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开了,姑娘嫁了

 大地菲芳 2020-08-24


红楼梦里的梦

还要迷乱一次

桃花扇上的桃花

还要缤纷一次

……

1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村子里娶媳妇的队伍跑,看那喜庆的场面,听那热闹的唢呐声声,嘴里嘻嘻哈哈地乱喊 “嘟嘟哇,嘟嘟哇,你家有女嫁我家……”后来读书了,才知道这大概是《乐府》里面流传下来的诗歌,原文是“谁家有女嫁谁家?” 姑娘是哪一家的?姑爷又是哪一家的?

再后来,青涩的青春不期而至,读任洪渊先生的诗《她,永远十八岁》,读到“历史都会有一次青春的冲动/红楼梦里的梦/还要迷乱一次/桃花扇上的桃花/还要缤纷一次……”的时候,瞬间痴了!

大学的时候,读《诗经▪桃夭》,读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时,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娶媳妇队伍乱跑的情景,想起了故乡三月的原野上,桃花漫原,灿若云锦。于是在潜意识里,总是把新娘和桃花画上了等号。

……

成年以后,这些与桃花有关的驳杂的记忆,总是在春夜梦回之际,蓦然绽放在寂寥的心头。于是就突发奇想,要是在所有的花儿中选一种又俗又雅的花儿,该选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选桃花。

桃花的特点是艳。说桃花俗,是因为她艳,太艳,艳到泛滥,所以就有了“俗艳”、“烂桃花”的说法;说桃花雅,也是因为她艳,太艳,艳到浪漫,所有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题咏桃花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

桃花不是名花贵草,不像梅兰竹菊,牡丹、玫瑰那样,被人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蕴。她甚至都不应该写作花,而应该写作华。《说文解字》对“桃花”二字的解释是:桃,木部,果也。华,荣也,树木开花谓之华。

说桃花是烂桃花、俗艳的人,是天天与桃树打交道的人。他们是果农或者底层的各色人等。果农种桃树志在卖钱,它更关心的是桃子而不是桃花,所以,我常常看到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果农们拿着棍棒或者鞭子,抽打桃树枝丫,让桃花落英缤纷,红雨漫天。不明就里的看客以为浪漫,熟知内情的农人见怪不怪。这是疏花,类似于庄稼间苗一样,让大部分桃花飘零成泥碾作尘,使得枝头仅剩的花朵得到更多的养分,以保证桃子的品质。

大概因为太熟悉了,农人就觉得她凡俗。阳春三月,桃花烂漫,农人们看够了桃花。疲劳了,就觉得她不足为贵,俗花一朵而已。

然而,同样是桃花的烂漫,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大雅。这些人里面,有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写《桃花诗》的唐伯虎,还有写桃花潭的李白,写人面桃花的崔护,以及很多很多来不及说的文人墨客。桃花之于他们,是梦中的情人,诗里的灵魂,春天的馈赠,慷慨的感恩。是他们诉说的起点和终点,心灵中一抹永世不忘的红颜……


2

崔护的桃花诗大概是古今最有名的了吧!跟李白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一拚。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却未必知道诗歌背后的故事。同样,许多人知道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却未必知道李白和桃花潭以及汪伦的渊源。

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崔护年轻时,到京城长安科举考试,名落孙山。郁郁之际,游逛到京城南郊的一个地方。当此时也,春风拂面,桃花灿烂。灿若云霞的桃花园中,有一位貌若桃花的妙龄少女倚门而望,“人面桃花相映红”。落第少年的心突然间春潮萌动了……第二年,这位曾经落魄的士子终于进士及第。春风得意之际,他想到了那个让他春心萌动的桃花少女,于是,他在春风骀荡的三月里,专门故地重游,期望能找到那位桃腮妖娆的少女。可是,造化弄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题都城南庄》的桃花诗,就这样惆怅而浪漫地流传了下来。

崔护后来的官做得很大,岭南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广西广东那一大片地区的军区司令吧。诗也写的不少,但都没有这首桃花诗流响深远。而美女娇娃,他应该早已“看尽长安花”了吧!唯一让她念兹在兹的,大概还是这一面之缘的桃花女了吧!

哦,美丽的桃花呀,依旧在春风中艳丽而摇曳!我心上的人啊!你在哪里?

和崔护的故事有点相似,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与桃花的渊源也颇具意味。贞元年间,洛阳才子刘禹锡因为参与政治变革失败而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拨乱反正,奉调回京做官。此间,他听说玄都观里的桃花盛极一时,于是焉,刘郎欣然而往并有感而发,作《游玄都观》诗一首,盛传一时。“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道观里美丽的千树桃花啊,怎么都是我老刘被贬官之后才栽种的呢?这句赞美桃花,感叹命运的诗句,愣是被人从桃花里挑出了反骨,从赞美和感慨里看出了嘲讽和不满,于是乎,再贬,而且比上次更远。有人说贬到了连州(广东清远附近),有人说是播州(遵义),反正都是未开化的“南蛮鴃舌”之地吧。

一晃又十几年过去了,皇帝也换了几个。垂垂老矣的刘禹锡终于二落二起,再次被召回长安。抵皇都,谒玄都观,想寻找那片与他的命运转折息息相关的桃花林。然而,桃花荡然,菜花嫣然。道观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邈邈艳艳。刘禹锡感慨万端,又赋《再游玄都观》一首:“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俺老刘今天又回来啦!可是,桃花呢?种桃花的道士呢?怎么就变菜花了呢?

一股峥嵘之气,鼓荡在词句之间。老刘不服气啊!

……

 崔护两次去看城南庄的桃花,是为了心中的妙龄少女;刘禹锡两次去看玄都观的桃花,是为了表达胸中的块垒。桃花何辜?成为了诗人们表达惆怅或爱情,冷嘲或热讽的对象;桃花何幸?藉两位天才诗人的诗歌而艳丽千古!

3

那年春天,在安徽泾县,细雨濛濛中我走进桃花潭宾馆。拉开房间的窗帘,打量着这座安静的皖南小城。在苍翠的群山衬托下,她如小家碧玉一般。我说什么也不相信,李白笔下“深千尺”的桃花潭,会在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有新四军“皖南事变”纪念馆。有宣纸工业园。酒店的前台小姐说,桃花潭在桃花潭镇,此去尚有三四十公里,那是青弋江流经万村峭壁下形成的那一汪深潭。这,就是诗仙笔下万古流芳的桃花潭?我有些弱弱地表示怀疑。

桃花潭其实并无桃花,也没有千尺深潭。说白了就是青弋江水在悬崖峭壁下减缓流速,形成的一片水潭而已。清代袁枚《随园诗话》里记录了一个故事。李白在宣城的时候,泾县“豪士”汪伦非常想结交他,于是,在高人指点下,汪伦给李白修书一封,辞曰:“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是谁?自称臣是醉中仙啊。豪饮、赋诗、赏风景,游仙、美女、处处情。于是乎,接读汪伦信函,欣然赴约。到了桃花潭,不见桃花园。举目向四野,酒肆在哪边?这时候,汪伦告诉他,信中所言盛景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按理说,汪伦如此忽悠,李白该勃然大怒才是,怎么可能赋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这当然得益于“豪士”汪伦接待周到啊!吃喝玩乐一条龙,据说李白离别时,汪伦不仅仅是踏歌相送 ,人家除了仪仗队之外,还有实实在在的礼品呢!“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换成今天的行情,怎么着也是几辆豪车,百万行头。如此看来,汪伦之情,深于桃花潭,这一句是实实在在纪实而非修辞!

桃花潭没有桃花,那么,桃花坞呢?桃花岛呢?

一首相传是唐伯虎所作的《桃花诗》写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痛快!潇洒!

  4

桃花作为一种悲剧美的象征,出现在舞台上并打动人心的,当属《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代表作。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清初汉族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悲切的亡国之痛。

清初,在明朝遗族知识分子眼里,大清朝是异族政权对汉族的侵凌和统治。这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能接受的奇耻大辱!所以,很多著名的汉族知识分子,避世不出,软抵硬抗,誓死不和大清朝合作。孔尚任写《桃花扇》,除了总结南明亡国的历史教训,也有痛恨南明的官吏贪污腐败,不思进取,把大好江山断送与异族之手的意思。而那把李香君鲜血浸染的桃花扇,作为一个艺术符号,既象征着爱情的纯粹和热烈,也诉说着亡国的悲切和决绝!正如诗人总结的那样——

“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映红妆。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谁来叹兴亡!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空留桃花香。”

……

当代作家王安忆在《黄土的儿子》里,写到他和路遥的一段对话。她说:“当我们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之时,就对路遥提出这样一个科学大胆的建议: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这话其实是刺伤了路遥的心,他呈现短暂的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他说:这怎么可以?我们对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忽然峰回路转,崖上立了一枝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

后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崖上的桃花,它总是孤零零的一棵,枝条疏朗,那点点粉红几乎要被汹涌澎湃的黄土颜色淹没。黄土上的天空是格外的蓝,似乎专为了照耀这黄土,使这荒凉更加触目惊心。我不明白在这样荒凉苍茫的土地上,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姣嫩的粉红桃花。它好像是抽空了生命中所有纯洁如处子的情感,用尽全力,开放了花朵。如果没有路遥的提示,我们不会注意到它,它从黄土与蓝天的浓郁背景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而它是路遥眼中永远伤及心肺的景色。

汹涌的黄土高原,寂静的春天,蓝天白云,粉嫩孱弱的一枝桃花,激荡出滚烫的热泪……我必须承认,当年我读着这文字的时候,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就下来了。

然而,让我青春迷乱的,依然是任洪渊先生的那句诗:“红楼梦里的梦/还要迷乱一次/桃花扇上的桃花/还要缤纷一次……” 这是多么美妙而豪迈的爱情宣言啊!十八岁,经历过二百一十六轮满月的浸润,当二百一十六轮满月同时升起的时候,姑娘青春的心,潮涌了,雪崩了。桃花缤纷,春梦迷乱,青春的力和血,性和诗,都在酝酿着一次历史的冲动!

于是,在三月里,我们看到周原之南的土地上,桃之夭夭,妁妁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

于是,在三月里,我们看到满村的桃花开了,邻家的姑娘嫁人了……

2017年3月3日  黄淮春早,桃花夭夭。


摄影家简介

张同春,(微信号ztc13903742887)1952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1971年开始从事摄影,经常在报刋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多次参加摄影大赛获奖;出版摄影画册五本。出版发行过“许昌春秋楼”邮资封邮票;《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图片被中央电视台入选,于2016年元月至8月每天早上7点55分天气预报栏目央视1套综合频道和13套新闻频道播报天气时同时播出长达8个月。曾任《交通与社会》杂志摄影记者;巜中国艺术报》特邀摄影记者;香港巜大公报》摄影记者。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高级摄影师。《大地菲芳》文学微刊特聘首席摄影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