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退位举办“千叟宴”,为何用过御膳后,多位老寿星接连去世?

 剧透历史 2020-08-25

乾隆退位后举办的千叟宴过后,的确有多位参加过的老寿星接连去世,但若因此怪罪乾隆,未免有失偏颇。或者说,这件事情上,乾隆应该被指责的点是耗费巨额财力物力,而不是有损老者们的寿数。

千叟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乾隆是史上有名的好大喜功的皇帝,凡是不见得盘算经济利益,只求个吉祥如意和好兆头,但千叟宴却不是乾隆首创的,而是他的爷爷康熙。

康熙五十二年,8岁继位的康熙帝60岁了,国人重整寿,皇帝更是如此。回思过往经历,康熙感慨万千,认为自秦汉以来,称帝者193人,没有一个人的统治时间有他长。

想到这,志得意满的康熙,决定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在畅春园设下超大规模的寿宴,宴请各地进京祝寿的老人。

为啥说是超大规模呢?因为凡年满65岁以上的长者,无论是官是民,各阶层人士皆可参与。只要能在规定时间赶到京城,就能吃上皇帝的酒席。

光凭年龄段的设置,这场宴会的寓意就很明显,康熙是想以“长寿”为主题,取一个吉祥的好兆头。

消息传出,各地老人家激动不已。要知道,封建时代很多人活一辈子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现在竟然有和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怎能错过!

据清朝官方的统计,当时共有1900余人前来。

宴席上,康熙极为尽兴,与老人们相谈甚欢,还以《千叟宴》为名赋诗一首,这就是“千叟宴”的由来。看来乾隆爱写诗的基因,是从康熙这里遗传的。

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为了预祝70大寿,又办了一次千叟宴。这一次,12岁的乾隆以深受宠爱的皇孙身份参与其中,盛大的宴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乾隆一生,总是拿康熙做榜样,刚即位那会儿就许愿“当政不超过圣祖的60年”。这话除了标榜政治正确,表明自己的皇位跟爷爷康熙一脉相承外,也有对自己能像爷爷康熙那样长寿的期待。

落实到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乾隆也效仿康熙的千叟宴模式,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宴会。

一次在乾隆五十年,这年乾隆已经是74岁高龄,寿数早已超过了康熙,所以虽然不是自然年龄上的整寿,也值得庆祝。而且乾隆喜添五世元孙,心情极佳,为示皇恩浩荡,清朝官方特意组织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比康熙朝那两次大得多,参与者有3900余人,各赐鸠杖。

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斑鸠鸟的形状。古人认为斑鸠不会被食物噎到,故以鸠杖赐年高之人以扶老。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古代的老年证。

宴会在年龄段的划分上,规定全国范围内只要年过60的老者,就可以参与宴席。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面前,亲赐饮酒。

本次宴席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位叫郭钟岳的老人,据说当时竟然达到了141岁!乾隆和纪晓岚专门为他写了幅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上下联都暗含他的岁数。

另一次在乾隆86岁的时候。尽管乾隆依然精气神很好,但由于他即位初为表示对祖父康熙深深的崇敬之情,许下过在位不超过康熙61年记录的誓言,于是主动选择内禅于嘉庆,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虽说退位,可实际上军政大权照旧掌握在乾隆手里,他还是住在皇帝专属的养心殿里,只是换了个太上皇的称呼而已。新鲜出炉的皇帝嘉庆并没有决策的权力,其地位和太子储君类似。

禅位刚3天,乾隆就跑出来继续刷存在感,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这是清朝四次千叟宴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

对于年近90的乾隆来说,60岁在他眼里还是有代沟的年轻人,因而这次千叟宴的年龄界限,提高到了70岁。

席间有两名百岁老人,106岁的熊国沛和100岁的邱成龙,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至于90以上者,乾隆像上次一样亲自赐酒,并赐七品顶戴。

然而,乾隆所不知道的“乐极生悲情节”是,多位参与此宴的老寿星,回去后就离世了。原因何在?不算复杂,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能够活到八、九十岁乃至上百的高寿者,必然有个共同点,生活规律。什么时间吃饭、吃什么、吃多少以及休息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这种规律被打破,肯定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皇帝请客,席上估计都是平常吃不到的山珍海味、珍馐佳肴,而且还是皇家规格的超一流待遇,激动的情绪一上来要是控制不住吃得过量,对已经衰老的身体也是种极大的负担。据说现场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况且,京城本地人也就罢了,如果是从外地风尘仆仆赶来,身体会很疲惫,导致发病很正常。古代行路难,别说是老人,年轻人都吃不消长途跋涉。

尽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老寿星们临终那一刻,会怪乾隆请自己来赴宴吗?很大概率不会。生命的最后时刻,能走进皇宫见到皇帝,参与此等盛事,划上这个以死为终点的句号也算值得。

乾隆的这次千叟宴,意味着乾隆时代的结束,是历史上千叟宴的绝唱,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节点。自此之后,清朝再也无力承办如此规模的宴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