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快乐老年435 2020-08-23

1932年,诗人徐志摩遭遇飞机失事死后一年,其父徐申如在给儿子遗孀陆小曼汇救济钱时附了一张字条,字条的大意是:你既然已与翁公(翁瑞午)同居,便已不算我徐家儿媳妇,所以我们的资助也将停止。

徐父提到的“同居”结论是他派去的探子得回的消息。

实事是,陆小曼与翁瑞午并未实质性的同居关系。

然而,正是这张纸条,翁瑞午才在一气之下索性搬到了陆小曼处。

翁瑞午与陆小曼始终在一个楼上住。但一个楼上,一个楼下。仅此而已。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陆小曼与翁瑞午的感情,远比世人想象中厚重,也比陆小曼自己口中所说更复杂。

徐志摩去世后,年仅28岁的陆小曼曾面临众多追求者。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达官显贵,连胡适也曾主动提出要安顿她的生活,她的前夫王赓更是数次亲自登门,试图与之复婚。

但不管怎样,陆小曼选择了翁瑞午,这种选择显然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她内心的选择。

陆小曼生命中出现的三位男人里,她和翁瑞午生活的时间长达33年。俩人一直同居,可陆小曼并没有名正言顺嫁给翁瑞午 。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陆小曼与翁瑞午的感情,远比世人想象中厚重,也比陆小曼自己口中所说更复杂。

翁瑞午系名门之后,他擅长书画,也会唱京戏昆曲,他还曾师从名医丁凤山学习中医推拿。这丁凤山是慈禧太后的御医李鉴臣的高徒。

有如此不凡来路的翁瑞午,其医术自然了得,他最为知名的看家本领,便是那传说中的“一指禅"功夫。

一指禅, 据说要练三年。第一年练习点大钟,要把大钟点停;第二年练点蜡烛,要在一丈开外把蜡烛点灭;第三年练点灯笼,要把蜡烛放在灯笼里,隔着灯笼把蜡烛点灭。

翁瑞午与徐志摩、陆小曼结识,也正是因为他那出色的一指禅功夫。

陆小曼先天不足,她的父母总共生育了九个子女,唯一侥幸存活的陆小曼打小身子骨就弱。她偏偏又在婚内因出轨徐志摩打胎后留下了病根。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徐志摩在日记里的记载是: “曼的身体最叫我发愁。一天24时,她没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没有小半天完全定心。给我勇气,给我力量,天。”

随着陆小曼病情的加重,“昏厥”开始经常在陆小曼身上上演。

为了尽快医治妻子的病,徐志摩遍访名医,翁瑞午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世界。

当翁瑞午用一指禅的功夫在陆小曼肌肤上揉来按去时,徐志摩多少觉得不那么舒服。

而且还引发了上海八卦小报的关注。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地写了出来。

随着事件的发酵,翁瑞午和徐志摩两家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徐志摩奉劝妻子与翁瑞午保持距离,可已经对翁瑞午按摩手法有了依赖的陆小曼岂会依从?并且在翁瑞午的建议下依靠鸦片缓解疼痛。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徐志摩在娶陆小曼后,便被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为了应付陆小曼的庞大开销,徐志摩不得不接了三所大学的课。

徐志摩的忙碌和频繁出差,在一定程度上为翁瑞午与陆小曼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世间事有些事总是惊人地相似。最初陆小曼的前夫王赓为了工作托好友徐志摩照顾陆小曼,随即两人日久生情。

如今,徐志摩为了挣钱东奔西跑又委托翁瑞午照顾陆小曼,纵使陆小曼无意也挡不住翁瑞午用情渐深。

懂女人心、多金、才情过人、高大英俊,拥有如此多优点的男人,她已经离不开翁瑞午。

徐志摩曾经试图说服陆小曼离开上海、戒掉鸦片。而这两样,恰恰是陆小曼都做不到的:她已经习惯上海的绵软舒适,而鸦片早已上瘾要戒掉谈何容易。

还有另一原因:她已经离不开翁瑞午。

一个女人离不开一个男人,不管她承认与否,就已经是爱的开始。

那么,陆小曼为什么离不开翁瑞午呢?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除了治病,更重要的是翁瑞午愿意迎合陆小曼的习惯和喜好。

陆小曼虽然在北京圣心学堂接受过西式教育,但在骨子里她却是中式的,所以在观念等等上,她与过度西化的徐志摩并不完全吻合。

比如,陆小曼喜欢打麻将,唱戏,画山水画,而徐志摩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诗歌、文学。

可翁瑞午却与陆小曼的兴趣爱好,几乎完全吻合。尤其在戏曲上,两人简直是互为知己一般的存在。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陆小曼会唱京戏、昆曲,而翁瑞午早年也曾向京剧、昆曲名家学习过。

翁瑞午作为名门之后,其艺术天分未必比徐志摩差,只是他对艺术的兴趣多带着没落贵族把玩的心态。

翁瑞午唱戏主攻青衣,可却生得人高马大。为了演好青衣那种“娇小玲珑”之感,翁瑞午竟在日常练习时在膝间夹一个铜板走圆场。

相比于徐志摩,翁瑞午虽不怎么会写情诗,但他却更懂得照顾陆小曼。陆小曼病了,他奉上真传的一指禅;陆小曼无聊了,他张口就来一段她喜欢的戏曲;陆小曼伤心了,他想各种花样逗弄取悦她。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当翁瑞午知道陆小曼与徐志摩经济堪忧时,他还频繁接济甚至主动奉上古董字画给他们换钱。

徐志摩遭遇飞机失事时带的那幅字画,就是翁瑞午交给徐志摩去变卖的。

懂女人心、多金、才情过人、高大英俊,拥有如此多优点的男人,世间能有几个女子能招架住?

有相关研究者曾断言,若徐志摩不早逝,翁瑞午很可能会登堂入室成为陆小曼的下一任丈夫,而徐志摩很可能将重蹈其好友王赓的覆辙:被抛弃。

1931年9月18日,徐志摩在与陆小曼吵了一架后负气北上途中遭遇了飞机失事。

临走前,徐志摩竟委托照顾陆小曼的人正是翁瑞午。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陆小曼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为了给徐志摩留点尊严,她绝不再嫁。

此后的几十年里,翁瑞午果真不负徐志摩所托,他将陆小曼照顾得格外好。

无论是富有,还是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翁瑞午也从来不会少了陆小曼的“一黑一白”,黑的是鸦片,白的是米饭。

为了供养陆小曼及其家人佣人,翁瑞午几乎使出了浑身的气力,他当账席,去炒股,去江南造船厂当会计……再后来,变成全靠吃老本。 翁瑞午一直靠变卖家具、字画来维持家里和陆小曼的开销.....

以上种种,翁瑞午一做就是几十年。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有人说,翁瑞午是迷恋陆小曼的容颜才供养着她。可是后来的陆小曼容颜憔悴,萎靡不振,翁瑞午依然一直对她呵护有加。

但即便如此,两人一直只是同居关系。

陆小曼晚年的时候,她的好朋友曾经问过她,为什么和翁瑞午朝夕相处,却不名正言顺嫁给他呢?

陆小曼终于说出了原因和答案:

陆小曼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为了给徐志摩留点尊严,她绝不再嫁。

陆小曼和翁瑞午早就约法三章,不准让翁瑞午抛弃原配妻子,不愿意名正言顺结婚,情愿受到外界非议处于外室的地位。

其实不仅当时的陆小曼不想改嫁,当时的翁瑞午也并不愿意和原配妻子离婚,毕竟他和妻子共同生养了五个子女,他不忍心抛弃原配妻子和孩子。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翁瑞午一直对陆小曼不离不弃,不是丈夫胜似丈夫。在同居33年里,两人互相关照呵护,但也彼此给对方留有空间,各自有各自的自由。

陆小曼的卧室里一直挂着徐志摩的遗像,每天给他上鲜花,翁瑞午也能接受。

而翁瑞午也曾和一个女子有过私情,而陆小曼同样选择包容。

他们两人的共同点是不喜欢被别人完全束缚和控制。

王赓和陆小曼之所以离婚就是输在了这种观念上,陆小曼和翁瑞午也许就是因为彼此给对方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却可以在不结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恩爱同居33年。

陆小曼终于在老年之际走出了她窝了一辈子的安乐窝,她在上海文史馆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工作薪水很低但却可以养活自己。

此时的陆小曼早已不是昔日的美人,因为鸦片的缘故,她满口的牙都掉了,她的脸上写满了风霜也写满了寂寞和倔强。

此间的陆小曼依旧与翁瑞午保持来往,翁瑞午肺病严重期间,她还经常带着饭菜前去中西医院探望。

世人留意到,每次在填写表格写家庭成员时,陆小曼都会在家庭成员一栏里填上翁瑞午。

陆小曼对翁瑞午到底是有情的,而他对她则更是如此。

陆小曼:长达33年的同居,翁瑞午活成她的影子,却永远没有重叠

事情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但翁瑞午至始至终对陆小曼满满牵挂却是不争的事实。

弥留之际,翁瑞午还请来赵清阁和赵家璧,抱拳拱手说:“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 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

翁瑞午过世后,陆小曼在家里供奉起了翁氏祖先和翁瑞午夫妇的牌位,她还经常拿着翁瑞午的遗照呆坐。

无儿无女也不再有追求者的陆小曼孤零零地又活了五年。

期间,经常来看望她的果然是翁瑞午临死前托付的赵清阁。

赵清阁尽最大可能给了陆小曼关爱,她们不仅是挚友还是知己,她成了晚年陆小曼的唯一慰藉。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颇为让人意外的是,临死前,她提出想与徐志摩合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