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昵称Zpzg8fzu 2020-08-24

上周,小灰写了一篇关于“三门问题”的漫画,引起了小伙伴们的激烈争论。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

漫画:反直觉的 “三门问题”

回顾问题

这个数学问题来源于一个娱乐节目。节目中有一位参与者和一位主持人,在参与者的面前有三扇关闭的门,其中两扇门的后面是空的,剩下一扇门后是一辆法拉利跑车。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主持人知道哪一扇门后面有跑车,但参与者不知道。此时让参与者人选一扇门,如果选择的是后面有跑车的那扇门,跑车就作为奖励送给参与者。

问题一直到这里都很简单:一共有三扇门,参与者随机做选择,获奖几率肯定是1/3。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下面是问题的重点,当参与者进行选择以后,暂时先不打开这扇门,接下来主持人把剩下两扇门当中的一扇打开,是空门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此时主持人给了参与者重新选择的机会:可以坚持刚才选择的门(在图中是2号门),也可以换另一扇没有打开的门(在图中是1号门)。

如果你是游戏参与者,你怎样选择的获奖率更大?获奖率又是多少?

匪夷所思的答案

小灰自己刚刚看到这个问题的,也颇不以为然:

这种题还用问吗?有三扇门的时候,获奖率是1/3;现在排除了一扇门,剩下两个门二选一,换门或不换门,获奖率应该都是50%才对呀?

但是,正确答案是十分 “反直觉” 的:

换门的获奖率是 2/3

不换门的获奖率是 1/3

What's the hell?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啊!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留言区里,许多小伙伴提出了质疑,许多人的想法和当初小灰自己的想法差不多:

“当最后剩下两扇门的时候,此时讨论的获奖率应该是一个独立事件,和之前参与者怎么选择,以及主持人打开空门这些事,应该完全无关才对呀?既然是一个独立事件,那么二选一,难道获奖率不是50%吗?”

对于这样的质疑,小灰十分理解。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我们讨论的关于“换门”的获奖率不是一个独立事件,必须以第一次的选择作为基础。在概率学当中,这种情况叫做条件概率

那么,到底什么样才是独立事件呢?

举个例子,假如游戏的参与者本来是小灰,当小灰选择一扇门,而主持人打开一扇空门之后,不明真相的小红从外面跑了进来。小红并不知道当初小灰选择的是哪一扇门,只知道剩下两扇关闭的门中,有一扇门藏有奖励。

那么此时对于小红来说,无论选择哪一扇门,获奖率都是50%,因为小红是在做独立的选择,而不是基于第一次的选择来”换门”。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这才是所谓的 “独立事件”。

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那么,在“换门”的情况下,获奖率2/3又是怎么来的呢?

小灰上周的漫画里,利用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思想来分析换与不换的获奖率: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直白地讲,就是把第一次选择和第二次选择的所有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出每一种情况下的条件概率,再把这些概率进行加总,得到了最终的结果:

不换门的获奖率 = (1/3 X 100%)+(1/3 X 0%)+(1/3 X 0%)=1/3

换门的获奖率 = (1/3 X 0%)+(1/3 X 100%)+(1/3 X 100%)=2/3

有些小伙伴看了分析以后,仍旧感到不以为然,OK,这一定是小灰讲得不够清楚。

那么这一次,就让小灰从更多的思考角度,来解释这个反直觉的问题。

角度一:

假设没有主持人帮助打开空门这一步,那么我们换门和不换门的获奖率各是多少呢?

此时,换门也包括两种换法,但无论怎样选择,获奖率都各占1/3: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而主持人打开空门的这一操作,让换门的获奖率提升了一倍。为什么呢?因为换门的选项从两个减少到一个,正确率自然加倍了,从原来的1/3,提升到了2/3;而不换门的获奖率,仍然固定在1/3: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角度二:

思考一个更加极端的例子,假如我们的游戏中有10000扇门,而不是3扇门。

此时,当你选择了一扇门之后,你的获奖率是一万分之一。接下来,主持人为你打开9998扇空门,这时候,你该不该换门呢?

显然是应该换的。因为不换门的情况下,你中奖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而换门的中奖几率高达9999/10000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角度三:

仍然回到三扇门的情况,在你第一次选择一个扇门的时候,你的获奖几率是1/3,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此时给你一个“特殊选择”,让你要么坚持选定当前的门,要么把除了刚才选定的门以外的所有门全部打开,里面只要有任何一扇门有奖励,你就能获奖。那么,你觉得是否应该做出这个特殊选择呢?

显然,这个特殊选择的获奖率是2/3,你肯定应该做出这个特殊选择。

而在我们的问题当中,主持人替你打开一扇空门,留下你第一次选择的门和另一扇关闭的门,并给你一次换门的机会。

这个换门的选择,和刚才所描述的“特殊选择”,实际上是等价的。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用代码来验证

上面所说的都仅仅是理论分析,我们不妨用代码来实际检验一下。

代码输出结果如下:

不换门获奖次数:327

换门获奖次数:673

数据结果显而易见,不换门获奖的比例占了约1/3,换门获奖的比例占了2/3。

写在最后

三门问题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在上个世纪的美国,这个问题刚刚被提出的时候,也遭到过许多人的质疑,这些质疑者中有教师,有学者,甚至有数学家。后来人们经过了许多次实验,才逐渐达成共识。

质疑精神是值得鼓励的,有了质疑才能让思想进一步完善。对于小灰的漫画和文章,也欢迎大家随时提出更多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让我们来致敬一下 “三门问题” 的提出者,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天才人物 玛丽莲·沃斯·莎凡特。

著名的三门问题,是在“胡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