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〇八 | 曲骨(上) | 任脉 | 耻骨一线天,相会足厥阴

 蒙蒙紫芽 2020-08-25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紫芽小铜人

*Android系统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可下载

正文 | 第三百零八期

医案

1981年夏天,医生李历城还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书,盼着来年的毕业。不过他跟诊开方多年,而立之年已然经验颇丰了。

这天天刚亮,李医生就被请去看病了。原来是位28岁、血气方刚的工人,他前几天高烧不退,住进了急诊室,后来热消出院,没想到回家的当天晚上,左侧的腹股沟突然“鼓起一块,其大如鼠,攻冲而痛,上至心下”,连带着小便处也湿冷起来。晚上辗转不眠,痛了四波,大小便也下不来了。

李医生按了按肿块,还尚绵软,脉沉弦缓,舌苔白润。原来是阴寒内盛,寒气凝结,导致气从小腹上冲。那怎么治疗呢?

这是冲脉、任脉循行的路线啊,古书里记载这叫“冲疝”,“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王冰就注解说:“寻此生病正是任脉……所以谓之冲脉者,以其气上冲也,故经云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也”。冲疝,冲脉、任脉生病嘛。

先选环绕小便处的足厥阴肝经左侧太冲穴、总宗筋之会的足阳明胃经左侧气冲穴,再选了任脉上与肝经交汇的曲骨穴、与肾经、冲脉交汇的阴交穴,先针后灸。

灸后啊,这位工友叔叔说,刺麻的感觉就像肚子里钻进一条泥鳅,一直钻到胃部,顿时疼痛大减。连续针灸了三次,就痊愈了。单独灸太冲、气冲时也有这样的感觉。

《千金翼方》里说:“凡上气冷发……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一直灸到不痛才罢休,看来古人有一套完整的办法呢!

解字

曲骨,就是任脉上的第二座小岛了。在肚脐下五寸,耻骨联合的上缘,遮羞的骨就是耻骨,它也叫“曲骨”或“屈骨”,委屈的屈;又或是“骨端”。此穴位即以骨而得名,它还叫尿胞呢!

遥想十二条大河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城,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起来“曲池”、“曲垣”、“曲差”、“商曲”、“曲泽”、“曲鬓”、“商曲”、“曲泉”啊,它们又都属于哪条经脉呢?

典籍

三〇八

曲骨

之二

任脉

《针灸大成》

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动脉应手。足厥阴、任脉之会。《铜人》灸七壮、至七七壮。针二寸。《素注》针六分,留七呼。又云:『针一寸。』

主失精,五脏虚弱,虚乏冷极,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通,颓疝,小腹痛,妇人赤白带下。


明·杨继洲

动脉,指腹壁下动脉。

七七,四十九。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想一想

医案里选曲骨穴是近取还是远取呢?太冲呢?你还记得近取远取的法则吗?


参考阅读:

近取诸身,远取…… | 鼻尖儿寻天府

关注新冠:

雷神、火神和几处温阳除湿、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预防瘟疫,进入疫区,《内经》讲如此这般……

今日立春 | 茂气至民无夭疫 | 看明朝人取穴战“疫”、民国人急治“蛤蟆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教你这样操作!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