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制裁35年:人均收入依然比中国多,对中国人特别热情

 行走在陌路 2020-08-24

能源,在百十年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民众生活是否富足的标准之一。如果说一个排行全球第二的超级能源国,很多人都会觉得一定富庶无比,民众生活快乐无边......然而,现实中却因为被制裁了35年之久而过的并不那么愉快。

伊朗,在中国古代文献或小说中也被称为波斯王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中国人对伊朗的了解还停留在“美酒与美女”的程度上,进入21世纪后才通过网络获取了更多的资讯。比如伊朗因核问题而被制裁,并且从1980年开始连续35年不间断......

进入伊朗前迫不及待的做了一番了解,却惊讶的发现网络上的描述和现实中猜测的差别极大,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般极端两面:很多没去过伊朗的人表示这是一个“邪恶的”,而去过的人却纷纷推翻上述言论,表示被伊朗人的热情和乐观折服。

伊朗的2017年数据刚刚出炉:16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生活着8100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83美元(约3.43万元人民币),比2017年的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6000多元。数据上看起来确实不算低,但对于伊朗这个能源超级大国而言,这个水平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根据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伊朗已探明33.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排在全球第二,石油储量排名第四,约为1536亿桶,是欧佩克公认的超级能源大国,2005年后基本不再钻探新油井,却仍能保持日均6万桶石油的开采量。

伊朗是个从不缺乏游客的国家,哪怕是两伊战争期间也保持在每年发放30万份旅游签证,2015年制裁彻底结束后,当年就突破了500万游客量,2017年更创纪录达到783万游客。首都德黑兰旅行社美女向导促狭的说道:“这是一个精致又迷人的伊斯兰国家,无论是德黑兰的茶馆还是参观古代波斯遗址,或者在酷热的伊朗高原上品尝游牧民族美食的时候,都能体会到伊朗人时刻迸发的热情。希望你们不会被他们善意的热情吓到.......”

实际上,伊朗人并不是对任何国家的游客都很热情,却对中国游客“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比巴铁见到中国人还热情。在首都德黑兰市场逛了一个小时,就无数次被拉着拍照合影,甚至还有一个小摊老板一边说拗口的“你好”一边拉着我们回头向屋内大喊。原来,他弟弟在上海留学过一年,对中国印象非常好,因此,从邀请到“强迫”也要拉着我们去他们家吃饭......

很多人都有过吃“百家宴”的经历,但应该没试过“吃遍”市区广场上遍布的伊朗家庭野餐,而这个时候中国人路过的话,就会出现很有趣又略显尴尬的一幕:刚吃完一个家庭的水果准备离开,又被拉到另一个“餐桌”坐下继续吃,不吃就假装生气,手舞足蹈的表示自己很有诚意......然后就开始新的一轮问候:“你好,你家人好吗?你生活的快乐吗?你的收入是多少,你的工作是什么?”

如果说在德黑兰自己花钱吃饭的次数还没有“被迫”请客的次数多,估计很多人都不信。但在一次丢下钱离开却被追了半条街也要把钱还回来的经历后,我们几个都认了,纷纷从各自的身上和包里找出能送人的小礼物来替代里亚尔(伊朗货币),图片中就是伊朗小餐厅老板的两个女儿,她们会说“北京长城”,也会说“我喜欢中国”。

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生活与信仰习俗方面:伊朗人很讲究礼仪,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跟你说很多礼节用语。或许是因为被长期制裁的原因,伊朗人对未知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别指望伊朗的网络,限制很多且网速只适合发邮件),他们会问很多较私密的问题,比如婚姻家庭,工作待遇等等。伊朗人很大方慷慨也很乐于助人,只要提出需要基本都会被满足。同时,在伊朗旅行也需要做好睡地铺的准备,最好开通本国电话卡的流量漫游,入境前多换点伊朗里亚尔,因为这里几乎见不到可以使用国际信用卡或银行卡的地方。

如果喜欢体验热情友好的氛围,伊朗与巴基斯坦都是上上之选,但跟巴铁一样,希望游客不要过度消费他们的热情,最好可以带点小额纸币硬币,小纸扇,明信片等等当成礼物赠送给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