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砚山

 二闲居 2020-08-24

研山并非一种赏石,而是赏石在文房中的一种用途。研山者,取有山峰形状之石,置於砚之一端,此制似始於南唐李後主。研山由两部分组成:研,即砚,所谓“石润可以砚”(何梦桂《愚石歌》);山,错落有如山形,可置笔。宋诗描述极详备。米芾《砚山》序云:谁谓其小,可置笔砚,此石形如嵩岱,顶有一小方坛。诗云:“九江有奇石,趺岱而嵩头”。楼钥《陈顺之灵壁石砚山》序云:灵壁石砚山,中有双涧,低处为砚,下米元章题云: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诗云:“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群峰森耸外涧流,他物虽奇敢争席”。“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时有水生巖阿。至今研池尚余润,岁月既久惜不多”。“呼童吸尽研中水,更为轻翻玩奇刻”。研山以天趣为佳,《云烟过眼录》有“灵璧砚山一座,无天趣不甚佳”之语。《志雅堂杂钞》记胡存斋置得砚山一座,为灵璧经镌刻而成,中为砚,其後最高一峰成平峰,左为潭,右有洞,“殊见天趣”。

研山最负盛名者为先後由南唐李後主和米芾所藏之砚山。《渔阳公石谱》记其砚山云:“径长尺余,前耸三十六峰,皆大犹手指,左右则引两坡陀而中凿为研”,“上有天池,不假凡水,可以投笔,天壤间奇物也”。及江南国破,研山流转,为米芾所得。

赏石也有取其峰峦仅供置笔而无砚者,称之为“笔格”或“笔架”。按《渔阳公石谱》及《癸辛杂识》,前文所述徽宗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灵璧石小峰即用作笔格,称为“宣和磬石笔格”或“水落石出笔格”。《洞天清禄集》有笔格辨,云:“灵璧、英石,自然成山形者可用,於石下作小漆木座,高半寸许,奇雅可爱”。也有不呈峰峦者,例如邵石,宝庆府所出,色黑,刻作笔架,“并无自然峰峦”。倘若镌刻而成,须“象山峰耸秀而不俗方可”。

石之欣赏可被抽象为形式上的欣赏,因此石不再作为唯一的载体。至迟到宋代,已有玉、铜、瓷、木等采取山”的形态,达到与赏石同样的欣赏效果。“木山”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木山为枯木,其形似山,虽未见於石谱和各种杂记的记载,但从宋代诗文中可略知其形。苏洵被尊为木山欣赏之祖,有《木假山记》云:“其最幸者漂沈汩没於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余或髣弗於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彊之以为山”。梅尧臣有诗《苏明允木山》云:“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尊奉君长无慢尤”。苏洵收藏木山三峰。苏轼有诗《木山》云:“木生不用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苏轼也收藏有沉香木山子,置於几席,其《沉香山子赋》云:“宛彼小山,巉然可欣。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从上述记述来看,木山多由落入水中的朽木形成,其形态、欣赏与石山几无二致。

2019年9月18日丁文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