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岁遭遇IBM裁员,我只能去开滴滴了吗?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0-08-25

我再看到黄老鸭的消息是他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

“中年被辞退,45岁了,怎么转型?”


黄老鸭是我师兄,大很多届的那种

我还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十二三年前吧

他老回来学校蹭球场踢球,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他长得很像迪士尼那个经典角色唐老鸭,而他姓黄,我们都喊他黄老鸭

当时他在IBM工作,做软件开发

IBM啊,蓝色巨人啊

那时他在我们心中就是天神一般都存在

他有别于一般的木讷的码农

老爱在我们面前吹各种牛逼

比如他们年会都是在夏威夷、毛里求斯等地方

比如他们出差都是默认5星级酒店

比如他利用公司培训的机会去遍了全世界的迪士尼乐园

而我跟他交流更多的是在论坛上

他隔三差五就会在论坛上发一些技术研究的帖子

如果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他当时的研究算得上是挺前沿的领域了

他每篇文章我都会去拜读,遇上问题还会私信他请教

他人很热心,每次都会耐心地给我解答

我毕业的时候他还帮我内部推荐了简历

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没去成

最后去了一家银行总部也做软开,后来转了管理岗

我毕业后,黄老鸭好像就不怎么发帖子了,也许是我没关注

但和他还是一直保持在论坛上间间断断地交流,每年见个一两面

两三年前论坛封网了一段时间

从那时候起就再见不到他的踪影了

直到昨天他发了一个帖子

“中年被辞退,45岁了,怎么转型?”

当时我心中一滞,仿佛看见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么多年里,他在我心中天神般的印象一直没有消退

天神啊,那是住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人啊

竟然还会被辞退,还会失业?

竟然还沦落到在论坛上求助如何转型?

我想私信他问问他怎么回事,但不知道话应该怎么说

毕竟对一个45岁对中年人而言,面子问题可能是仅次于生存问题

最后我没有问出口,倒是他自己在帖子后面回复网友的时候大体说了出来

跟大部分中年失业的故事差不多

他做的是小型机软件,在微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每况愈下

最近IBM缩减了他所在的部门的编制,而他在辞退的名单里

按规定赔了补偿金,就被干了15年的企业扫地出门

资本主义企业从来不讲人情

后面跟帖的人都很激忿,倒是他回帖的语气平淡,不惊不怒

他向那群20、30岁的毛头小伙子求教:

“小型机软件没市场了,如果要往微机转型,还有机会吗,怎么转?”

“目前想的是学java,什么方向比较好?”

“或者其他什么语言比较好?”

“打算在家学半年以上时间再出去工作,还有20年需要工作”

“希望有知道的人指个方向。”

而那群比他小十几二十岁的小孩是这样回应他的——

“开滴滴啊”

“小区保安啊”

“送外卖啊,还锻炼身体”

“超市收银员、麦当劳服务生都能干啊”

“岁数大了,想拿高薪,得有瓷器活,要是技术停留在N年前,凭啥拿高工资?”

态度戏谑,语气嘲讽

正处于职业快速上升期的他们很难理解一个中年男人的困顿

也很难对职场老兵保持足够敬意

我不知道他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但是我看的时候心里堵得慌

一个兢兢业业专注一个领域干了二十多年的人竟然就这样被时代淘汰了

一个45岁的人想要重新学一门语言去谋求转型,去重新投入职场,去跟一群二十多岁的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竞争

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心酸的事情啊

最后我还是没有去跟他联系,虽然我通信录有他号码,微信有他好友

我知道,现在除了一份工作

他最需要的就维持一份支离破碎的尊严

这几年,关于中年IT男失业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而每次都会引起一波声势浩大的关于中年危机的讨论

而讨论过后一切如常,直到下一起让人震惊的事件发生

事实上,中年危机不仅发生在IT行业

每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都精力旺盛、无牵无挂,可以120%都投入工作

去学习新知识、去积累人脉、去提升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精力明显下降,伴随而来的是竞争力的下降

正好这时候上有老下有小

房贷、车贷、小孩的教育、老人的看病

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中年男人的身上

中年男人抛掉了一切年少轻狂,也抛弃了所谓的诗和远方

他们开始异常重视手上这一份工作

因为他知道,工作没了,家庭就没了

但对于企业而言,它并不关心你承担的压力

它只关心你的价值

而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增值

其实,人力就跟奶牛没什么区别

老了,没有奶可挤了,自然就要淘汰了

宰杀之后做成廉价汉堡肉饼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中年危机不仅发生在IT行业

但IT行业的特点加剧了“中年危机”的个体感受

过去,你的技术处于上升期,你是稀缺资源

企业高薪侍候着、各种福利侍候着

于是你迷失了,觉得自己就应该得到这一切

你开始习惯那种每个月收入4、5万,年终还有几十万奖金的生活

你让媳妇呆着家中做全职家庭主妇

你让两个孩子都上十几万一年的外国语学校

你住洋楼、养番狗、开豪车

你保持每年全家出国旅行一趟,后来东南亚都嫌太近了

但你没意识到你的工作岗位纵深太浅了,你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

这正是IT企业喜欢和故意设计的

每个人把自己一小块工作做得非常熟练,所有人拼起来一条流水生产线

这是效率最高的

对于流水线上的个体而言

你大概会觉得工作量虽然很大,但难度不高,而且收入不错,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

只是你不知道危机正在来临

当你在这样的流水生产线上工作了十年,你的薪水逐年增长,让你很满意

有一天,隔壁工位来了一个年轻人

二本毕业,人看起来也不怎么机灵,但很勤奋,每天加班

半年后,他把这条流水生产线上的岗位的技能都鼓弄明白了

你能做的工作他全都能做,做得更好,效率更高

更关键的是,他的薪水还不到你的四分之一

你知道这时候老板看你的目光是怎样的呢

大体跟畜牧场老板看一头挤不出奶水的老牛的目光是一样的

在35岁之前,大家都还是年轻人

聊的是青春理想

还好奇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风景、美食和刺激

谈情说爱起来可以两个人对抗整个世界

但跨过这条线

大家都成了中年人

父母的头发开始苍白,孩子还是一脸懵懂

自己默默收起所有好奇和勇气

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赚钱养家

于是,他们成为了职场上肆意“蹂躏”的对象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他还等着发工资去还房贷和交孩子补习课的费用

你即使骑在他头上拉屎

他也只会低下头假装不知道

然而这始终还是无法避免

有一天他要跑到论坛上发帖问

“中年被辞退,45岁了,怎么转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