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如保存备查的公文、图纸、信札、电报、户籍、帐册、契约、证书、书稿、日记、笔记、家谱的原本和原稿。 纸张作为档案最重要的载体,具有易损坏、难保管等特点。通过对档案载体的研究能够让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档案保管工作,延长档案的寿命。下面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档案纸张耐久性吧! 什么是纸张的耐久性? 纸张的耐久性是指在很长的时间里,纸张能保持原有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耐折度、撕裂度、白度、PH值等能力。老化是纸张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可逆变化。 影响纸张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1. 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变化 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能与水、氧化剂等物质发生水解、氧化和光解等化学反应,木素容易发生氧化和光解反应。相比较而言,纤维素稳定性最好,半纤维素的稳定性不如纤维素,而木素稳定性最差。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木素含量高的纸张老化速度快,而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纸张老化速度较慢。 2. 纸张内部有害物质 纸张生产过程中会在纸张内部形成一定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造纸用水带来的酸性;制浆造纸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等。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加速纸张的老化。尤其是纸张中的酸,催化纸张纤维素酸性水解,直接导致纤维素分子键断裂,使纸张老化。中性纸和碱性纸不存在酸催化水解,耐久性优于酸性纸。
档案纸张常见病害有哪些? 2.有害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档案害虫、霉菌及老鼠对档案纸张产生的危害。档案害虫蛀食档案,使纸张形成空洞,出现结构缺损。档案害虫携带的污物和排泄物还会污染档案纸张。霉菌在纸张上生长繁殖,分泌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其代谢产物包括多种有机酸,降低纸张PH值,霉斑污损纸张。老鼠啃咬档案纸张造成纸张破损。 3.尘垢。库房密闭条件差,在缺少有效的空气过滤系统、管理不善等情况下,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在纸张上沉积,这些沉积物逐渐增多形成尘垢。在水的作用下,尘垢与纸张的结合会变得牢固,对纸张产生污损,磨损纸张,增加纸张生霉的风险,加剧纸张的老化。 4.粘连。纸质档案粘在一起不能随意分开的现象叫粘连,严重者整卷档案粘连在一起无法打开,形成“档案砖”。造成纸张粘连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如高温高湿、水浸、生霉、尘垢、泥土、压力等;内部原因包括纸张、字迹中的黏合剂,纤维素吸水润胀特性及纤维素纤维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 5.腐蚀。蓝黑墨水中含有硫酸及Fe2+,酸性很强,催化纸张纤维素水解。在两者的期作用下,字迹所在部位及附近纸张强度不断下降,严重者可发展到纸张发脆、破裂甚至脱落。 纸质档案的保护措施 1、避免酸性环境的生成。 2、防治光化学反应发生,最好将档案库房建在环廊内,不但避免阳光照射,而且可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侵入。 3、控制库房温度,最好控制在14-24℃之间。 4、控制库房湿度,最好控制在45%—60%。 5、除尘杀菌,灰尘是细菌、霉菌的携带者,本身也会对纸张产生磨损、腐蚀等破坏作用,因此在档案入库前就要进行除尘、杀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