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鸣】培养幼儿教师不是培养技工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今天在教育系参加了一个会议,此会议是我和他们一起策划——让每个课程派一个老师上去讲一讲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做法——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本课程的主张,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许多课程老师并不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具体有效的做法,而是讲了一堆的理论观点。不过,有几个观点受到重视:


    1. 培养幼儿教师不是培养技工;

    2. 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3.由过分重“以何为生”逐渐对“为何而生”有了一点点的关注;

    4.有专业技能受到极度重视的背景下,专业态度、专业精神的培养受到了些许的关注;

    5.专业理论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视;

    6.幼儿教师的培养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教育智慧生成能力比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招一式重要;

    7.“零适应”永远不可能,“高适应性”的培养受到关注。



 L
是的,如何能相互研讨会更有提升

下次再组织吧


T
有教育智慧的幼儿教师才更有发展潜力!

M
“零适应”“就业导向”有点过于急功近利。

M
培养幼儿教师应该有个更长远的眼光。

M
“零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高校过分讨好幼儿园或者说是过分抬举幼儿园的能力了,而失去了高校对幼儿园的“引领功能”。

T
目前许多幼儿园园长都喜欢师大的学前教育毕业的学生,就是因为她们更有教育智慧,更有发展潜力,能更好落实教育理念。

M
昨天参加有个园长班的我以前教过的学生找我聊天,我问她,你在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她说,老师你看看我这么矮这么“不好看”有可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吗?我听后很无语。


T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由那些所谓的行业所谓的专家来引领我们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那后果不堪设想。

M
盲目听信所谓行业专家的意见,我们将无所适从!

W
说得好!

L
用一般搞职业教育的人来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更无语!

L
教师教育不能归属为狭义上的职业教育

W
前天与高教管理的博士也在谈及此问题呢,他也十分强调你们的论述!


M
今年三月份在某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上,有一来自区级示范园的所谓的专家建议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我听后很紧张,我深知她从哪里弄到了这个时髦的名字。许多所谓的行业专家的思想没有“根”,因此,她们往往是听风就是雨。因此,我们应该有专业自信,我们应该引领幼儿园教育向理性的方向发展,别跟那些所谓的行为专家一般见识——人家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

L
现在我们培训中心就在做这个事情,每期国培都是搞一堆台湾人来讲生命教育

L
并且成为了特色

M
我们和一线所谓的专家站的角度和高度完全不一样。

M
农业专家过分盲目听信农民,那么,他就逐渐地变成农民,而不再是专家。

L
说得太形象了

L
这个比喻太有说服力

F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M

文革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果个个变成了农民,而没有成为专家,甚至比农民都不如。


M

这个教训值得吸取。

F
风气不好,环境太差

L

我们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让学生走得更远的东西。

L
百年树人


M

我们的教育太功利了

M
就业导向应该改为成人导向

M
关注学生眼下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

M
如果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只会工作,不会生活,那绝对是教育的失败。

T
现在的教育只关注当下,没考虑过未来。

M
“专业成长”需要引导,“正确地生活”更需要引导。

M
让我们的学生不要仅仅只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有灵魂,要有信念信仰。

L
严重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