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诊-问疼痛,头胸,耳目-笔记

 道之中 2020-08-24

问疼痛

  (一)疼痛的性质
  1.冷痛-属寒证。
  2.灼痛-属热证。
  3.走窜痛-属气滞证;或风胜行痹证。
  4.固定痛-属血瘀证;或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5.胀痛-属气滞证。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所致。
  6.刺痛-属血瘀证。
  7.重痛-属湿证。但头部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8.酸痛-属湿证。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或剧烈运动后肌肉疲劳引起。
  9.
绞痛-因有形实邪(如瘀血、蛔虫、结石等)闭阻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属实证、寒证。
  10.空痛-属虚证。
  11.隐痛-属虚证。

  (二)疼痛的部位
  1.头痛
  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
  (1)部位:前额部疼痛连及眉棱骨者,为阳明经头痛。头部两侧疼痛者,为少阳经头痛。后头枕部疼痛连及项部者,为太阳经头痛。颠顶痛者,为厥阴经头痛。
  (2)病程:
  病程短、头痛剧烈、痛无休止者,为外感所致,属实证。
  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者,为内伤头痛,多属虚证;
  亦有因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血阻滞所致者,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2.胸痛
  
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多为心、肺、胃的病变。
  胸前“虚里”部位作痛,或心痛彻背,掣及左肩、左臂者,病在心。胸膺作痛,伴咳嗽者,病在肺。胸痛伴呕心,呕吐,消化不良,病在胃(以自己的经验加的)。
  3.胁痛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与肝胆病变有密切关系,如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以及
悬饮等病证。
  4.胃脘痛
  上腹部、剑突下、胃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与胃的病证相关。
  进食后疼痛加剧者,为实证,可因寒、热、食积、气滞和瘀血等致胃失和降所致。
  进食后疼痛缓解者,为虚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致胃失所养所致。

  5.腹痛
  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整个腹部或局部疼痛的症状。
  大腹痛,指脐以上部位疼痛,为脾胃及肝胆病变。
  脐腹痛,指脐周围部位疼痛,为小肠和脾的病变。
  小腹痛,指脐下正中部位至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疼痛,为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宫的病变。
  少腹痛,指小腹两侧部位疼痛,为肝经不畅或大肠的病变。

问头身胸腹

  头晕,指自觉头脑旋晕的感觉,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
  头晕胀痛,伴口苦易怒、舌红、脉弦数者,为肝火上炎所致。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伴痰多、苔腻者,为痰湿内阻所致。
  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属瘀血阻滞所致。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伴耳鸣目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每因恼怒而加剧者,为肝阳上亢证。
  头晕面白,伴神疲体倦,舌淡脉细,每因劳累而加重者,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致。


  问耳目

  (一)问耳
  1.耳鸣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或如蛙叫,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者,因肝胆火盛、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及药毒损伤耳窍所致,属实证
  
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常因肾精亏虚、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亏虚等致耳窍失养所致,属虚证
  2.耳聋
  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
  
新病耳暴聋,如棉塞耳者,因外邪或肝胆之火循经上扰所致,属实证
  
久病耳渐聋者,因精气虚衰,清窍失充所致,属虚证

  (二)问目
  目眩,俗称眼花,指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两眼发黑,眼冒金花,或眼前如有蚊绳飞动的症状。因常兼头晕,故合称为眩晕。
  目眩,兼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等,为风火上扰、痰湿上蒙、肝火上炎所致,属实证。
  目眩,伴神疲、气短或头晕、耳鸣等,为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属虚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