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转,家长要看】处理孩子哭闹任性行为的技术要领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喜欢哭闹是孩子任性的一种表现。有关的研究表明,在许多孩子有不同程度的任性行为。任性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得到满足,不满足就大吵大闹,“偏不”,“就不”不离口,无论家长怎么劝说也不顶用,难以克制自己。

当孩子出现哭闹任性行为时,成人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要领来让其受到教育,改正其不哭闹任性行为:

1.跟孩子说,哭闹是没有用的。

2.不打,不骂孩子。显示出我们很有修养。

3.不讲道理。因为孩子哭闹时,正在情绪上,他是听不进我们的话的。

4.不走开。他哭闹,是哭闹给你看的,你就静静地看着他,不走开。

5.孩子停止哭闹后,用手巾或纸巾给其擦眼泪,表达一下我们的关爱。

6.告诉孩子:“以后有事,就跟我直接说,不要哭闹。要讲道理,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就满足你。”让孩子知道:有事要与大人沟通、商量——让其知道这一道理和原则。这样,等其到青春期时,他就会遇事喜欢与你沟通商量,就不会那么逆反。

7.如果孩子说的没有道理,仍然坚决不能满足他的无理要求——就算他撞墙,也不能满足他。这样孩子就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撞墙也是没有用的——孩子知道他如此努力都无用后,他就不会再如此哭闹任性,更不会撞墙——因为正常的孩子是知道痛的,痛无无所收获,孩子就不会再做同样的蠢事。

在面对孩子哭闹任性行为时,还要注意坚持一致性原则:

一是,成人态度要一致。不要出现这个拒绝,那个心痛,甚至为此还相互吵架打架,否则,孩子就会发现时机。

二是,前后一致。经过连续多次坚持不让孩子从哭闹任性中得到任何的好处后,孩子的以哭闹来达到目的的任性行为就会消失。如果这一次哭闹,很坚决;下一次哭闹,则由于各种原因而满足其不合理需要,这只能更加激发孩子哭闹的斗志。

请各位家长记住:面对孩子的哭闹任性行为,坚持才能胜利!帮助孩子克服任性行为,有利于其一生的发展,甚至影响其今后人生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