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许立国:“石佛爷”的故事

 新用户89134deQ 2020-08-24

“石佛爷”的故事

文/许立国

      2016年,去七户平顶采风,回家路过七户三村石佛庙时,有幸叩拜了“石佛爷”。当地一位老人给我们讲述了“石佛爷”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由感而发,以此记忆佛缘者和精彩故事的叙述者。2017年,我们相约县文联常务副主席王晨再访石佛圣地,又遇当地村民高某某,讲述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石佛传奇故事。

(一)

       清光绪年间,开垦河每遇春夏之季,洪水泛滥,隔岸交通断绝,行人翘首顾盼,半月有余,人畜才能通行。偶然有人发现,东岸河边,大水冲刷处,一块奇石暴露无遗,路人每过此处,必然欣赏一番,品头论足,初步达成共识,从它的形状,正看、侧观,认为非石佛爷莫属。有一年,在七户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清军驻靖宁城的统领决定沿开垦河东岸河首,开渠引水,在清军和当地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渠道逐步形成,当开挖到的开垦河东岸,现在的七户二村桦树梁交叉处,坡陡土厚,开挖遇到了困难,清军统领集思广益,与当地老人商议,一边奋力掘土、一边引水冲刷,很快完成了引水工程。隔了几年黄(皇)渠又经施工延伸到林渠公路交叉处,即现在的七户三村(原属二村),灌溉着良田千亩,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这道渠也叫黄(皇)渠,顾名思义,乃是县衙组织修渠,黄(皇)恩浩荡之意!

 当时,“石佛爷”也被“请”到了开垦河东岸皇渠附近土坡上,以作镇河之佛。每当河水泛滥时,往来行人,顶礼拜佛者有之,上香叩头者有之,从此,香火不断,七户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石佛庙毁了,“石佛爷”自然难以幸免,当牺牲品推到了开垦河底,无人问津也无人关注了。“石佛爷”默默无闻地沉睡了几十年。冥冥之中,或许得到了佛的旨意,七户中学的某中学教师,路过河边,发现“石佛爷”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已经受了无数个冬天的寒冷,春天的水冲,夏天的日晒,秋天的风吹,但饱经风霜的“石佛爷”依然完好无损。这位老师回学校与校长、同事商量之后,大家集体行动,把“石佛爷”请到了校园,它静静的守卫着学校的一草一木,呵护着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过了几年,七户三村的村民,知道了“石佛爷”的去处,他们真诚的认为“石佛爷”应该回归故里,发动村民从中学把石佛接到三村界内的河岸旁边,搭上简易的草棚,砌上底座,请“石佛爷”就位,为它披上彩红,四时享受着虔诚者的香火和祈祷。

(二)

       据平顶三村村民高某某口述,木垒县人氏钱某有病,多次去半截沟求医看病,一次返回木垒,经三分场到七户的开垦河床路段时,人困马乏,下马略事休息,发现一块奇石,石背上有一凹处,凹处凉水涟涟、清澈见底,于是俯身喝水,甘甜清肺,顿感浑身舒畅,背靠奇石,迷迷糊糊,不知不觉已然睡了二个时辰,醒来后,头脑清楚,身轻气爽,注视奇石良久……骑马回家,几天后,疾病全愈,家人兴高采烈,无不欢欣鼓舞,告知亲朋好友,告知乡邻。经过钱某的描述和渲染,又有年长者实地考察,大家一致认为奇石玲珑剔透,形状极像佛爷,灵气凸显,神奇无比,视为“石佛爷”,钱某心中许下重愿,来年选择吉日,一定为“石佛爷”修建庙宇。石佛庙建成后,“石佛爷”有了自己的家,年年披红挂彩,时时享受烟火。到了六、七十年代,石佛庙毁了,八十年代初,“石佛爷”自己也遭人贬谪,用拖拉机推到了开垦河中,据说当年对“石佛爷”的不恭者得到了难以理解的“报应”。再后来,石佛被七户中学请进了校园,又被七户三村人请回了原处,搭建了木草棚式的“石佛庙”。石佛庙后面的那棵干树与石佛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棵树也被他人引爆炸药毁于一旦,也应验了毁树者。“石佛爷”虽然也遭到毁坏,但依然庇佑着有缘人和千家万户的善良人。当我们听说“石佛爷”背上的凹处的神奇传说时,小心翼翼地揭开红布,“石佛爷”背上镌刻的“右保古秋”四个字,豁然映入眼帘,字体力道有劲,透出了题词人的学问博大;雕刻者的技艺非凡,读来耐人寻味……奇哉!怪哉!!!我们的车离开石佛庙,走向通往七户乡的柏油路不到50米处,车的右后轮沙沙做响,下车查看轮胎完全没有气了,就在等待修车人时,我们突然想到揭开的石佛背上的红布没有恢复原状,回到石佛庙一看果然如此,大家赶快跪拜了石佛,然后为石佛毕恭毕敬地覆盖上红布。意外的忘记,小小地惩罚。石佛的灵气在我们的心中更加高大,更加神圣。不到十分钟车轮胎换上了,一路走来完成了所有预想的任务,平安归来。

      现在看到的砖木结构的“石佛庙”是由姬顺山提议,久顺水泥厂的蔡厂长所建。2000年的秋天,时任奇台县环保局局长姬顺山,检查开垦河老水泥厂环保工作,闲暇时,对东岸“石佛爷”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古老而优美的传说,动情时绘声绘色声,平静时言之凿凿。“石佛爷”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蔡厂长及在场的其他同事,蔡厂长也是“石佛爷”的有缘人,当即表示一定为石佛修亭建庙。过了一段时间,在老姬的倡导下,蔡厂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亭台庙宇落成了。众人进香礼拜,恭恭敬敬的把“石佛爷”请进了“家”,“石佛爷”终于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栖身之处。

      “石佛爷”搬家那天,七户当地的老人及知情者,蔡厂长等人,拎着贡品,焚香辑拜,石佛爷披红挂彩,老者致辞答谢,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彰显着人们淳朴善良、憨厚真诚的原始情结和浓郁而具现代气息交融的情感!大家相互告知,真诚的感谢老姬和蔡厂长,一定要把这些有缘之人,铭刻七户、留芳古城!

责任编辑 朱玉华

发稿编辑 第一流 

投稿用稿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