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位共计六十年,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实际掌权时间最久的一位帝王。 与此同时,享年八十九岁的他也是我国历史中一位极为难得的长寿皇帝。 乾隆五十年间,已过古稀之年的乾隆皇帝为显皇恩浩荡,特意在乾清宫内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叟宴”,邀请举国上下的长寿老人千余人,共襄盛宴。 可宴席过后,却有不少老人骤然离世。 一场好心举办的皇家盛宴,为何会成为长寿老人的催命符?这里面又究竟有何玄机呢? 寓意深远的皇宫宴席清朝“千叟宴”的传统始于康熙年间,是清宫内部规模最宏大,赴宴者人数最多的御宴。 这千叟宴也叫做“敬老宴”,寓意是极好的。 要知道古时候医疗技术不发达,民间向来流传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那时的人们如果能够长寿,足以说明家境殷实子孙孝顺,也证明在当时的皇帝的治理下,国内一片太平盛世之景。 因此,皇帝乐意举办这样一场千叟宴,既彰显天家富贵,又能歌颂自己的文治武功,何乐而不为呢? 康熙五十二年时,恰逢康熙皇帝的六十寿诞,他便在紫禁城内的畅春园举办了第一场千叟宴。康熙帝宣告,凡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不论百姓还是重臣,均可进京赴宴。 宴席上,康熙帝命人吟诗作赋,歌颂耆年者的功德,又对德高望重的一众长寿老人施以重奖。 君臣觥筹交错间言笑晏晏,掀起了一阵尊老敬老之风,成为当时朝野内外争相传颂的一段佳话。 而千叟宴的习俗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乾隆帝在位期间将清朝的经济盛世推向了最高峰,晚年时候的他有心效仿康熙帝,也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千叟宴,一方面彰显自己爱民如子,有一方面也可以突显自己治国有方。 千叟宴竟成“催命符”乾隆深感此时的国力远比康熙皇帝在位时雄厚,他决意举办一场远超康熙年间千叟宴规模的豪华盛宴。 据说,这场乾隆五十年时的千叟宴上,不仅有御厨精心烹制的山珍海味,还有无限续杯的琼浆玉液,干果蜜饯一类的餐点更是不计其数。 宫廷御宴本就豪奢无比,加上乾隆帝有意提高宴饮档次,御厨们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准备了琳琅满目的珍肴玉馔,一展皇室风采。 当时被邀请前来赴宴的老人约有3056名,其中既有天潢贵胄皇亲国戚,也有民间闻讯入京的寻常老人。 要知道,皇上赐宴可是莫大的荣耀,寻常百姓哪里有机会可以窥见天颜呢? 如今既有一个难得的良机摆在眼前,岂有不来的道理?因此,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赶来赴宴的老人也是不计其数。 宴席当天的场面远远超过了康熙年间千叟宴的盛况,乾隆皇帝亲自召见了九十岁以上的老寿星们,亲自赐下美酒佳酿。又命自己的一众皇子孙儿,向老人们敬酒祝寿。 据说,当时前来赴宴的一位老者已有141岁的高龄,乾隆皇帝惊喜之余,还特意命才子纪晓岚为老人作联祝贺。 对联中写道: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恰好将老人的年岁暗嵌其中。 在这场难得一遇的皇家盛宴上,老人们纷纷敞开了肚皮一品御膳佳酿。据说,当时宴席上饮酒酣醉、饱腹而卧的老人不在少数。 文人墨客纷纷夸赞这场千叟宴“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可这场本该宾主尽欢的宴席过后,却有怪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先是一位宴毕归家的老人在回家不久后,便被家人发现在 紧接着,又有不少素来康健的老人抱恙在床,缠绵病榻数月后相继离世。 如果说只有零星数人出现这样的情景倒也不足为奇,毕竟人一旦上了岁数,身子骨就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沉疴旧疾突发之下骤然离世也并不罕见。 但离奇的是,这些骤然离世的老人都曾出席过那场不久前的千叟宴,也都是在赴宴归家后出现了种种不适症状。 难道那场皇家盛宴有什么蹊跷之处不成? 两重因素,揭露“夺命”原因乾隆皇帝爱民如子,自然不可能在自己精心准备的盛宴上做手脚,而时人细致考察之后得出,这些老人的骤然离世,或许和两重因素有关。 这第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宴饮的菜式过于荤腥油腻。 有人考察了那场千叟宴所消耗的各类食物品种,据称,仅是一场宴席便用掉了一千七百多只肘子,八百多只肥鸡肥鸭,供给饮用的玉泉酒高达四百多斤,其余各类米面杂食更是不计其数。 前来赴会的老人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其中更是不乏百岁老者,老人上了年纪消化本就不好,一般都以食用清淡的饮食为养生之道。 而千叟宴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多是烹饪大鱼大肉肥鸡猪羊,老人们骤然多食这些油腻大荤之物,脾胃不耐受,自然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而且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老人兴致上来了如果贪杯饮酒,就无异于雪上加霜,对身体自是极大的损害,严重者可能因此骤然离世。 这第二方面的原因,人们都说或是因为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的缘故。 皇帝设宴款待天下的长寿老人,施以天家恩赐,这在古代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了,因此有不少远居地方的老人专程驱车前往京城,共赴这场盛宴。 古时候的交通又极为不便,山路崎岖难行,远在南方的老人甚至还要乘船北上,舟车劳顿之下也很容易累垮这些老人的身体,埋下催命祸患。 壮年劳力经过长途跋涉后尚且需要一段时日调整,更何况这些年过古稀的老人?上了年纪的人腿脚本来就不太利索,加上往返的车马劳顿之苦,自然更是容易精力不济,身体状况每日愈下。 主要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老人们经年累月积攒出来的一些毛病,那场万人称颂的千叟宴后,不少老人加速了离世的步伐。 尽管乾隆皇帝是出于美意,但阴差阳错之下弄巧成拙, |
|
来自: 柠檬猪nyzbh9re > 《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