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动与评析]中班音乐游戏:老鼠捉猫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表

中班音乐游戏:老鼠捉猫

角度

评语

举例

问题与建议

内容的选择

猫和老鼠,卡通形象及情节幼儿都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内容有创意,并且符合逻辑。


目标与效果

1.把情感放在第一位:体验追躲乐趣

2.辨别长短音、重音。

3.整个活动围绕上述目标来进行,很好地达到了上述目标

幼儿最感兴趣不是教师预期的音乐目标而是其它非音乐目标——“抓”与“反被抓”。

活动准备

1.电脑投影:录像、音频(音乐)。[特点:音视频材料易制作,易操作]

2. 头饰——画?打印?

3.教师情绪准备充分。

4.提前熟悉幼儿


媒体使用

1.录像导入,为整体活动做铺垫。

2.多媒体音视频可以重复使用。

3.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人才是主要的——教师的活动,幼儿的活动。

4.多种媒体的融合:电脑投影、语言、表情、示范、游戏、讲解、示范。


活动过程

1.整个活动过程,靠内容、靠形式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没有使用外在的强化物。

2. “抓与躲”让幼儿的身心能力受到了挑战[幼儿的技巧]有一幼儿为了能抓住对方的手,而将自己的手放在对方手的最近方;而另一幼儿则努力将自己的手远离对方的手,免得被抓到。

3.与客人老师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和与陌生人打交往能力。

4.整个活动都能围绕目标来组织。

5.效率高:没有多余的准备。

1.教师与某个幼儿互动时,其他小孩怎么办?

2.提问A而忽视B

3.错失教育机会:孩子个个想当“英雄”是教育的好时机。

4.两位老师示范“抓与躲”时,有的幼儿不够专注,以至于后来不知道如何玩。

5.幼儿关注点在“抓与躲”而对音乐技能不关注。游戏心比音乐心重。

6.使用了成人术语“你们认同吗?”“你们要勇往直前”等,孩子们无法理解。

1.教师

1)教师情绪状态好。慢慢地将孩子们带动了。

2)教师对内容、对活动过程十分熟悉。

3)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把控能力强

4)教师的表演才能突出。

2.幼儿

1)幼儿比较投入:抓与躲。

2)幼儿在最后一个环境:与客人老师玩得很兴奋。

3)身心能力受到挑战,活动比较投入,特别是在后面的环节。

本次活动亮点

1.媒体简单高效——制作容易,使用容易,有效果。

2.整个活动从准备到活动过程都能围绕目标来进行。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音乐感觉都很好。

问题与建议

1.过于追求速度,追求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环节,幼儿的主动性、主体性未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2.建议:如何让游戏与音乐目标达到真正的融合。

3.整个活动的高潮在最后一个环节,为什么?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的主体性,幼儿自身的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