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四一 | 神道(上) | 督脉 | 下可游灵台,旁能通神堂

 蒙蒙紫芽 2020-08-25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紫芽小铜人

*Android系统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可下载

正文 | 第三百四十一期

医案

七月的北方并没有令人难耐的暑热,但渐渐聒噪的知了却也让人心烦。哈尔滨医科大学这天来了一位女学生,刚刚十九岁,一聊起病史,却吓人一跳,她呕吐已经有六个月。饭后即吐,食物啊、清水啊从嘴巴里咽下去,却始终敲不开胃的大门,一把把药片,一锅锅苦汤吃下去,毫无效果,瘦得早没了青年人的神采。为什么会吐呢?医生刘家荫做了腹诊,肚子平软没什么肿块;脉诊看,细数。口干、口水津液少之又少,是不是源自情绪的刺激啊?应该怎么办呢?

降逆止呕,调中和胃。

中脘,胃募嘛;内关,古人不是说“公孙内关胃心胸”吗?这里打开心胸,关照脾胃;再有啊,配上灵台和它上面的一处穴位进行透刺,安神定志,止住悲伤。每天一次,原本预计十天的,不料六天就痊愈了。治胃也离不开治心啊!

刘医生想起张景岳讲呕吐:

01

凡治胃虚呕吐,最须详审气味。盖邪实胃强者,能胜毒药,故无论气味优劣,皆可容受;惟胃虚气弱者,则有宜否之辩,而胃虚之甚者,则于气味之间,关系尤重。盖气虚者,最畏不堪之气,此不但腥臊耗散之气不能受,即微香微郁,并饮食之气亦不能受,而其它可知矣。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此非惟至苦极劣之味不能受,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亦不能受,而其它可知矣。此胃虚之呕,所以最重气味,使或略有不投,则入口便吐,终无益也。

故凡治阳虚呕吐等证,则一切香散、咸酸,辛味不堪等物,悉当以已意相测,测有不妥,切不可用,但补其阳,阳回则呕必自止,此最确之法,不可忽也。

——《景岳全书·治呕气味论》

这呕吐啊,难就难在投药,因为胃不喜欢啊,已经很虚弱了,一点点咸味儿、苦味儿都不行,就别提小毒大毒那种偏性的汤药了。如果自己的心意盘桓不定,不如补胃中阳气。

解字

这督脉上的穴位到底是哪里呢?上了灵台,此后当然是通天大道了,它叫“神道”。胸中的神气,当然要雄赳赳地遨游喽。膀胱经的心俞、神堂在它左右。你看心神的道路四通八达吧?《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有医生说“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专在神机,非用于气化”,是专调神用的。

它又称作“脏俞”、“藏俞”,既有五脏概指,又能专指心脏,五脏神气与督脉相传相联,是不是与后背的那一串儿背俞很相似啊?

这神啊,隐隐约约、混混沌沌地跑在督脉上,时而化气,时而凝聚,“若神仿佛”,所以这里也叫“冲道”,“冲气以为和”。

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就是“神道”,至阳、灵台、神道,是心宫的上下范围。

典籍

三四一

之十一

督脉

《针灸大成》

五椎下,俯而取之。《铜人》灸七七壮,止百壮,禁针。《明下》灸三壮,针五分。《千金》灸五壮。

主伤寒发热,头痛,进退往来,痎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小儿风瘑,瘛瘲,可灸七壮。


明·杨继洲

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此为因打呵欠而引起的下颌关节脱位,以致不能闭口之症。

典故

说到调神与调形呢,黄帝曾说:

形体安闲而心志劳苦,病常生于经脉,治疗宜用艾灸针刺。

形体劳苦而心志愉快,牵动肝脏,因肝是“罢极之本”,病常生于筋骨,治疗宜用温熨引导。

形体安闲,心志愉快,病常生于肌肉,治疗宜用针和砭石。

形苦则伤气,心苦则气郁,病常生于咽喉食道,即“金破不鸣”,治疗宜用甘味。

形体屡次遭受惊恐,经络不通,常患肢体麻木不仁,治疗宜用按摩及药酒。这就是五种形志病。

02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于灸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谬药。是谓(五)形(志也。灵枢篇中无此字,其余同)

——《素问·血气形志篇》、《灵枢·九针论》

呕吐粗看起来是形的病症,但与神却不能分割,调神能塑形,调形也能触神,它们谁离得开谁呢?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想一想

神道啊,是调神的,还是调形的啊?


参考阅读:一六一 | 神堂 | 足太阳膀胱经 |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