是更加的困苦,而这也加快了秦朝的灭亡,所谓的物极必反,说的也正是如此吧。

参考文献:

《春秋》

《资治通鉴》

《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