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建一中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8年09月10日  总236期



作者简介

喻平,笔名伯原。网络笔名快乐一夫。1966年11月出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长期在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工作;长期在高校讲授人文类、思政类课程。著述不丰,但常常有些思考;笔耕常辍,但偶尔有些感悟;交往不广,但愿得天下朋友之赐教。


——谨以此文致敬第34个中国教师节

19789月,我跨进新建一中时,它没有一寸围墙。它与周边的田野、人家、机关的房舍没有明显的界限,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都可以进入学校,所以我的记忆中没什么“校园”的印象。学校有两栋文革以前建的两层青砖教学大楼,在当时很气派,那是高中,至少是初三以上年级的教室。我们初一六个班在校区东北角的两排青砖平房内。

位于两栋楼房中间稍后,正对大操场的教师办公室也是一排青砖平房,平房前树荫下有墙报栏,颇具学术味。初一寒假考试前,我们曾冒了南方的小雪,在墙报下抄录政治老师用大宣纸张贴出来的《社会发展简史》复习题,露天下很冷,但大家抄得很认真,我尤其认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就是这个时候记住的,至今没有忘记,当时期末考试当然考了好成绩。

青砖平房的东头墙壁上绘了一幅大型的世界地图,旁边就是主要通道。我们常常在这儿驻足,面对地图,指点江山,放眼世界,展望未来。

我们的班主任饶小梅老师就在东边第一个办公室。饶老师教我们数学,她是一位很和蔼的人,说话细声细气,如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清晰。饶老师有一个孩子和我们同届,她在与我们(3)班隔一个教室的(1)班。每次考试,饶老师的孩子总是全年级的一二名,关于她如何自学,如何聪明的传说很多,所以饶老师和她的孩子在我们的心目中总有那么一圈光环。                     

校区西边的大礼堂当时是很气派的。高大。宽敞。明亮。还很新。它是用机制红砖砌就,是当时学校仅有的一栋红房子。初中时,我们在那里听解放军叔叔作报告,表演文艺节目,开全校师生大会。进入80年代,学校学生急剧增加,大礼堂已坐不下全校师生,大会场都改到大操场了。这时开始,大礼堂被一间一间地隔作住宿生的寝室,先是北边半个大礼堂被分隔,后来便是整个的了。







读高三时为了集中精力学习,我也在这个由大礼堂改的寝室住宿过,那条件很艰苦,用水很困难,卫生状况也很差。每天早晨起床后到水池旁接水刷牙,水管中流出的水比滴水好不到哪里,一茶缸水要接十多分钟。但正是这艰苦的环境里,每年都有二、三百名毕业生考取大、中专学校,从而使新建一中在南昌地区颇有一些名气。我们那时的校长夏细根也因治教治校有方,成绩突出,调县里当局长了。

紧靠大礼堂的西边是食堂。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面吃饭就是在这里。打饭排队时我紧张得不得了,我不知道应该打一份菜还是打两份菜,又不好意思问别人。高三住校时,吃饭按八个人一桌,轮流派代表去食堂,用桶子打饭,用脸盆装菜,然后8个人在露天分食,那情景像什么?不难想象。饭好像很好吃,8个人的饭往往不够吃。菜是没什么油水的。四、五月份的油菜尽是嚼不烂的老纤维,就像割下来的茅草。伙食不好,但我们不嫌弃,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资格去嫌弃伙食。

离开母校后,一中发生的可喜变化不断从同学、弟妹那里传来。首先是它的四周砌起了高大的围墙,校园名副其实。然后是由于新的教学楼、办公楼、教工宿舍楼一栋栋拔地而起,那两栋青砖大楼没有了往日的气势。接着传来代表一个时代的两栋青砖大楼被拆除,现代化的教学综合楼代之而起的消息。再后来,老一中另迁新址,原址改名为新建五中了。

2012年春节期间,我特意去了一趟老一中——现在的五中。这时的校园处在四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当年的宽阔、大气没有了。整个校园建得满满的,显得极狭窄局促。当初的教学楼全部拆除新建了。那个大礼堂和食堂还在,但已是老态龙钟,百衲褴褛,完全没有从前的气派。它蜷缩在那里,门户紧闭,危房的气息弥漫着,似乎在等待被拆除的命运降临。

 请点击标题欣赏

喻平先生的精彩文字

1、我的父亲

2、英语老师

3乡村摄影师

4、放声歌唱

5、新建一中(待写入)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