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天地】陈济身:都是糊涂人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都是糊涂人
文 陈济身


  要说都是糊涂人,也不对。要说没有一个明白人,更不对。可是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保健品的疯狂促销,很多很多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也是老年人,我也参加过朋友组织的健康讲座。还买过一本二十元钱的非正规的保健书。偶儿因为好奇,我也迈过门槛,进过路边的体验店,“体验生活”。拿过八个鸡蛋和一块香皂,一条洗碗布。想要不拿都难。销售人员特别的热情。
  我在那里,看到过一些熟人和大多不认识的老年朋友,那个一片叫好的“痴迷”场景,我的内心真是七上八下。但凡有点保健常识的人,只要是宣传得包治百病的任何药品和器具,都有不真实的骗人成分。
  一些个别的容易冲动的婆婆妈妈暂且不说,我有几位要好的朋友,可都是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和老知识分子,连他们都在花高价,甚至是离奇的高价,把一生勤俭节约,舍不得吃和穿省下的钱,几万十几万的,一堆堆一样样的往家里搬保健品。我看着都心痛。
  因而有的家里吵嘴闹别扭的事,时有发生。我有一位曾经的上级,分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为此还不幸丢了命。在我的印象中,这位领导,为人非常的好,身体也不错,也爱运动。他丧偶后一个人住。因为有点血压高,买了好多讲座推销的保健品和“降压药”。又怕儿女知道有意见,不得不存放在阁楼上。一次上去拿药,头一晕,从梯子上掉了下来。死了很久,儿女还不知情。阁楼上摆着无数的保健药品,用布帘罩着,不让看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有点迟钝,有些糊涂,也很正常。我今天只是想呼吁政府的卫生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敎育力度,要多组织一些正规的老年人健康讲座,多普及一些科学的医理药理常识,也许更受老年人的欢迎。
  我最近还在网上看到,人民日报发文说,所有的非正规生产的无准字号的保健药品,那怕广告做得再响,吹得神乎其神。其实都是玩的文字游戏,都是忽悠人的。老年人千万不要受骗。我也建议国家的药检药警(如果有的话),要担起责任,管好这片无序的市场。不法分子,也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和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我还在路上踫到过一些,在讲座里,在体验店里,当着老板,当着“教授”,当着新来朋友的面,讲得如何如何好的朋友,我私下里问究竟感受如何?体验怎样时,这几位朋友,竟然无一例外的,都坦白的说,好处可能有一点点,治好疾病是不可能的。真正有病还得上正规医院。千万不要耽误了诊疗时间。
  我记得我还写过一个不夠意思的熟人朋友,早在九十年代中,他就利用一个小厂的废弃食堂,弄來一些包装箱当凳子,墙上挂着华陀再世的锦旗。他在发功,他说要帮地上躺着的骨折病人治疗。他说这位病人远道而来,伤科医院没有接正位置,他要帮他隔空发功拉直。这位熟人的老婆也在现场帮忙。我说我不相信时,他也说漏了嘴。他说他老婆一次扭了脚,还是去的伤科医院。她也不相信他。老婆不相信老公。
  他还说他全家都有透视功能。身上体内哪里有病,一目了然。最近我才得知,原来他和他的老婆都早已不幸病故,不在人世。看来自家的病,也没有提前看出来。
  这位熟人,其实是一个优秀的设备维修工。也难怪,设备和人,设备的病和人的病,实在相差太大了。他要是能为设备维修多做点事,该有多好。
   2019-01-01于湖南株洲

责任编辑 朱玉华

   发稿编辑 袁晓燕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