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院小记——幸福得像花儿似的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腊月二十日,到年底了,在爱人的催促下,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医院。但是为什么五味杂陈?为了家庭琐事,为了工作事业,为了繁杂事务?为什么久拖而未决?忐忑的心情总在犹豫着、担心着,有些惶恐,有些茫然,有些无奈……

医院是市内一流让人放心的,坐东北,朝西南,依湘江而伫立,静静地,布局科学,设置人性化,气势恢宏,威武着,被绿荫环抱,名气很好。

早在两个月前,来过一次看门诊。当时医生就说挺严重,必须做手术,家人也劝我早点把手术做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定下来。拖了半年依旧拖着。痔疮是混合痔,常出血,大便后有息肉垂下,垂下后半天才能缩回,大便后收缩时伴有鲜血射出,恐怖吓人。去过县医院,看过诊所,拜访过专门民医,虽然有些好转,但不同时期复发;这种慢性病的时好时坏,严重的折磨着自己。一个原本自信得峻峭挺拔的人就像蔫了的花儿似的,成天无精打采。

既来之则安之。

肛肠科接诊的是一位体态丰盈的龙医生,她精心检查,听说我来动手术,就立即交待我办理入住手续、术前用药等等注意事项,非常和蔼可亲。

家人、亲朋好友从老婆的微信中知晓了情况,问候的,了解情况的信息挤爆了手机存储间。“没事”、“小问题”、“不用牵挂”、“呵呵明天又可以活动了”。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话,内心一次次感激。小孙女刚满一岁不几天,随大人也陪我一同到了医院。她可开心了,新鲜的事最能让她充满好奇。因为她没有进门诊室,也没有看到白大褂医生,没有看到针头,她可是打疫苗长大的。在大厅东瞧瞧,西望望,晃来晃去,童声稚语充溢着,吸引了不少来来往往的人,确实让人开心片刻。

入住后两天的体检、观察、调整,加上术前准备,诸如钡灌肠、验血、检验大小便等等,都是顺利通过。我特别请来了临床医学科班出身的外甥女,要她帮我看看体检的情况,莫名的紧张担心总算过了。

术前一个晚上喝泻药,是最难忘的一幕之一。跟我一样第二天动同样手术的病人有六个,都住在科室的最里边加床位,连同已经动过手术的十几号人,共用两个洗手间。喝了泻药,止不住往里跑,洗手间哪里够用,就跑到房门外的公共卫生间。晚上七点四十分钟开始,六个人你来我往,手里端着一个大号杯子,一色的杯子里放着同样的药,一样的在晚上十点半前喝完三大杯水,都得把肠子里的一切拉得一干二净,都得忍住饥饿,空腹入睡,静等第二天医生、护士来通知手术。

这也就认识了五个病友。年龄大的有六十多岁,小的只有十几岁。有农民,有技工,有老板,还有“女中豪杰”。都是“拖字诀”、“无所谓”、“不重视”、“生活没有规律”、“忙”等等给耽误的。

晚上十二点了,医院过道、病房大部分熄灯了,窗外灯火通明,车流如织,市民丰富的夜生活依稀可鉴。可是,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不得入眠。想起自己所有的操心,领悟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刻骨铭心的记忆着“泻”的过程,朦朦胧胧地看到自己的家人守候在手术室门口,手术室内灯火闪烁,医生利索地使用剪刀,咔嚓声在耳边回响,主治医生出来了,通知家人“病人平安”,自己很快被推车送出来了。这一幕仿佛在哪一部电视剧中看到过,再熟悉不过了。心跳在加速,热情在燃烧,我一个猛子惊醒过来,坐在病床上,两旁是一片呼噜声,过道里“吧嗒、吧嗒”有拖鞋的声音,自己按捺着,入静,再躺下去,迷迷糊糊地到了凌晨。

二十三日,是我们茶陵人过小年的日子,在家过小年也有些讲究,送“财神”、“灶神”、“丝毛娘娘”。必须摆生果子三样、碗三只,放鞭炮、烧香纸,倒上米酒或茶水,施以鞠躬。而我家全部出来,自己正在医院动手术呢,这些就自便吧!

通知手术的时间是十点,自己排第二个。亲眼目睹同室病友八点钟被护工用推车推走,不禁一个寒颤。脱光自己的衣服,穿上没有裤带、没有衣扣的裤子和短袖棉衣,戴上帽子,一色的蓝白条相间,俨然一个“病号”。

等待的时间并不漫长,饥饿也淡忘了,可家人的叮嘱“小手术,我们不怕!”“又不疼,挺快的!”“别担心,一下子就好了!”总是在耳边缭绕,自己的心情沉重,想起了可亲可敬的父母亲;想起了至亲至爱的三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对,打个电话告诉一声!姐姐们就是担心着,反过来我还得安慰她们,“小手术,没事!”“手术后我会打电话给你们的。”一遍遍说着;弟弟在远方安慰着我,真是骨肉相连呀!

一位男护工推着推车进病房,“77号”吆喝着,我应了一声,看了下时间,九点二十分!我用手提着裤子,走上推车,不好意思地坐上推车。男护工用棉被把我包裹得严严实实,家人簇拥着出病房,下11楼电梯到一楼手术室门口,进手术室,我内心空虚,但坚定信心。

从手术室走出来两位穿戴如同医生一样的人,一把把我推进手术室,侧卧着。问姓名、对住院号、开闪灯、打镇痛针、注射半麻,两只脚被抬上木架,下半身麻木,只听见两个手术师低声交流,麻醉师在耳边问“疼不疼”………..

自己哪还有疼的感觉?闭眼,静心,祈祷着……..“这是从你肛门上切下来的,你自己看看。”我顺便问了句“手术情况怎样?”“手术很顺利!”医生一边应着,一边忙着。血淋淋的小皮圈,上面还有肉坨坨,颜色是酱紫色的。我知道,这就是痔,这就是害得我一天天不得安宁的病根!病根切除了,缝合挺快。十点四十分 ,手术也成功结束了。

“谁是ㄨㄨㄨ的家属?”,“谁是ㄨㄨㄨ的家属?”两个把我推进手术室的“男医生”又把我推出了手术室。出来了!家人又簇拥着,上电梯,走过道,把我抬上了77号病床。

术后六个小时处于半睡眠状态,下肢麻木,冰冻了似的。我试着用手摸摸自己的大腿,摸到了,但大腿没有感觉;试着抬一下脚,但抬不起来;想动一下脚趾头,但动不了。慢慢地、慢慢地,有感觉了。六个小时后,如同冰雪融化,暖流似的一点点、一点点恢复了知觉。脑海里闪过一幕幕亲切的画面,耳边有增添了许许多多的问候。

术后的第一个晚上,是最难熬的夜晚。我同一天做手术的六个人都集住在两个相邻的病房。为了减少疼痛,问长问短、问这问那,互相交流着。这一晚,虽然在疼痛中度过,但心中踏实,内心充满感激,感到“人活着真好!”心情如同花蕾一夜之间得到开放那么舒畅。

虽然是小手术,但是风险并不小,术后难受程度高。恢复期,医生护士的话必须要听,但要按医生的话去做,这就得看个人的“修养”。如管好自己的嘴,放松自己的心情,情绪波动不要大,适当地运动,科学的营养搭配,正确按时地使用药,大小号如厕要憋得住劲等等,这些都影响恢复手术的质量和速度。六个病友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术后不到三天,就嚼槟榔、吃烧烤,外出转动运动量不宜,又不按时吃药,造成术后大出血,又输液折磨了几次。

最值得一提的是孙女来看我,她要爷爷抱,要在爷爷面前表现自己,与爷爷分享吃的东西,心中真是乐开了花。

二十九日,除夕前一天,也就整整十天,我的爱人日日夜夜陪护着我,管控着我······这十天,要感谢医生、护士天天清早查看,及时诊治,精心呵护······正因为如此,我能够顺顺利利地被爱人、小孙女牵着,走出了医院大门。

再美好的医院,我再也不想住了。

再见了,威武着的医院!祝福自己和天底下所有的人从此无恙。

生命诚可贵,习惯很重要;岁月岂饶人,心态宝中宝;漫漫人生路,快乐幸福到;包容天地人,笑笑笑逍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