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质培养]让孩子富有同情心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本文发表在《家庭医生报》

有位哲人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他人、损害他人,使他人痛苦,而且他还会尽一切可能去宽容地对待任何人、帮助任何人,并且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记。而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特殊,他们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和同情别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同情心的培养。

首先,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及相应的行为,父母要谅解他。如,孩子饲养的小鸟或其它宠物死后,心里就难过,甚至流泪或痛哭,家长千万不可在此时骂孩子:“不就是只小鸟死了吗?!哭什么?没出息!”否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同情是一种没出息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对别人或其它生命缺乏同情,变得冷漠和麻木。当孩子对宠物的逝去感到悲伤时,父母要安慰孩子,甚至要和孩子共悲伤,共同为孩子心爱的宠物举行个葬礼,以转移或宣泄孩子内心的悲伤情绪。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多给周围的需要帮助的人以同情与关心。比如,要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好好地对待家中的老人,当家人生病或心情不好时要给予相应的关心、安慰和帮助;又如,亲朋好友或者邻居生病了,要带孩子去看望;亲朋好友或者邻居遇到了困难,要尽自己能力主动地去帮助解决;看见盲人过马路要主动去引路;见到遭遇困难的人乞讨,要提供适当的帮助……,经常领着孩子这样做,孩子就会受到耳濡目染,孩子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愉快,这是做人的起点。教育孩子不要将废纸扔到地上,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要在洁净的桌面和墙壁上乱写乱画……告诉孩子,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更是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同情他人的起点。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关注周围的弱小同伴或其他弱势群体,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这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不支持,反而寻找种种借口不让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错误的。要知道,健康的情感要靠一点一滴地养成,而一旦形成,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每一个有远见的父母都不应忽视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否则,待到自己年经大了,甚至疾病缠身需要照顾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当初教育的失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