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笔山散记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04月30日  总第199期 


对文笔山,实际上,我并不陌生。一九八八年,当时我作为《经济信息时报》、《西南工商报》等几家报社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曾经到文笔山采访过从事花卉种植业的女个体工商户胡玉快。当时,养花作为新的产业出现在个体工商业中本身就是新闻,加上在大办乡镇企业的浪潮中,胡玉快没有去办乡镇企业,而是在文笔山下租了十多亩地从事种植花卉,是毕节第一个将花卉作为产业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就更具有新闻价值了。那是阳春三月的季节,我从怡心桥走上去,经轿子街,从县政府旁的一个巷道顺河沟往上,穿过猫猫城,文笔山就映入眼帘了。

那时,毕节试验区建设刚好起步不久,文笔山的退耕还林正在进行中。山上除了原有几棵老树和光秃的泥巴上栽种的包谷苗以外,剩下的是裸露的石头、山岗、以及寥寥无几的有墓碑的坟,更多的是乱石杂草中的坟群,时有麻雀欢叫飞窜于其上。当年农业学大寨,人造梯田上砍伐了树的泥土里,才趁着寒冬时植树造林栽种的树苗显出恹恹的样子。泥泞的小路使人不愿继续前行,深入进去。文笔山那时景致未展现出自己特有的风貌。在胡玉快家租用的院坝里进行了采访,随后她和丈夫带着我去看了文笔山下租用场地里用黑色的遮阴网覆着培育的花卉、树苗。我们拉家常式地边走边聊,对她创业的动机,过程,效益进行了解。回到家后我写了一篇通讯《文笔山下养花女》被相关报刊采用,胡玉快后从事园林花艺,生意十分红火。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采访中身材高挑的胡玉快曾多次说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在文笔山不充分利用这天然的大花园养花种树太遭踏这山了!”这句话至今还回响在耳际。


猫猫洞村的田园景色


文笔山下的猫猫城,我少年时常常去玩。大概七十年代,那里曾经发生过轰动山城的大事。当年,从文笔山流下一股清泉形成一条沟,从猫猫城中间穿过流向怡心桥、沿河路、水沟边,至新街上汇入倒天河。那年,在文笔山下猫猫城发生了成千上万的赖哈蟆齐聚,大鸣大叫,一时惊撼山城,老百姓们纷份穿言,“要出天灾人祸,要出大事了!”实际上那年并没有发生地震或下冰雹打死人的自然灾害。时光进入九十年代,城市改造,从怡心桥打通猫猫城形成松山路,又拉通了环东环西路,连接了从云南方向至四川的公路。紧接着文笔山下修建了天主教的福音堂、复烤厂宿舍、和许多民居,一幢幢高楼拔地而林立。猫猫城改建为松山路后,文笔山雄姿就显现出来。整个文笔山坐北向南,居毕节山城之高,踞此俯视,山城全貌尽收眼底。特别是正前方左边的老毕节县政府,右前方地委行署办公中心这两处聚焦政治权力的房屋院落,像古时候的两方官印,分别摆放在文笔山前面的左右方,显示出威武,庄严。

文笔山在毕节老八大景中属于开发较为迟缓的。大概是相对于山城周边而言,其地理位置不处于老城中心地段,人气是乎要淡一点的缘故吧。实际上,这只是一般人的偏见。要说文笔山,如只看面向山城的这一面,它耸立在松山路的尽头。越过横贯川滇公路的环西路后即可登上文笔山顶。居高俯瞰,老毕节山城风貌就尽收眼底;高瞻远瞩,正前方山城后面的那条青山,则是从蜀地驰向海子街处走来的青龙山,山势迤逦,往东面的筑城贵阳方向远奔而去。如遇雾气腾升,天又放晴之时,阳光映照,云涌涛奔,可谓“紫气东来,福泽山城”。转头西望,文笔山紧邻的北镇关、掃把山、灵峰沿去云南方向,群山起伏,逶迤磅礴,波阑壮观的盛景开阔眼界。涌动的山群激荡澎湃,像群群绵羊疾弛奔跑。


灵峰寺一景


文笔山东眺,最惹眼的是山脚下福音堂那明显的西化教堂的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然而,我宁愿去灵峰寺听钟声,也不想到这福音堂聆听颤抖的祷告声。灵峰山因寺古朴,而佛性弥漫;阳山因树木参差,山丽绿林深,穹高碧高阔,红叶动潭波,百鸟齐鸣,草深树茂而深受喜爱;纱帽山因山高入云,山脚“响水轰雷”而震撼;南山因酥雨滴落润青苔而深幽;虎踞山雄立于城中心与翠屏山比肩相伴的碧玉翠绿而悠远。而文笔山,即以其山形似毛笔架的逼真形象谓之文笔山,其意蕴含了毕节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寄寓了对精神文化的期冀和翘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随着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原有的县政府和地委行署相继搬迁不同的地址。被人们看好的两处福地却被民营企业“三江集困”收购开发为“三江花园”和“盘古楼盘”为新世纪前行中的七星关城市发展增添了现代化新的地标。只是城市高楼再高也遮掩不了人们对文笔山峰远望的眼光。至今站在七星关城区的南关桥,五龙桥,洪山大酒店门口,仍可远眺文笔山青郁的丰姿。


水库一景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从洪山路经南门口,松山路,过福音堂,穿过一些错落的民房,沿着上山的小径走入文笔山。在渐渐远离低矮的民房后,脚踩一些枯萎的落叶,顺着石梯在树林里向上攀爬着。登上了几百步石阶步后,出现平台岔路口,左边朝北镇关方向走去,右边可沿着往上爬上翻坎到天河水库。我们迟疑了一下还是朝鸟叫的特别欢的这边走向北镇关的方向。翻越山腰,从古墓的旁边经过,看见一些金黄色的野菊花在石阶两旁的草丛中洒落,还有血红色的野花更加炫目。绕过山头,对直爬上悬陡的石阶,直上通往水库隘口的北镇关寺庙。在喘气歇脚时,向此处供奉的观音菩萨和财神烧香拜佛,让心里的祈愿在双掌合一,双眼深闭里得以释怀。再穿过殿堂的风口,往下走到了“洗心池”从城里早来的人们一大群已守候在那里,接水背水。我们只得挤上去用双掌十指相并,捧上清泓的泉水用口一吸,清凉入口,全身爽快。这时,站在洗心池旁的石台上朝下望去。那倒天河水库的水,已被一个个青碧的小山峰分割成一块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四周高耸入云的山间。青山碧水,山峰映入湖面,湖水清澈,波光粼动。踏着水库柔松的柏油沥青路悠闲地慢行,看着湖畔的水草随风摇曳,青山倒影于湖水竟是碧玉的滑润,刚在洗心池远视的蓝却是蔚蓝天空映入湖水的光影,而水是透碧的青。清静的路上,偶遇一卷起裤腿的老农,戴竹笠,穿浅灰色的中山装,衣服上面有泥巴浆的斑点,口含叶子烟杆,牵着一头老黄牛,乐呵呵的,慢悠悠地从湖边走到山脚的地里像是要去翻土。我们问他是不是要去犁地,他大笑起来说:“这个时候,还犁啥子地?我是闲来无事,牵着牛在山那边去逛逛。我七十多岁的人,现在娃儿些外出打工的也没回来,做生意的也忙得很!现在这水库环保又不能打鱼,钓鱼了。自己闲不住放点牛玩耍耍,日子也很舒服的!”说完,笑着走了。


山水如画


水库四周,青山悠悠,坐落在山里东一间西一间的民房,在浓绿的桃李树之间已按黔西北民居房改造过。雪白墙子,深蓝的瓦,翘首的椽角,有鸽子栖息其上,时有麻雀群飞。庭院里清扫得十分整洁,院子的坎边上还有一些鲜红的啬薇花,紫色的菊花在绽开着。院坝旁边绿油油的蔓藤上丝瓜垂下,与屋前桃树青绿而饱满的桃子,屋后的竹林,这错落在山水间的房屋,时不时走动在院子里的蹒跚老人,屋下的土狗等构成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围着有路的地方逛着,享受着习习凉风,一只只红蜻蜓从身边滑过,用手去抓却溜滑飞走。偶尔有青蛙从草丛跳出,三步两步跃在河边。饱享着湿润的清新空气,目润着波影晃动的库水,我们从水库走到天河公园后门顺下,辗转至倒天河上游纱帽山下古朴的响水滩,再看瀑布飞雪,吼声如雷的“响水轰雷”后,回到天河路,在箱子街狠狠地吃了一大海碗“王家肠旺面”,回家一看手机上的步行数,竟有48696步之多。此刻,意兴正浓,诗意翻卷,遂提笔作小诗一首:“拾阶登上文笔山,树深雾茫入云端。百鸟啁啾献殷勤,湖水幽草鱼亦欢。”



请点击标题欣赏

费明老师笔下的精彩世界

1、飘逝的风筝

2、春天,如约而至……

3、流年里春天的美好时光

4、哑叔

5、街代表:那落入尘埃的符号

6、三月夜空(外一首)

7、春天的诗笺

8、春色三题

9、驼 二 爷

10、拱背桥(外一首)

11、报 应

12、把  玩



作者简介

费明,贵州毕节人,笔名建新。现供职毕节市纪委三工委预防室主任,毕节市工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自幼爱好文学,曾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现已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三十六年。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章达260多篇以上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