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优信如何征服华尔街投资人?

 趣味科技 2020-08-25

对于优信二手车来说,2018年6月27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就在这一天,优信二手车终于完成了马拉松式的长跑,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这也使得其成为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二手车电商平台。

北京时间6月27日21点30分(美国当地时间9点30分),优信集团董事长&CEO戴琨现身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交易所,并在纳斯达克CEO鲍勃·格雷菲尔德的祝福中敲响上市钟声。

回首公司的创业之路,戴琨感慨良多:“整个创业历程里,每次认为到了一个关键里程碑的事件,都会让自己松一口气。但实际上每一次的经验都是,要把发条上得更紧。”

优信此次IPO,每股发行价为9美元,加上同时发行的可转债,共募集资金4亿美元,市值27.61亿美元。据了解,此次优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交易服务能力,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以及一般性支出(不排除未来进行投资及并购),优信二手车将持续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二手车交易平台。

优信的目标只有第一

优信旗下核心平台,分别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优信二手车,以及面向企业客户的优信拍。其中,优信二手车主要为二手车用户提供汽车推荐、贷款、所有权转让、交付、保险推介、保修以及其它相关服务,而优信拍则主要为企业采购车辆促进交易提供相关服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戴琨谈到:在二手车领域,优信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做第一!不只是品牌营销,而且还有服务水平、全国业务覆盖规模、营收规模、利润水平、任何方面优信都要做第一!

如今在上市这件事情上,优信已经走到了第一。而从披露的招股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成交金额和成交量上,优信也是二手车电商行业的第一名。

优信集团2017年整体交易总额(GMV)为434亿元人民币,折合67亿美元,同比2016年增长66.9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7%达到19.51亿元;毛利同比增长达到313.4%为12.036亿元,毛利率为61.7%。

2018年一季度,优信GMV达116亿元,营业收入增至6.494亿元,毛利润增至4.2716亿元,同比2017年分别大增47.8%、93.2%、119%;2018年一季度成交量也增至165003辆,同比增长61.6%。

艾瑞数据也显示,2017年优信已经占到中国二手车电商整体市场份额的四成以上,高居首位。其中,2C交易量整体市场份额占比从32%提升到41%,2B的交易量整体市场份额占比从40%提升到42%。

优信凭什么征服华尔街投资人?

不过在光鲜夺目的业绩背后,优信的另外一组数据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2017年优信运营亏损为18.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股东净亏损为37.73亿元,同比增长112%。

这样的数据说明,优信在飞快赚钱的同时,花钱的速度其实更快。有数据显示,2017年优信在销售和营销这一项上的投入高达22.03亿元,甚至超过了全年营收。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一家目前依然没有盈利的公司,究竟凭什么能够吸引美股市场?而且还有华尔街投资人愿意为其买单?

首先,投资人看重的是中国高速增长的二手车市场,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艾瑞数据显示,中国的二手车交易规模在未来5年仍能达到年复合19%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2960万辆;二手车消费信贷预计将从2017年的72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的4730亿元,年均增长将达45.6%。对比国外市场,2017年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45辆,我国仅为133辆。

而汽车金融更是近些年来被投资者热捧的行业,优信的汽车消费贷是戴琨很早就开始重视的业务范畴。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优信金融业务营收9.44亿元,在优信二手车11.75亿美元的年营收中占比达到80.4%。而根据2018年Q1的数据,加上优信拍,金融在优信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也达到55.3%。以优信平台首付一成购新车为例,一辆本田UR-V,一成首付购买后贷款的年化利率23%,收益相当可观。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将达到50%,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这是个广阔的市场。

其次,优信在主营业务领域依然是盈利的。前文提到,2017年优信营业收入为19.514亿元,和2016年同期8.24亿元相比大幅增长。2018年Q1,营业收入为6.494亿元,同比增长93.2%。2017年优信毛利润为12.036亿元,同比增长313.4%;毛利率从2016年的35.3%,上升为2017年的61.7%。2018年Q1毛利润达到4.2716亿元,同比增长119%。

与此同时,优信的业务量有了很大的增长。2017年,优信旗下平台的总GMV(交易总额)为434亿元人民币(约合69亿美元),与2016年260亿元相比增长67.0%;在2018年Q1,总GMV为116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9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47.8%。

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直接说明优信在商业模式上是值得认可的,而亏损可以理解为长期性投入。

第三,亏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招股书显示,按照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录得的净亏损,优信的亏损将收窄至16.961亿元,相比2016年的亏损金额增幅也将下降到61.5%。

截止至2018年第一季度, NON-GAAP净亏损为4.7799亿元,同比仅增长11%,亏损增幅大幅收窄,而11%的增幅数据,远低于营业收入93.2%的增幅以及毛利润119%的增幅。

上市后的优信如何走下去?

成立于2011年的优信,在戴琨的带领下一直在持续创新,砥砺前行。目前,优信已经在全国270多个城市建立了670多家线下服务网点;而合作的100多家物流合作厂商,则可以完成对超过350个城市的覆盖。未来,随着线下布局进一步深入,优信的整体服务能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的优信早已不仅仅是一家二手车交易平台,更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目前,优信累计交易量已经超过百万辆,检测车辆更是超过了500万台;依据这些大数据的积累,以及特有的人工智能定价系统,优信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与美国连线的时候,戴琨坦言,从他2002年萌生做二手车的想法,一直到今天优信上市,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虽说十年磨一剑,但是对于戴琨而言,目前这把剑仍然不够锋利,只能算是初见雏形,因此还需要继续磨砺。

当问到优信上市后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时,戴琨表示:“可能今后我要考虑的不只是国内,还有中国的二手车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如何,毕竟我们是第一家。”

其实对于戴琨来说,优信的上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巨大的营销费用和持续夸大的亏损,始终是上市公司逃不开的数据。而要想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赚钱才是首要因素。这个期限对于优信来说是一个不可预料的压力。在众多二手车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今天,如何才能获得客户的持续信赖,优信还有着更多的难题要解。

声音:

“上市对于公司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履行使命,让消费者拥有好车变得更简单。”

——优信集团董事长&CEO  戴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