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上军装,到麻栗坡来一次战地游!

 来自彩云之南 2020-08-25

旅游有很多种,风光游、故乡游、民俗游等等,我们参战退役军人喜欢战地游。

遥远的边疆,崎岖的山路,那隐蔽在深山密林里不起眼的老建筑、那在烈士陵园里安眠的年轻战友,无时无刻地在拨动着老兵们的心弦。

老兵的战地游,最好穿上当年的军装。那看着就让老兵激动的六五式军装,一颗红星头上带,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老兵们穿上它,到昔日的战地去看看,那战斗青春岁月,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一种深深的情愫在老兵们心头激荡!

云南省麻栗坡是许多老兵们战地游的首选地。这里是昔日的战区,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安眠着957位战友,每年来烈士陵园为战友扫墓祭奠,已经是许多老兵每年要做的大事。

为战友扫墓后,再到昔日的战场去看看,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这是老兵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老山,这个当年重要的战场,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军事旅游景区。

老山战区,山峦叠嶂,雾气缭绕,空气潮湿闷热。当年,就在这些青山绿水中,隐藏着我军的炮阵地、战壕、猫耳洞、狙击手。

一进入老山景区,战斗英雄张大权的雕像巍然屹立在眼前,让人肃然起敬!

某部副连长张大权在攻打老山战斗中三次负伤,“肠子都被打出来了,他盘起肠子仍然坚持战斗”。经过多次反复,解放军终于占领了老山主峰,张大权伟岸的身躯倒在了老山上,但他却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里!

雷区的警示赫然在目,向人们提示着这里是曾经的战场。

从正门到主峰建有223台阶梯,象征为争夺主峰时牺牲的223名英烈。

主峰矗立着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到老山视察时题写的“老山精神万岁”汉白玉纪念碑,高1984米,宽0.428米,寓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

老山精神,是矗立在一代人心灵上的丰碑,曾经净化过十亿人民的灵魂,一个个老山英雄曾经是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祖国在我心中”“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了祖国,献出生命也心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鼓舞过无数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老山到处是工事和掩体,身处其景,真是让老兵们心生感慨,仿佛又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战场。

  战壕内,还有一个小型的指挥所。

       老山上建了一个烽火台和瞭望楼。

  山脚下,有一个昔日的炮台。

国界碑是老兵们必去拍照留念的地方,当年,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战士们血染疆场。

当年的重要战场者阴山也是老兵们战地游要去的地方。

者阴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乡区域边缘,距县城79公里。这位是这里的苗族群众,对前来战地游的老兵们非常热情。

者阴山的建筑军事化且很有气势。当年,为了和敌人争夺这座山峰,许多年轻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界碑是建在者阴山的山顶,它巍然屹立,傲视群山,为了这块界碑,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长眠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战斗故事。

曼棍洞又称“将军洞”。位于云南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老山脚下,是1984年老山战役的前线指挥所。我军收复老山后,各批轮战部队,一直把该洞当作师指挥所。高级将领傅全有、廖锡龙等当年曾经在此洞中指挥老山作战,在这个洞里指挥战斗的指挥员,后来有二十多位成为我军的将军,“将军洞”由此得名。

曼棍洞真不好找,关键是导航不到,只有导航到曼棍村,再一路问着老乡,才找到了这里。

顺着石板小路走向曼棍洞。路边的山崖上,布满了青苔,走了几百米才看到曼棍洞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