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外无目的, 生活本身才是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杜威指出, 教育无目的。他所说的无目的并不是指教育没有目的, 而是指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内,“教育的过程, 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 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我记得我们大学老师当时还批判过杜威的主张。看来,当时我们的老师也没有真正理解杜威。 生活之外无目的——生活不是为别人,为其它,就是为了生活——这十分的深刻! 许多人许多时候生活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其它东西,因此,活得很累! 对别人的主张,特别是对西方学者的主张,首先努力去理解,去接受,而不应是轻率地去批判。因为西方学者没有那么蠢! 杜威声称:“当我们说教育就是发展时……我们的最后结构是,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所有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生活与经验,幼儿教育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育才真正有意义。如果幼儿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与经验,那么幼儿教育便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失去了让幼儿继续生长的能力。当然,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既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幼儿的生活进行过滤。 杜威曾说,教育无目的。他所说的无目的并不是指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指目的在教育活动之内。“在教育上,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役性的工作”。这里,杜威所讲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指教学活动。由此观之,如果教学能真正做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如果能把教学上升到作为儿童生活本身来看待的话,教学就能自成目的性,教学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真正体验过、经验过的生活,教学就会成为儿童当下生长发展一种活动,教学就再也不会是获得知识、技能的 “苦役”,教学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儿童的一种游戏。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