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学校]你相信孩子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吗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敏感期与关键期有着密切联系。关键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实验胚胎学中,此后很快引起了生物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关注。本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K.Z.Lorenz)发现,小雁、小鹅、小鸭等在出生后数小时就能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如果刚出生时就把它们与母亲分开,不久,这些小动物就再也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有关行为就再也不能形成。小动物的其它行为也有的类似情况。劳伦茨将这种现象叫做“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做关键期。过去认为,印刻行为只能在关键期内形成。但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关键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某些行为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经过一定的再学习,仍然是可以形成的。因此,所谓关键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确切地说,关键应该称成为敏感期。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又叫关键期或者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者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机,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4岁是学习语音的敏感期;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3-5岁是学习钢琴的敏感期等等。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是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日本教育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身心发展最显著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会毁掉了。”精神分析学家把儿童早期,特别是3-6岁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敏感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Montessori)认为,在敏感期内,儿童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同时还认为,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8个月至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等等。  

儿童幼年具有巨大的潜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又都在幼年,因此,进行早期教

育,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教师和父母都应充分利用儿童的敏感期的良好时机,积极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等待其自然发展。广泛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世界性的趋势。我们既要重视敏感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但又不要仅仅局限于敏感期对儿童的影响。因为错过了敏感期的儿童,仍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其心理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的特定时期。关键期一词的提出,为早期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它表明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错过了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那么,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怎样的呢?

出生6个月,是孩子学习咀嚼和喂干的食物的关键期。

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5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则的关键期。

2~4岁是学习语音的关键期。

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3~5岁是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期。

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0~6岁是动作的形成的关键期。

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是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日本教育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身心发展最显著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会毁掉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在敏感期内,孩子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抓住关键期,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