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你好」,领高价值干货  为什么过去的"明星企业"电信运营行业会在5G即将兴起的"大变局"中呈现如此弱势的表现呢?近日,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150个最有价值的电信品牌榜"。其中,美国双雄Verizon、AT&T分别以637亿美元、591亿美元排名前二,而中国移动以490亿美元名列第三,中国电信也以200亿美元跻身前十。(详见文末具体排名数据)但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全球各大运营商的品牌价值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价值下滑,比如Verizon下滑了10.5%,AT&T更是下滑了32.1%,而中国移动则下滑了11.9%,中国电信下滑了2.8%。其他人们熟知的运营商企业也悉数出现下滑。而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全球电信运营行业正陷入难以自拔的下行通道中,我们可以拿其他行业的企业做个对比,比如,亚马逊品牌价值2200亿美元,傲视一众电信行业的老大哥、小兄弟,而哪怕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华为也以651亿美元凌驾于全球电信运营商之上,包括其最大甲方中国移动。为什么过去的"明星企业"电信运营行业会在5G即将兴起的"大变局"中呈现如此弱势的表现呢?其实从2009年开始,全球通信行业都开始进入下行通道,除个别新兴市场外,大部分国家的通信业都开始进入滞涨状态,最主要的标志是:业务可能还在增长,但用户价值却在下降,就是我们常说的增量不增收。内在原因是传统通信业务价值被IT分流,整体CT价值其实是在萎缩的。增量不增收的局面让运营商很焦虑,所以它们开始越来越快地更新、升级网络,从网络升级中赚取红利。第二个标志是:运营商开始越来越快地升级网络,从2G到3G到4G,然后现在又在折腾5G,运营商试图通过升级网络来激发用户消费,赚取技术红利,勉强维持还在快速发展的假象,短期来说是有效果的,因为网速快了,用户的体验好了,所以用户愿意多付费,所以我们看到当前4G用户的arpu是大幅高于普通用户的。但是,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流量价值会不断拉低,4G用户arpu会逐步回落至普通水平,运营商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进下一次网络升级。从长远来看,通过升级网络来维持发展局面的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耗尽了利润但换不来未来,联通就是一个例子。不光是运营商在下行通道中挣扎,设备商也一样,像爱立信,曾经取得巨大辉煌的巨头,过去几年也陷入了困境,也进入了"减收、裁员、卖大楼"的节奏,虽然这里面有华为低成本的激烈竞争的影响因素,但跟整体通信业的衰落是分不开的,覆巢之下无完卵,哪怕是华为,其实其通信设备业务也陷入滞涨,所以它一方面积极推进5G的发展,力求在5G中分得最可口的一杯羹,另一方面异常积极地拓展到智能手机、云计算等直接与终端用户接触的消费级业务领域,甚至不惜直接与运营商对垒。总而言之,通信业进入下行通道,这是不争的事实,设备商、运营商也早意识到这个事实。那怎么办呢?设备商可以拓展其经营领域,扩张到智能手机、云计算、无人车、Ai等领域,投入巨额的资源去推进战略重心迁移,以此挣脱出下行通道,就华为等企业目前的情况看来这是可行的做法。而国外的运营商也类似,通过扩张经营领域来进行经营重心的迁移,所以国外大型运营商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并购、收购/投资,一方面是行业内的同类并购,减少竞争主体,抱团取暖,避免同质竞争,掌控定价权,可以减缓下行的速度,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另一方面是跨界的收购和投资,通过收购/投资媒体、影视、游戏、IT等公司,实现跨界经营,扩展自身经营版图,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通信这个篮子里。以上做法对处于市场经济的国外运营商来说是可行的,但对国内运营商来说就困难重重了,国内运营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处于计划经济,它的经营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国家让你去提供通信服务,不是出于赚钱的目的,也不是说这个行业未来大有发展,对国家而言这是一个整体布局,对企业而言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企业并不是从当前利益或未来战略发展来考虑规划业务领域的,它的业务领域早已规划好、固定死了。所以,让中国移动去收购一家影视公司、媒体公司去做内容,这不太现实。当然,运营商可以在做好主业外去做一些探索,像咪咕,其实就是一种探索,但其受到的体制机制的约束是非常大的,而这种约束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空间和前景。作为通信人,我们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也对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愿景,面对整体行业进行下行通道,我们应该怎么自处?我觉得,我们需要接受三个事实。通信人勤勉、认真、细致、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正是通信人的这些特质创造了过去十年的通信辉煌。但这些特质并不能挽救通信业的衰败,作为员工个体你再怎么努力,天天加班、天天谈业务、天天跑客户,这些努力其实只能支撑公司维持在一个平面上发展,并不能帮助企业突破到一个新的发展层面,当然这些努力使必须的,没有这些努力,可能连这个平面的发展都无法维持。通信业整体的衰败是跟CT技术的生命周期有关的,CT技术的价值已经走过了其巅峰期,如果这个行业没有出现新的技术形态是很难实现突破的,我说的新技术形态不是像5G、物联网这些新兴技术,而是像量子通信这些基于新的通信基础理论的新技术,没有这些基于新理论的新技术去打破传统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其实这个行业是很难有突破性发展的,很难挣脱下行的趋势。我们当前所做的内容探索,其实就是将互联网玩过的成熟玩法复制到内部来,借助现有的用户优势去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流量变现的玩法,它不是一种真正的创新、真正地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当然,如果通信基础理论发生变革,今天的设备上、运营商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运营商目前可能还在赚取很高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其实是跟员工没有多大关系的。其实不光是运营商,包括BAT、爱立信、中兴、阿朗,甚至包括金融行业的大部分银行,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等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一样,99%的员工都是拿着固定的工资,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被媒体不断夸张曝光的个例上,如腾讯游戏团队年终奖可能几百万,或者老是跟像华为这样的有自主能力也愿意跟员工分享发展成果的企业去比较,但中国只有一个华为,王者荣耀团队就几十人,而腾讯有四、五万员工,我们老是跟这些个例去比较,这加深了我们自身的焦虑和不满,其实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的处境跟我们是一样的,甚至不如我们,社会没有抛弃运营商,也没有抛弃运营商员工。我们不要整天认为企业的收益很高、利润很高,就觉得企业应该把这些收益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其实说白了,这些收益其实跟我们的劳动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运营商把所有员工都解雇了,光是靠那些正常运转的骨干网络、基站和服务器,运营商还是能赚取差不多一样的收益,因为这是国家投资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去建起来的,本身这些资金就是需要增值的,当然员工也在输出价值,但员工的价值在运营商这种总资产体系当中并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价值。从200年前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这个社会开始进入了指数级的发展趋势,人类在过去200年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此前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几万年里所创造的所有价值的总和。情况就如那个在棋盘上放稻谷的故事一样,今天指数级发展的进程仍在进行当中,每一天发生的新的变化可能超过之前的所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推动一个模式发展,也可能颠覆一个行业。所以,不管你对通信业的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我的建议是,请停止你的乐观或者悲观。你乐观的事情未必会发生,你悲观的结局也未必会如期降临,我们要做的是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去学习新的知识,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为了不被淘汰,我们必须先淘汰自己脑海中安于现状的意识。1、威瑞森(Verizon) 美国 636.92亿美元/-10.5% 2、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美国 591.03亿美元/-32.1% 3、中国移动(China Mobile) 中国 490.23亿美元/-11.9% 4、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 德国 399.56亿美元/-13.6% 5、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 Group)日本 363.51亿美元/-12.8% 6、Xfinity 美国 288.28亿美元/+6.4% 7、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中国 200.59亿美元/-2.8% 8、Spectrum 美国 192.66亿美元/25.0% 9、沃达丰(Vodafone) 英国 191.21亿美元/-10.3% 10、Orange 法国 181.31亿美元/-13.7% 11、软银(SoftBank) 日本 161.68亿美元/-16.2% 12、au 日本 156.64亿美元/-11.1% 13、Movistar 西班牙 96.09亿美元/-9.8% 14、中国联通(China Unicom) 中国 93.53亿美元/-8.6% 15、天空(Sky) 英国 92.73亿美元/-10.8% 16、阿联酋电信(Etisalat) 阿联酋 84.73亿美元/+2.0% 17、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 澳大利亚 80.54亿美元/-24.0% 18、沙特电信(STC) 沙特 80.24亿美元/13.1% 19、意大利移动电信(TIM) 意大利 72.90亿美元/-16.3% 20、贝尔(Bell) 加拿大 70.59亿美元/-10.8% 21、3电信 英国 67.35亿美元/-17.5% 22、Telus 加拿大 65.66亿美元/-4.3% 24、挪威电信(Telenor) 挪威 62.67亿美元/+9.2% 25、Claro 墨西哥 61.45亿美元/+3.6% 26、斯普林特(Sprint) 美国 60.91亿美元/-16.7% 27、英国电信(BT) 英国 59.47亿美元/-28.4%28、Viettel 越南 58.01亿美元/+34.4% 29、Rogers 加拿大 56.26亿美元/-15.4% 31、SK电信 韩国 52.26亿美元/-23.4% 32、瑞士电信(Swisscom) 瑞士 51.22亿美元/-14.4% 33、印尼电信(Telkom Indonesia) 印尼 47.62亿美元/+3.2% 34、Telia Company 瑞典 45.06亿美元/-4.6% 35、Airtel 印度 44.60亿美元/-6.9%36、Centurylink 美国 44.32亿美元/-31.3% 38、韩国电信(KT) 韩国 40.74亿美元/+2.8% 39、中华电信(Chunghwa) 中国台湾 38.33亿美元/-31.9% 40、新电信(Singtel) 新加坡 38.26亿美元/+7.7% 41、Ooredoo Group 卡塔尔 35.57亿美元/-5.9%42、UQ Communications 日本 33.86亿美元/+0.7% 44、澳都斯(Optus) 澳大利亚 32.66亿美元/-15.2% 45、Jio 印度 32.09亿美元/-10.0% 46、Telcel 墨西哥 30.94亿美元/-4.0% 47、KPN 荷兰 30.30亿美元/-15.5% 48、Free 法国 28.34亿美元/-17.3% 50、Bouygues Telecom 法国 28.07亿美元/-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