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笔字与涩的关系

 二月阁 2020-08-24

毛笔字的“”是一种什么境界

 

所谓“涩”是相对于“滑”、“熟”

而言的。指用笔忌平拖而过,“涩”

指笔画体现出来的力度感。

不能有意为之,否则,会流于做作。

请参看“韭花帖”中的“一”字,

我觉得其很有“涩”味。

滑与涩之别在于一度字。
无意为之则自然。
真难于灵动,
草难于严重……

 

是为矫正油滑而

提出的一种说法,

不存在什么

“境界”。

如果用笔太生涩,

反过来又会要求“顺畅”。

涩不涩,

和笔、墨、纸都有关系。

记得已故的画家

胡佩衡先生说过,

能把扇面画毛

(即涩)

了是高手,

因为扇面是极光的熟纸。

我的看法初学者想避免油滑,

可从控制运笔速度上想办法,

不必求“涩”。

 

涩势,

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行笔不但有缓和疾,

而且有涩和滑之分。

一般来说,

缓和滑容易上手,

而疾和涩不易做到,

要经过一番练习才会使用。

当然一味疾,

一味涩,是不适当的,

必须疾缓涩滑配合着使用才行。

涩的动作,

并非停滞不前,

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

留得住不等于不向前推进,

不过要紧而快

(文中“駃”字即快的意思)

地战行。

“战”字仍当作战斗解释。

战斗的行动是审慎地用力推进,

而不是无阻碍的。

有时还要退却一下,

再推进,

就是《书谱》中所说的衄挫,

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涩的意义。

书家有用“如撑水上船,

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来作比方,

这也是极其确切的。

(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

义(二)后汉蔡邕〈九势〉》
  注:“駃”左边应为“马”,

因电脑中存字有误,特此更正。

摘自http://post.baidu.com/f?kz=116056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